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编辑手记: 瑞科尔集团公司是一家在澳大利亚和美国上市的跨国公司,是澳大利亚最大、美国第二大的重型建筑材料供应商。作为目前在中国发展得颇为顺利的商品混凝土外资企业,如何看待中国的混凝土市场呢?我们有幸采访了瑞科尔建筑材料(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璐。

     
                 图为瑞科尔建筑材料(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璐和中国混凝土网CEO合影

      砼网:刘总,您好!瑞科尔集团公司是澳大利亚最大、美国第二大的重型建筑材料供应商。作为进入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较早的瑞科尔集团去年发展得怎样?

      刘总:2005年集团营业总额超过43亿美元。国内去年总产量120万方,去年位于天津的三家拌站年产量超过93万方。应该说瑞科尔集团的业务80%在美国。我们这里属于澳大利亚分公司投资的,归澳大利亚管,澳大利亚和中国按销售收入占总公司的20%,中国大概利润占整个总公司的1%,去年美国市场的效益很好。

      砼网:瑞科尔在中国一共有四个拌站,能简单介绍一下瑞科尔这四个拌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刘总:瑞科尔在天津共有三个拌站,隶属于天津公司,在青岛一个拌站,隶属于青岛公司,四个拌站之间法人关系上、经济上独立核算,人员安排上是统一的,设备可以交流通用。拌站的核心设备进口,配套设备国产。瑞科尔建筑材料(青岛)有限公司是03年投产,总投资额为600万美元,搅拌站配备有两条具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美国进口的COMMAND-ALKON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生产线,两台德国BHS卧轴强制式搅拌机,最大生产能力为250立方米/小时,每次最大搅拌量为6立方米;年设计能力为60万立方米,并拥有泵车和40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天津的三个混凝土搅拌站那就历史长了,应该是95年的四月份开始建立第一个,其他的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内建成的。

      砼网:山东的外企特别多,百通、瑞科尔。而据我所知例如拉法基在北京建了一个很小的拌站,就再也没大动作了。CEMX也没进来(水泥混凝土都没进入中国),RMC也没有。您是如何看待外资在中国的发展呢?

      刘总:是的,进入中国的国际混凝土企业的确不多。中国混凝土市场具有风险高,低收益的特点。国外相对来说,风险收益基本成正比,要不高风险高收益,要不就是低风险低收益。外资进入中国最关键的是本地化。作为外企技术上有优势,但是管理成本高,初期可能水土不服。但是进入较长了,很多最初不适应的问题,但是也是通过长期磨合也就理解了。这是不同文化理念上的冲突。在商品混凝土行业外资企业并不占很多优势。除非做到足够的差异化,才能做到在高成本下做到良好的效益。而混凝土行业太传统了,要实现非常大的差异化是不大可能的,只能说我们在混凝土领域具有六十多年的生产经验,拥有国内同行一流的科技开发人员和产品开发能力,可以按客户要求提供各种类型的预拌混凝土。现在我们的设计产品强度可高达C120,可以按照客户要求提供如钢纤混凝土、可流动免振捣混凝土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质量控制上有自己的优势。

      砼网:瑞安,也就是现在的汉森,它和瑞科尔也颇有渊源吧!同属于澳大利亚的知名的建筑材料企业。

      刘总:汉森主要在无锡,原来叫派安。派安,CSR,boral ,三家产量占全澳州混凝土产量的80%.CSR也就是瑞科尔以前的企业名称。直到2003年水泥、混凝土独立出来后改为瑞科尔。后来汉森买下派安,所以派安隶属于汉森集团。目前在国内投资的瑞科尔都算澳洲公司的,汉森也如此。

      砼网:目前全国混凝土价格整体偏低,那么青岛这边价格怎样?

      刘总:青岛这里的价格比去年略高,今年年初带泵送价格为295,主要是原材料和燃油成本造成的。这里水泥、外加剂资源还不错,关键是砂石。
瑞科尔刚进入青岛时,水泥不到200元/吨,现在将近300多。03年下半年水泥涨了以后就没有下跌。青岛这地方本来就不出水泥熟料,所以都是从外面运过来的。现在抓超载,然后燃油费、水泥价格涨得很厉害。天津混凝土价格跌得很厉害,利润已经很薄了。

      砼网:谈到价格,我们就涉及到原材料的问题了,目前青岛这里的原材料来源怎样?

      刘总:青岛周边没有石灰矿,目前水泥以山水最大的供应商。青岛矿渣由于资源有限,所以产量也很有限。整个青岛的河砂从150,160公里外运来的,甚至靠近烟台用汽车运送过来。这里没有火车线,不过价格还不是很高,40多块钱左右。所以我们选址的原则和上海不一样:上海建拌站要贴近河,因为上海的船运比汽运便宜。青岛石子贵而且质量不好,50多块钱一方。长久来看资源是会越来越贵的。

      砼网:去年很多拌站都存在资金积压,对于你们来说应收帐款怎样?

      刘总:应收帐款还不错,略有增加。增加的不是很多,我们是比较保守型的,合同条件不好的就尽量不做,按说去年干40万方,50万方都可以。但是我们做的不多,只要敢赊的话,想干多少就多少。经营观念的不同。我们是要利润要现金。有的厂家要数量要产值,企业理念不一样。

      砼网:进入10多年了,作为澳大利亚凤毛麟角的建筑材料供应商在中国才建立了4个搅拌站,这是不是说集团还没有扩张的打算,现在还处于试水阶段呢?为什么没有扩张呢?

      刘总:关键是这个行业不是很容易扩张。商品混凝土行业94年,95年处于启动期,我们进来的比较早,但不一定就意味着有好机会。当时商品混凝土不成熟,北京、上海都没有形成气候,政策啊比如说禁止现拌啊包括定额都没有,施工单位都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用,初期发展得不是很顺利,市场不是很大。到了形势发展得不错的时候,突然一下冒出了很多厂家,进入高度竞争时代,发展得不是很好,所以目前还处在尝试状态。以后可能会尝试以租赁等多种方式发展,模式还不成熟。

      砼网:您认为这个行业有没有可能集团化?

      刘总:怎么说呢?这个行业技术门槛太低,建材市场也不规范,客户市场不规范。各种情况比如招投标中的关系问题、回款的问题,很乱。这个事情也就是国际大企业有个适应过程,所以很多都还在思考是否进入的问题。中国混凝土发展底子差,国外混凝土企业进入较早,好不容易等到行业发展起来了,从这些企业出来的人也开始自己发展了。不容易发展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内部交易太严重了。行业特点决定了集团化不容易发展,建筑公司自己建站,各地的建筑公司都有自己的拌站。要想做到集团化,要想做到集团化,像以前的RMC(注:2005年已经被Cemex收购)一样的话,就要做到对建筑公司整合;还有就是大力发展空白地带,商品混凝土集团化发展还要再过几年。

      砼网:为什么会选择在青岛建站呢?这主要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刘总:我们进入天津的时候,还属于发展期,竞争还不是那么激烈。我们比较了一下,上海厂家比较多,发展会艰难些。所以先进入比较“冷”的区域。2003年瑞科尔向战略联盟伙伴——青岛建设集团公司收购了坐落在青岛市四方区的搅拌站并进行升级改造,总投资额为600万美元。

      砼网:您如何评价目前青岛混凝土行业的发展?

      刘总:从整体来看,青岛市场算规范的,发展形势是好的。去年山东省产量达到2000多万,青岛800多万。上海和天津的情况差不多,毕竟运作机制差不多。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