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路桥系。195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58年随导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道路工程专业。曾任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系主任、中国公路学会理事。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道路研究所所长,兼任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交通部路桥与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委、国家教委同济大学道路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天津市公路局技术委员会顾问。

    学科 
    道路与铁道工程 
  
    研究方向 
    道路工程 
 
    论著成果

    早年从事寒冷地区道路翻浆与冻害防治研究,因突破美、苏规范的限制,六十年代创造性地应用石灰土防治公路与城市道路的翻浆与冻害,并于七十年代成功地应用于哈尔滨国际机场道面工程,1979年荣获黑龙江省科学大会三等奖和中国民航总局优秀设计奖。八十年代初主要从事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的研究,所提出的松弛理论分析与计算法,阐明了温和的长江流域也出现了沥青路面结构温度收缩裂缝的机理,1990年获国家教委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荷载–结构–水温环境相互作用原理出发所设计的多孔板体路面垫层结构,获1992年国家发明四等奖;采用随机振动理论评价路面平整度的研究,获1992年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按系统工程原理建立的天津市城市道路路面管理系统,获1993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主持的科研项目28项,其中交通部、建设部共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德国科学联盟与中国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1项,获奖12项,论文34篇,参编专著4部、统编教材1部。1994年以来由理论结合实际、以理论储备为主,转向结合大工程发展理论阶段,先后结合长春—四平、沈阳—山海关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承担路面材料、工艺与结构的研究课题,聘为指挥部与设计院技术顾问参与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大工程的实践为采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建设道路学科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共指导培养博士6人(已毕业1人)、硕士40人(已毕业34人)。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