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述,著名水泥混凝土专家,1929年3月31日生,四川安岳县人。1948年在成都县中毕业后,考上唐山工学院冶金系(北方交通大学前身),当时因解放战争交通不便,只好就读于四川教育学院数学系,次年转读于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医科,1950年秋考入北京大学化工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转入燕京大学又转入天津大学,1953年毕业于天大化工系后在北京工业学院读研究生,主学俄语一年之后转入南京工学院化工系读研究生,师从苏联水泥专家A.M.KB。唐明述从此就专攻硅酸盐水泥专业,接受了众多著名学者的教诲,如化学家傅鹰、唐敖庆、曾昭抡和生物学家刘承钊、数学家柯召、化工专家时钧等,受益匪浅。
唐明述1956年研究生毕业后留系任助教,1958年在南京工学院化工系基础上独立建成南京化工学院,他继续在南京化工学院任教,1960年晋升为讲师,1978年升为副教授,1983年升为教授,同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86年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明述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水泥和混凝土材料科学,具体研究课题有:碱集料反应、钢渣微观结构、延迟性膨胀混凝土及用水泥固化核废渣等。
唐明述长期从事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课题,集料简言之就指砂石材料,可用作砂石材料的包括了地质学上的所有的岩石、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水泥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多组分材料,混凝土也是多相集合体,这样一个复杂体系的研究,曾有众多科学家奋力毕生研究,但至今也未完全解决。因各种岩石有的虽名称相同,成分、矿物组成以及在漫长的地质年月中所受变化不同性质可能完全不同,这就极大的丰富了研究的内容和难度。唐明述曾先后去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考察众多大坝、桥梁、公路等的耐久性、深感大型工程在远低于设计寿命的期限内破坏,而将带来资源、能源、资金的极大损失,且工程质量还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一旦有可能发生的破坏性难以想象。
特别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水泥混凝土的科学机理显得更加十分重要,对这种材料的改进研究其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
几十年来,唐明述在该领域锲而不舍地苦心钻研,特别是对影响混凝土工程寿命的碱集料反应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的研究,内容包括检测方法、反应过程机理、分类、工程判定、抑制措施以及制定相应标准和预防措施的专家系统等。
由唐明述创建的“碱硅酸盐反应”压蒸快速法已定为我国及法国标准,并已被RILEM TC106列为初选法,被奥地利采用。近年来,在京、津、鲁、豫、晋等省市发现机场、立交桥、铁路桥梁、轨枕、工业及民用建筑因碱集料反应而遭受严重破坏的实例。这一结果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这使他的课题研究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与支持。
唐明述的研究课题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进步二等等、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其它省部级奖。
他共发表中英文论文250余篇,译、著近10本,已培养博士生、硕士生30余人。先后赴法、加、美、日、英、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公路、桥梁和大坝。
唐明述治学严谨,学术成就丰厚,他热爱祖国,为祖国的日益发展感到欣喜不已,干一行、爱一行,立志献身科学,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建设事业正“老骥也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为造福人类和子孙后代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