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记者:北京两会期间,提出两个指标,其中一点与节约能源紧密相关,首先请马博士介绍一下国内建材能源的概况。

      马一平:我国建筑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这是由人们的住和行决定的.有人说过中国的建材市场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是当今世界前所未有的状态. 这么大的市场需要大量的建材消耗,建材消耗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但能源消耗却有,为了生活舒适的需要,所消耗的能源占到国家商品总能源的30% 左右,前几年才7.45% ,2004年没有具体的数字报道。

      从资源方面来看水泥混凝土是建筑领域当中用量最大的一类建筑材料,从人类生活活动的范 围来讲它也是算大宗材料.一年的水泥产量我国2004年水泥年产量达到8.9亿吨,混凝土达到20-30亿立方米的量,水泥生产要用到好的石灰石,因此石灰石的需求量也很大,但按照非官方说法好象石灰石过不了多少年,就要被开采光了;今天水泥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水泥混凝土由于自身特性存在收缩开裂的问题,一吃水,体积就会收缩,材料回缩就会产生压力,如果能抗的住压力,那吃水条件不是太苛刻,那可能不会开裂,反过来讲就有可能会开裂。

      在我们生活当中看的到的是砂浆和混凝土的颗粒,砂浆开裂、混凝土开裂就会带来方方面面的裂化,预想的混凝土砂浆寿命是50几年,重要的建筑物是100年,那我们根据砂浆混凝土建筑来使用寿命,开裂寿命肯定达不到。

      钢筋由于裂缝环境引起钢筋锈蚀,产生铁锈,会更加裂开来一些,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钢筋混凝土的桥梁隧道最怕开裂,一旦开裂使用寿命就会大大缩短,而且不好应对的地方是修复裂缝很困难,它不像人体组织可以生长愈合,要么就是根本补不好,还会落下来.要么用其它材料修补,代价很高。 混凝土的开裂,建筑物使用的寿命、资源的节约,关系相当密切,也就是说混凝土一旦开裂不仅影响整体外观,影响抗环境的渗透性、影响重力,甚至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工厂在使用和建造过程当中出现的开裂有80%是工程开裂,有的达不到使用年限就要拆掉,由此可见资源的浪费。而拆除下来的建筑废弃物若不能很好的消化,也会也会带来环境的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

      如何来避免水泥混凝土开裂的现象,在世界工程界中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个问题还不是太严重,越是向近代靠拢,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业界当中已成为共识,其原因就在于现在的水泥粉抹工艺比起二十世纪初更细了。

      建材跟能源是两个范畴,建材是建筑材料,能源是煤、石油,如果把建材能源当成一个词的话是建材工业当中消耗的能源或者相关、间接相关的能源。

      目前的水泥由于粉抹的更细,更容易满足如今快速完工的要求,但却容易开裂,以前没有这么细,就不容易开裂,现在混凝土需求量比上个世纪初有了大幅增加,水泥自身生产当中消耗量也相当大,同时也消耗很大的能源,比如说生活中的炉子、空调等的使用。

      如果能做到混凝土少开裂、不开裂,就不会出现资源的浪费,所消耗的材料也能物尽其用。聚丙烯纤维是一种有用之材,应用到混凝土上猛有效缓解开裂,从而避免能源的浪费。

      记者:我们知道,前段时间深圳发生了一起桥段突然断裂事件,事后有专家分析断裂原因之一是由于路面的过度超载,马路上有很多本来只允许装十吨,却装了二十吨、二十五吨的超标车辆行驶, 断裂是日积月累的超载承受压力造成的,不单单在深圳,还有很多的地方都存在这样的安全隐患,两会之后国家已有相应的政策出台,对中国的建材企业而言,道路的安全问题,是否意味着一个机会的来临?

      马一平: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破坏很严重,造成道路下陷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道路超载,如果你能把超载控制住,道路的使用年限会大幅度提高。

      第二个途径提高道路承载能力,搞道路的人同时搞交通,载客量、承载量等相关因素,道路的承载能力提高了,超载更严重,你把承载能力提高到二十吨,他给你装三十吨,这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况会出现,这个事情要双管齐下,要把道路做好、控制承载能力也要做好,我认为道路承载能力不会无限制提高。

      记者:现在,是否意味着能利用聚丙烯纤维等类似可加大承载能力的新型建材,改变此状况,从而过到长期的养护及延长寿命效果?

      马一平:聚丙烯纤维确实可以提高道路的承载量,目前使用但它的专业报告还不多,在国外如美国相关的报道虽然不多,毕竟还有一些数据,我曾经看到美国有一个关于:一段路是加合成纤维,另外一段不加合成纤维的对比报告:不加合成纤维的开裂很严重,加了合成纤维的对控制承载量是均衡的,而且基本上没有明显出现开裂现象,加上合成纤维对改善路面、应对超载对它的破坏、延长其寿命有所帮助。

      记者:中国地区目前加入到这个产业的制造商越来越多,聚丙烯纤维起源于美国军事工兵团的一个产品,它引入中国的历程,有请马教授为我们介绍一下,谢谢?

      马一平:我在同济大学工作,九十年代我一个同学在是搞水泥混凝土的,他做聚丙烯纤维等一些产品混合生产一种尼龙纤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国内进入,相对价钱卖的比较贵,它的效果在工程界有一定认可,你说的这种情况在国外也是类似的发展阶段,有了效果之后会有其它替代产品,相对来说替代品都比较便宜,聚丙烯纤维来源比较广泛。

      到九几年上海市教委搞了一个重点项目,把聚丙烯纤维用在混凝土里面,是国内比较早的把聚丙烯纤维用在混凝土当中,当时项目还没做完,他了解到这个的项目,采用了聚丙烯纤维从而减少了开裂的问题。

      记者:您对目前中国应用聚丙烯纤维普及程度及应用对像状况,如何看待?

      马一平:主要是从能源节约的源头出发,应该说水泥混凝土加上聚丙烯纤维会出现优化的效果,对能源有明显节约,对国家来说,是应该或肯定有它的社会效应或者长远经济效益,但在实际当中由于商家利益原因,不会完全这么做。部分商家会本着追求短期利益的基点,加之对建筑材料认识不足,前期多投资一些费用,那养路费可以节约下来,算总帐,会有效控制及降低成本,但我们国家是不连贯的,造路的造路、修路的修路。

      道路其实不属于房子的范畴,道路造好之后不需要空调的加热,从房子角度来看,世界范围内房屋节能问题是一直受人关注的事情,我们从隔热性、保暖性来说,冬天房屋里面产生的热量尽可能不要通过墙、屋顶散播到外面去,夏天也是一样,尽量不要让室外的热量很容易传导到室内。

      现在国家已经大力度的在推行建筑节能,有的建筑结构保温功能是强制性推行的。用的比较多的是外墙外保温或者是保温砂浆,在使用过程当中保温材料通俗理解的话像棉花或者是爆米花一样,它的吸水性相当强,一旦吸水之后大幅度降低;如果是干的保暖性很好,但是一出汗或者淋过雨之后就可想而知了,棉衣都忌讳吸水,外墙外保温的保护层就像罩面一样的需要防护作用,如果进入保温材料的里面去,那对保温来讲是相当有利的。

      现在外墙外保温做的薄膜灰尘、厚膜灰尘、保温砂浆等都有开裂的现象,那么我们如果是在这样一种保护层中加合成纤维,抑制它的开裂,使开裂大幅度减少或者消除,对能源的节约会有帮助,实际上很多的外墙外保温工程都考虑加上合成纤维。

      现在有新的节能型建筑标准,按照新标准设计的房屋,当然我说的不一定最确切,它的散热系数比老的墙体要小,那热阻这么大,会节约50%的能量,今天我们使用传统材料来做可能传热系数不会降下来,由于新建材料不考虑保温相关措施,可能不允许你开工。

      同样的,老房子已经建成了,不存在建与不建的问题了,做外墙外保温,体现在以后使用过程当中能源的节约,后面更加要以能源节约作为推动力,先期感受到做外墙外保温的费用因可节约能源几年就收回来,新房子是双重的。

      记者:您所说的外墙外保温,是对商用还是住宅,还是所有的房子都要求,目前在哪些地区普及实施?

      马一平:我所了解的情况像大中城市,比如说北京是肯定在做了,上海也在大量做,相关的标准也有了,陆续都有了标准。对上海来说新建住宅必须实施外墙外保温的保温措施,上海的墙改办在三月份开会的时候大概有几十万平米,今年或者到明年,这个数字会以翻倍的形式往上增长,表现出了新建房子开工做的保温量相当大,国家能源相当严峻。

      记者:房地产开发商造好房子之后,国家有哪些相关部门验收,通不过是改善还是怎样的状况,开发之前会有相应的要求吗?

      马一平:第一步全国有统一的建筑节能、建筑设计规范,这是专业的国家基础性的设计规范,不少的地区都要按照这个规范来实施,各个地区步伐步调不一致,进度也不一致,具体做法有的快一点、有的慢点。北京是挺快的,上海最近一年比较快,如果说其它的地区,甚至没听到过也是正常的,在上海也没有到所有搞建筑的都知道外墙外保温这个地步。建筑保温的强制实行也要过几年公众才会慢慢有所了解或者接受,节能方面的收工、验收等很多还在制定过程当中。

      记者:具体是哪个部门来牵头或管理?

      马一平:上海是检测行业协会做这个事情,检测行业协会还有上级部门,比如说上海市建委。

      记者:我们刚才谈到的聚丙烯纤维,在美国发展很长一段时间了,到中国也有好几年了,技术方面有什么改善的趋向或者说未来的趋向会走向哪些关键点?

      马一平:应该来说有的,水泥混凝土有一百多年了,它有一些毛病逐步暴露出来,人对这样一种问题的认识更深入了,采用聚丙烯纤维是解决混凝土开裂的问题在某个阶段采用的针对性措施。还有一些不好的现象表现出来,却没有认识到,比如说聚丙烯纤维用到混凝土当中仍然有开裂的可能性,工程试验上是有的,不是说聚丙烯纤维用到混凝土当中就不开裂了,你要探究原因的话你就会发现这里面聚丙烯纤维还是不能完全起到作用,要对聚丙烯纤维改造以符合合格化的道路。

      另外混凝土使用过程当中除了房屋开裂之外还有其它的情况,比如说混凝土的耐久性、抗重性、抗坏性的能力,合成纤维需要走组合化道路。复合化就是说聚丙烯纤维本身中加入一些东西也联合别的材料来做,一般来说不局限于一个点。

      合成纤维混凝土理论根据纤维混凝土走过来,纤维混凝土跟钢纤维为主要研发对象,前一段时间是玻璃纤维,这些纤维第一次和水泥这样的材料符合在一块,你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够发挥它的技术效果或者技术作用,真正意思呢,就是这个纤维和水泥复合在一块儿发挥作用,一定要黏结良好,并且面积要足够大;这样的话纤维越长,表面性越大,但纤维越长、在搅拌分散上又会出现问题,工艺上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当中根据不同的场合,结合两者需要,采用两个方面比较优化的长度。像混凝土里面我了解下来的情况二十毫米左右,是指加水搅和的,干拌的砂浆或表面抹用的少一点,三到五毫米左右,还是要看具体被应用情况。

      记者:最后,对于当前国际油价的动荡不安,马教授您怎么看待?

      马一平:我个人看法:是从建筑或者说跟我们相关的聚丙烯纤维来看,对建筑节能和节能工作、聚丙烯纤维、合成纤维在水泥混凝土当中的推广应该说是起促进作用,因为油价越高、煤的价格相应有所提升,从而节约能源的效应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记者:衷心感谢马教授今天与大家的精彩分享!

      马一平先生感言:

      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命运可以这样说,这是很有前景的事情,当然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些困难,包括技术的研究工作,商业推介方面的工作,管理层、公众认识的工作,但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坚持下去,产品方面还要追求提高质量与完善性能,混凝土专家认为它无可替代,并且需求量会日益增多,聚丙烯纤维为混凝土的难题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如何唱好这出戏、跳好这出舞,那需要管理、推介、国家政策制定、研发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记者寄语: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从产生,到普及,均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参与到这个行业的每一位勇者都将面临时刻的挑战与困难,尽管聚丙烯纤维的应用推广在中国,未达至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我们有信心,一起将能源节约的党中央政策一直贯彻执行,与众多业内人士携手开拓聚丙烯纤维的美好明天!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