近4年来,我国水泥工业经历了产量大幅增长和结构重大调整的发展历程,还经受了投资过热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严峻考验,所幸始终保持着高速平稳的发展态势。下表中列举了我国 2001— 2005(预)年各种窑型水泥产量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得出几点认识。
1 .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化工建设时期,水泥需求特别旺盛,因而水泥产量逐年猛增,2001一2004年,每年分别增长了4400万t 、l 亿t、1.43亿t 和l.07 亿t 。2003和2004年的数据还反映了“投资过热”和“宏观调控”的效应。但是总体而言,并未发生水泥过剩或紧缺的大问题,基本上能顺应国家经济建设之需,市场经济的原则日益发挥主导作用。
2 .2001年—2004年间我国水泥产量由6.2亿t增长到9.7亿t ,投产的PC 窑相应地由151台增加到493台,其水泥产量由7100万t增长为3.17亿,占总产量比例由11.4 %上升到32.7 %。PC 窑显示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
3 .2004年最可喜的一个新趋势,就是落后的立窑水泥在与PC 窑水泥连续3年的市场竞争中,终于难以为继开始溃退,陷于真正逐步被淘汰的境地。回眸2001—2003年间,虽然PC窑水泥产量增长很快,但立窑水泥却毫不示弱,与之同步等量增长,形成对峙之势,似乎还很有“生命力”。但立窑水泥终于在2004年首次出现负增长,统计表明,年产量减少了1200万t ,堪称一大喜讯。这才标志着我国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真正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同时也充分证明了,只有大力发展PC窑才能淘汰立窑的道理。
4 .之所以能取得上述可喜形势,其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我国建材水泥工业高层领导管理部门的科学洞察力和驾驭力,通过各方面的踏实工作,对宏观调控的力度掌握得恰到好处,实现了“软着陆”。其次,则在于我国水泥工业的投资者和企业家们的成熟和理性。以及市场经济各种机制的作用,从而引导水泥工业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很显然,这一点意义更大,更增强了我们对水泥工业发展前景的乐观和信心。
5 .2005年水泥产量预测为10.4亿t ,年增长率为7.2% ,相应的熟料产量将达7.3亿t ,其中PC窑熟料约为3.3亿t ,立窑熟料约3.4亿t ,其他窑型约0.6亿t。从熟料产量来衡量,05年PC窑将与立窑持平,但是实际上熟料生产能力,PC窑将首次超过立窑,立窑水泥产童将有可能继续削减1300万t 。
6 .2006—2010年间预计水泥总产量将净增2.6t,平均年增约为5000万t 。但是其中PC 窑水泥产量将净增4.48亿t ,而立窑及其他落后窑型的产量将削减1.88亿t , PC 窑水泥平均年增长率约8.5%,可以适应国家GDP平均年增长约7.5 %之需。在调整水泥工业结构的过程中,PC 窑享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PC窑持续快速的发展又将显著地提高水泥工业的增长质量。
7 .PC 窑的发展和立窑的淘汰进程主要取决于各省各地区具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当其人均 GDP 达到12000 —15000元以后,立窑水泥的需求及其生存空间将锐减,预计2015年立窑将基本退出我国水泥工业的舞台。
2001–2005(预)年各种水泥窑水泥产量
年份 | 窑型 | PC窑700—1000t/d | 立窑50-350t/d | 其他窑100—850t/d | 总计 |
▲2001年 | 台数 | 151 | 12256 | ||
产量(百万吨) | 71 | 467 | 82 | 620 ▲ | |
占总量(%) | 11.4 | 75.5 | 13.1 | 100 | |
比上年(百万吨) | +15.5 | +24 | +44 | ||
2002年 | 台数 | 228 | |||
产量(百万吨) | 121 | 509 | 90 | 725 | |
占总量(%) | 16.8 | 70.7 | 12.5 | 100 | |
比上年(百万吨) | +50 | +42 | + 8 | + 100 | |
2003年 | 台数 | 350 | 863 | ||
产量(百万吨) | 199 | 581 | 83 | 100 | |
占总量(%) | 23 | 67 | 10 | 143 | |
比上年(百万吨) | +78 | +72 | -7 | ||
2004年 | 台数 | 493﹡ | 970 | ||
产量(百万吨) | 317 | 569 | 84 | 100 | |
占总量(%) | 32.7 | 58.6 | 8.7 | 107 | |
比上年(百万吨) | +118 | -12 | +1 | ||
2005(预)年 | 台数 | 562 | 1040 | ||
产量(百万吨) | 402 | 556 | 82 | 100 | |
占总量(%) | 38.6 | 53.5 | 7.9 | 70 | |
比上年(百万吨) | +85 | -13 | -2 | ||
2010(预)年 | 台数 | 800 | 1300 | ||
产量(百万吨) | 850 | 400 | 50 | 100 | |
占总量(%) | 65.4 | 30.8 | 3.8 | 260 | |
比上年(百万吨) | +448 | -156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