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壮:1999年,于天刚带领职工,在国有企业改制中成立了济南鲁冠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一无流动资金,二无生产车间的情况下,他以敏锐的战略眼光、清晰的发展思路、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带领员工艰苦创业,先后建成3座现代化混凝土搅拌站,形成了覆盖城区、辐射周边县市的混凝土供应网络,企业发展成为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年产值1.5亿元的省内混凝土行业的龙头企业。
那年,他45岁,一个寻求安稳的年纪。他却摔掉铁饭碗,毅然带领200多工人出走单干。企业初建,流动资金几乎为零,连运货车辆的养路费都缴不起。现在,他旗下的混凝土公司堪称齐鲁之冠、山东建材行业的龙头老大!于天刚,这个54岁的汉子娓娓道出鲁冠的9年艰辛发展之路。
1970年,16岁的于天刚进入济南第一建材厂,当了一名技术员。“从国营砖瓦厂的技术员,到公派伊拉克搞援建,再到筹建热电厂,我都干过。”于天刚回忆说,在创业之前,他拉过大板车,几乎天天泡在建筑工地上,脏活累活没少干。
1986年,对于天刚来说,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机会悄然而至。
当时,上海、厦门、杭州等城市都建起了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但这在我省还是空白。为加快我省散装水泥的发展,有关部门开始动员有条件的企业上马这个项目。
建一座搅拌站要投资上千万元,商品混凝土在济南有没有市场?多长时间能够收回投资?这些都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可于天刚认定,商品混凝土将来的市场潜力不可估量,即使冒点风险也是值得的。
这一年,济南市第一建材厂成立了全省第一座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在济南大街上,人们第一次看到边跑边旋转的橄榄形混凝土搅拌车。当年,搅拌站销售商品混凝土4000立方米。这个数字在今天看来有些微不足道,但它却是我省商品混凝土零的突破。
发展到1999年,原济南第一建材厂混凝土分厂由于资金缺乏,发展缓慢,看着曾经一手建立起来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走向末路,这位铁铮铮的汉子流下了眼泪。“这个行业潜力很大,市场前景不错。所以,我不能舍弃它。”于天刚说。时值国家发出了“有进有退,国退民进”的企业改制号召,年过不惑的于天刚毅然抓住机遇,带领200多名工人扔掉铁饭碗出走单干。凭借国家扶持政策,这些工人以工龄买下原厂的搅拌机,建立起原国有企业职工参股组建的现代化民营公司——— 济南鲁冠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只有从原企业以工人工龄“换来”的不到300万元的固定资产,连一分钱的流动资金都没有。由于老厂房要上交,于天刚只得用东挪西凑的10万元钱租了10亩地,总算有了个落脚的地方。“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不仅连进材料、发工资的钱都没有,就连养路费都交不起。那些日子,我的工作就是四处筹钱。因为发不下工资,有些职工扛不住了,要求把按工龄折算的股份退回来。公司根本拿不出钱来,只好谁想走就给谁打张白条。”于天刚说。
最后,由于看好混凝土市场的发展,于天刚终于成功融资100多万元,并用这笔钱购置了新的搅拌机,度过了这场“断粮”危机。此后,企业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
经过几年发展,市场对商品混凝土的需求越来越大,原有的搅拌站已经满足不了发展需求,于天刚开始扩建自己的“根据地”。“我们分析,今后济南东部要进行大规模开发,商品混凝土需求量会非常大。如果能在东部建一座搅拌站,既可以占领东部市场,又可大大缩短混凝土的运输距离,提高经济效益。”2002年,于天刚在临港开发区征地50亩,建立年生产能力50万立方米的搅拌站。随后,市政府又提出大跨度东扩,市区和章丘实现对接。于天刚又抓住这一契机,2004年底在章丘市明水开发区征地55亩,建成又一座搅拌站。接着,他又把目光转向西部,新上马了一条生产线。
于天刚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过他们不敢接的活儿。几年来,他们承担施工难度大的省体育中心、山东大厦、泉城广场、长途汽车总站、舜耕国际会展中心、齐鲁软件园等数百项省、市重点建筑工程,全部达到优质工程标准。
经过连续几年的打拼,公司已经发展成年产值过亿元,规模、产量、效益一直稳居济南市和山东省同行业之首的民营企业。如何将企业在山东建材行业的领头羊地位继续下去并使企业取得更好发展?于天刚说:“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
目前该公司正在引入预拌砂浆项目,这在山东尚属首家。预拌砂浆是一种运到建筑工地现场即可直接使用的砂浆。既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减少施工现场粉尘排放,多品种、大量地使用工业废料,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又可大大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综合造价,同时促进实现施工技术的现代化和物流的现代化。这条年产20万吨预拌砂浆生产线,可同时生产普通砂浆和特种砂浆,干粉砂浆和湿拌砂浆预计明年4月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