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他负责研制开发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产品,十多年来在全国320家生产企业中得到推广,发展成为年产值200亿余元的新兴产业;他带着高度的责任心,负责起草了“GB13476-1999”等11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他不懈努力搞科研,共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他,就是“嘉兴市十大突出贡献人才”之一、嘉兴学院土木工程研究所所长蒋元海教授。

    蒋元海现年41岁,是我国建材行业科技工作者中的佼佼者和学科带头人。蒋元海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到国家建材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从事技术工作。他带着同事们,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国产装备成功研制开发了预应力高强管桩产品。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这项科研成果在1993年被列为建设部重点推广项目。十多年来,蒋元海致力于这项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到目前已经在全国发展成为拥有320家生产企业、年产2亿多米管桩产品、年产值200亿余元的新兴产业。凭着出色的工作成绩,蒋元海晋升至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任中国水泥制品工业协会预制混凝土管桩专业委员会主任等社会职务,曾获得“2000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硅酸盐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2004年10月,蒋元海调到嘉兴学院工作。他说,这是因为自己更适合在高校工作,而且可以更加方便地服务嘉兴的众多混凝土管桩生产企业。蒋元海与嘉兴企业的缘分要追溯到10年前。1996年开始,蒋元海在嘉兴地区开发推广管桩产品,带动了嘉兴水泥混凝土制品产业快速发展。如今,嘉兴已有22家规模较大的管桩生产企业,成为我国水泥混凝土制品发展最密集地区。到嘉兴工作后,蒋元海更忙了,他一边教学,一边搞研究,双休日经常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嘉善申力管桩有限公司最近采用了蒋元海的两项新技术,公司总经理陈善中高兴地向记者算了笔账:原来生产混凝土管桩全部使用水泥,现在采用蒋元海的新技术,用35%的矿粉代替水泥,每米管桩可节省1至2元,公司每年可节省近200万元。

    有了研究体会和成果,蒋元海还及时写成论文发表,无偿对外让人参考,十多年来已在全国性学术期刊上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与蒋元海共事十多年的刘红飞教授说,蒋元海一直十分敬业,治学严谨,能刻苦、细致地钻研,同事们都十分佩服他。

    “我想为嘉兴作出更大贡献。”蒋元海有一个心愿,“争取使嘉兴学院设立一个新的学科专业——土木工程材料专业,并努力搭建平台,把嘉兴学院的某些学科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学科,为嘉兴、为全国培养更多的水泥制品行业人才。”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