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一个国内的新兴产业———管桩产业正在中山的小榄迅猛发展。据悉,中山的三大管桩企业占据着全国管桩市场60%的份额。走进三大管桩企业之一的中山三和混凝土桩杆有限公司,记者完全置身于钢铁、混凝土世界。映入眼帘的是高大耸立的混凝土搅拌楼、灵巧神奇的自动焊接编笼设备、硕大的钢铁蒸压养护炉,一辆辆几十吨载重量的大型平板车满载着管桩从身边轰鸣而过,几十米外,三和百亩正在紧张施工的新厂房工地锤声隆隆,焊花四溅,一派繁忙景象。

      拉生产水泥电杆企业合作

      走进三和董事长韦泽林的办公室,墙上摆满了各种奖牌。年过半百,浓眉阔脸的韦总告诉记者,三和发展管桩技术已有10多年历史,管桩技术一部分是从日本引进,一部分靠自己研发。韦总告诉记者,1987年在香港、澳门做填海工程,发现有人在填出的地皮上将内地电线杆似的水泥桩往地下打,当时国内还没有这种工艺,就抱着好奇心去了解,知道是日本人生产的后,就去日本在香港办的公司了解情况。一直从事建筑材料行业的韦总,当时就感觉到这种产品在国内会有广阔的市场,当时内地没有管桩生产企业,投资管桩生产至少需要几千万元,门槛较高,投资5000万的三和当时感到最困难的还是缺技术人员,国内市场没有管桩技术人员,当初以为管桩生产和水泥电杆技术差不多,就找到生产水泥电杆的广东省构件公司,其实,生产管桩与生产水泥电杆完全不是一回事,于是一边申报项目,一边开始研究产品。

      名噪粤港澳的一代沙皇

      20世纪60年代沙行业没有市场,要用就随时到河里去挖。从小家境贫寒的韦泽林,为了养家活口,十几岁就在家乡的河道里挖沙挣钱,当时,许多事情不能做,挖沙倒没人管,那时,村里只有一条渡船,利用这只船挖了沙后顺着河拉到其他村去卖,就这样越做越大,一天居然能赚二三十元,那时,对于内地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村里人看韦泽林有出息便让他带头一起做,从此一发不可收,买船扩大生产,再买船再扩大生产,经过几年努力,挖沙运沙卖沙,逐渐形成了一种产业。到1974年,从1条船增加到6条,由人工撑变成机器驱动,后来这一切都被说成是资本主义,而且是年轻的老牌资本主义,那时韦泽林才23岁。为了这没少吃苦。后来,形势又变了,韦泽林又重操旧业,他先后参与了澳门的机场、赌城、跑马场、澳门大桥、深水港等等很多工程,把中山神湾珠江的沙沙泥泥都运过去填海造地,韦总在珠海也填了很多地,因此,在粤港澳一带,业内都称韦泽林沙皇(沙王)。

      制定行标主要参与者

      内地较早用管桩工艺的是三和与另一家小榄企业,当时,都处于摸索阶段,韦总与另一家企业老板本身就是很要好的朋友,大家共同摸索发展管桩技术。管桩不同于电杆,电杆是使用钢丝、钢材编笼之后灌上混凝土离心低压养护后就可以,但生产管桩要增加高压养护经过耐腐蚀、高温蒸氧等工艺之后才能使用,包括从端板(两端的连接装置)生产、编笼、喂料、离心、进入养护池、高压养护等。离心成型、包括离心的时间、转速等都有技术要求。同样的水泥由于不一样的工艺,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管桩在国内当时还没有技术标准,开始是参照日本的技术标准,国家行业行标是从前几年才开始制订的,三和公司是制定标准的一个主要参与单位。据介绍,三和管桩已在大江南北扎根,广州大学城、九运会体育馆、苏州工业园等等,都有三和管桩。

      管桩企业已成广东水泥制品业龙头

      韦泽林说,根据国家发展目标,2020年是实现小康社会的时间,要达到这个目标,中国有很多项目需要建设或改建,最激动人心的是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管桩最大的需求国。据了解,广东省已把管桩企业作为水泥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随着抗腐蚀性技术的突破,这项技术有可能向海防、堤防、江防、河防工程进军,管桩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市场,而是管桩企业赶不上市场的发展速度。

      厂房刚建好遭遇200年不遇洪水

      为了方便搬运沙石,三和的厂房设在靠近河道的防洪堤之外。1994年刚把厂房建好,就遇到小榄200年不遇的洪水,洪水把厂房淹没了一米左右,有关方面决定停发堤防外土地使用证,没有土地使用证,就影响了投资商的信心。他们于是取消合作,但厂房用地其他的手续都已办好,钱也交了,甚至证也通知去拿,但由于防洪,一直没有下文。 
    
      祸不单行,三和在内地定的两个锅炉由于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给三和的投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内地采用的是烧重油的意大利燃烧器,而广东大量使用的是德国生产的燃烧器,后者质量更好,由于德国产燃烧器只有广东才能进口,锅炉在内地生产需预留德国燃烧器位置,但锅炉运到三和安装时,才发现接口不一样,是意大利规格,如进行改造弥补,不但费时而且将留下安全隐患,所以三和坚持要求退货,打官司花了近半年时间,由于对方的后台硬,案子最终不了了之,最后还是重新定制一个锅炉,从定货到交货,在加上安装,足足被耽误了一年时间。

      生产PC桩几乎砸了三和牌子

      工人早已进厂培训,几百号工人坐等开工,没有锅炉就没有高压养护,就只能生产质量较差的PC桩,韦总告诉记者,普通水泥是600标号,管桩使用的水泥要达到900甚至1000标号,这需要靠工艺程序来完成。通过离心和搅拌达到用最少的材料做最好的产品目的,由于水泥在常温下,只能利用它70%的功能,因为在水泥内有一种特殊成分,在常温下表现不出来,为了把水泥性能全部发挥出来,需要高压养护把余下30%的功能挖掘出来,使水泥强度再提高一个档次,在10P大气压180度下经过几小时,水泥结构发生反应,达到1000标号。而PC桩没有高压养护过程,最多只能达到600标号。当时,三和由于生产了一定的PC桩,给三和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几乎砸了三和的牌子,对于产品质量,韦泽林深有感触地说,生产一根管桩容易保障质量,但长期大量生产要保证质量就很难。创业难,要维护品牌更难,所以三和的产品质量一定要比别人好。

      不怕没市场就怕自己毁市场

      作为起步较早的行业一员,韦泽林希望行业要尽早实行自律,共同维护市场,首先是维护产品质量。目前,国家正进行宏观调控,市场需求锐减,供求平衡被打破,竞争压力加大,业内企业开始打价格战。国家的宏观调控正好调到管桩业的上下游企业,上游产品水泥、沙石、钢材等,下游的各大建设项目。大企业价格压得低,中小型企业就难以生存,韦泽林认为,没有一定的价格是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新进入企业对管桩技术工艺了解不深,认为很容易,其实,企业要做到稳定质量确实有一定难度,这个行业不怕没有市场就怕自己毁了这个市场,所以管桩业的巨头们要做规范市场的领头羊,做好质量、做好服务,带领行业共谋发展。希望将要成立的行业协会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国内仍属非鼓励项目

      管桩是用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把受重延伸到基岩内,支撑力像传导器一直延伸到地下受力层。管桩根据需要设定长度。据了解,我国的建筑施工一直采用灌注桩,是挖个孔把里面的泥浆抽出来,再把钢筋放进去,要等一定时间后才能施工;而管桩工艺只要把桩位头测好,马上就可施工。两种工艺的主要区别是:管桩主要用在冲积平原,管桩不用挖坑抽泥浆,直接通过桩机打到持力层就行;灌注桩的施工时间比管桩长,用管桩可以节约2/3的施工时间,灌注桩从挖坑抽泥浆到灌桩需要有养护期;管桩截面小、有弹性、抗震性、强度上有优势。管桩是圆形,地震是水平冲击,冲击波对圆形的管桩可以缓解一些冲击。管桩像钢铁一样坚实,它的支撑力、防震防渗透性能是非常好的,一根小小的管桩能支撑至少100吨的重量,而且能长时间使用。灌注桩直接成本比管桩要高20%左右。尽管管桩的优点多多,但这项在日本已广泛使用60多年的工艺目前在国内仍属非鼓励项目,主要原因是管桩是打入地下的,不易被人发现,也因为是新型的建材产品,引入国内也只有10多年时间,有关部门还对这项技术不了解。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行业的关注,充分了解关注正蓬勃发展的管桩业,被列为非鼓励项目,对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