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集团预应力技术首席专家李佩勋同志现任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院长、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曾任任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1982年毕业于北京建工学院获学士学位 ,1986 年在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就读研究生 ,1989年获硕士学位,同年留在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工程结构所工作。历任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原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工程结构所室主任、副所长,预应力研究所所长,中国京冶建设工程承包公司预应力分公司经理。具有国家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
他长期从事预应力结构的研究、设计、技术推广和工程应用,熟悉国内外预应力结构学科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该专业领域,知识广、造诣深,具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是国内同行业领域内有影响力的知名专家。199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建筑研究总院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他在若干个全国性学会和协会中担任重要职务,任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结构分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委员会委员;“预应力技术应用40周年纪念文集”副主编;“建筑物改造和维修加固新技术”编委;“世纪之交的预应力新技术”编委。近年来在国家一级刊物和学术专著上发表文章16篇,担任五项国家标准和规程的主编或参编工作。
十几年来,他一直工作在科研生产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及工程实践经验。他带领技术人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结合工程需要,出色地完成了预应力结构领域内的多项综合性研究课题,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实际问题。他主持过的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部级重大科技项目、院所基金项目等,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在已完成的9项科研课题中,有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完成的“小吨位SGK-230型双缸开口式千斤顶”的研制获国家冶金局1999年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经贸委2000年度国家级新产品奖。该成果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千斤顶作为穿心式千斤顶的替代及补充设备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显著提高,主要用于单根预应力筋张拉和超长预应力筋的中间张拉,市场前景广阔,社会及经济效益显著。2000年主持完成的冶金部重点课题“大跨度预应力无梁楼盖悬挑板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该项技术与无梁楼盖相结合可提高建筑使用面积 20%以上,在大中城市中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2000年主持完成山东省重点课题“预应力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新技术研究”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项技术结合山东省国际会展中心工程超长大跨重载预应力结构而提出,以多项综合的设计施工新技术成功解决了36 × 5米跨连续梁的设计施工难题。今年,他主持完成的“预应力张弦梁体系实验研究”课题,该项技术是将预应力应用于钢结构中,获得一种造型美观、经济实用的屋面结构体系,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李佩勋同志经常说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永恒课题,技术发展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才能保持竞争力。为使企业的技术优势得以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作用,他十分重视新技术的开发,近年来申请国家专利共计10项。其中“自动开合钢筋工具锚 ”及“液压开口锁锚器” 两项专利,用于小吨位 SGK-230型双缸开口式千斤顶中,突破了传统的单缸穿心式千斤顶的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一倍以上,使无粘结预应力超长张拉成为现实。“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整体复合平板” 及“复合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两项专利,独特性地提出将聚苯块用钢丝网编织后埋入砼楼板内,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砼密肋板,在板厚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使板重减轻 30%—40%, 从而可使板跨显著提高并减少地震荷载。不断创新、永不满足是李佩勋同志的追求,目前他正主持及参加开展2项新课题的研究。其中“现浇预应力复合楼板”被列为北京市重点课题;“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研究”被列为中冶集团重点科技项目。
李佩勋同志在努力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在工程实践中他表现出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应用先进的技术解决重大工程难题,将预应力结构的研究、设计、技术推广和工程应用有机结合,使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他主持完成的预应力工程设计施工项目多达36项。1994年他担任国家重点工程“95世界妇女大会会议中心”项目的预应力工程设计施工负责人,该项目获北京市结构“长城杯”;1996年,他担任国家重点工程“首都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预应力工程设计施工负责人,在工程中采用变角张拉新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楼板和墙体预应力筋搭接张拉问题,该工程1997年获北京市结构“长城杯”、2000年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998年他担任山东省重点工程“山东省国际会展中心”预应力工程设计施工负责人,结合该工程主持完成了“预应力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新技术研究”科研课题,在该工程中首次采用了梁侧张拉和集束穿筋等新工艺,并以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超长结构温度场,据此采用相应的预应力布筋和张拉顺序,使该工程的设计施工获得圆满成功,该课题2000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工程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李佩勋同志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为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预应力技术研究、设计、工程承包快速发展,从最初的预应力工程全年总产值不足100万元,到现在年产值达到7000万元,累计完成各种预应力工程320项,总产值达3.5亿元。使京冶公司成为我国预应力工程领域的技术领先企业。
十几年来,李佩勋同志从最基本的工程技术工作干起,经过多年不懈奋斗,已从一名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成长为当今预应力技术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成为技术创新的带头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预应力技术首席专家的荣誉使李佩勋同志站的更高、看的更远。过去已是历史,李佩勋同志又将投入到新的技术发展创新和应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