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1 经历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留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至今。
    历任清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职: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98-2003),常务理事(1984-2003),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1986-1998);防护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88- );高强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主任(1991-2001);土木工程学报主编(1997-2002);防护工程学报副主编(1989- )。
中国建筑学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7-200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土木类学科评议组成员(1985-2003)
    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五届专家组成员(2003- )
    全国注册工程师(结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2000- )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2001- )
    曾获荣誉:
    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84),北京市授予科技先进工作者(1979),国家人防委授予科研先进工作者(1987),国防科工委授予献身科技事业荣誉奖章(1988)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

    2 专业及特长
    专业:  结构工程,防护工程
    专业特长: 爆炸荷载下的结构动力反应与设计理论,
                    混凝土结构理论,
                    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
                    工程防灾,
                    混凝土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

    3 研究工作经验
    曾负责主持并完成以下领域的研究课题。
    一、钢筋混凝土理论与试验研究(1970 -   )
    高强钢筋与高强混凝土材料及其基本构件的性能与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变轴力下压弯构件性能与计算模型;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冲击荷载和撞击荷载下的性能与设计方法;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等。
    二、防护工程设计理论与抗爆结构研究(1965 -   )
    快速动力加载装置研制;冲击波模拟压力装置;各种结构材料在快速变形下的性能试验;结构构件的快速变形性能试验;高抗力防护门;地下结构的动力分析方法;地下防护工程的实用设计方法和动力分析;防护工程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土中压缩波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燃气爆炸对居住房屋危害及减灾对策;爆炸冲击波作用下房屋倒塌过程的模拟与图形显示;爆炸危险性评估等。
    三、工程结构性能实际测定及建筑物评估(1960-)
    建筑物倒塌事故分析;模型试验技术;实际结构物工作性能评定与测试
    四、岩土工程支护技术与地下结构设计研究(1995-   )
    地下结构设计,基坑支护的力学分析;土钉支护技术
    五、竹、木结构研究(1954 – 1960)

    4 近期研究工作
    主要集中在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及其设计标准的研究。
    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土建工程安全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深圳大学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