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你看,这块板材。通过试配,调控不同部位的混凝土凝结时间,经过高压水枪的冲刷,凹凸不平的部位就变成了文字。”


11月21日,在位于光谷的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商砼)技术中心高性能混凝土所四楼展厅里,黄汉洋指着一块混凝土板,对记者说。


混凝土板上呈现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字样。除了字体部分,混凝土板上的其他部位都微微凹陷。



“你这简直就是在变魔术。”面对记者的赞叹,黄汉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泵送施工是建设过程中常见的施工工序,混凝土的保坍时间,决定着泵送的距离长短。通过试配化学外加剂,调整混凝土的保坍时间,从而达到远程泵送施工的目的,是黄汉洋擅长的工作。“混凝土的可变因素太多,至今我还没有琢磨透。”尽管已做过重大工程,但黄汉洋坦言,在混凝土研究领域,自己仍是个探索者。



黄汉洋今年34岁,进入建筑行业,他说是“误打误撞”,“我的本科专业是化学教育,本来想做一名化学老师,连教师资格证都考到手了。之后读研究生学的应用化学,接触到化学外加剂。”


2013年毕业后进入中建商砼工作,黄汉洋被分配到化学外加剂厂工作。


和校园实验室里“摆弄瓶瓶罐罐”不同,参加工作后,黄汉洋更多是奔波于各施工项目和混凝土预拌厂。一次在武汉市汉阳区的某桥梁工地,施工过程中遇到混凝土搅拌后半小时出现凝结异常问题。混凝土凝结时间过短就无法进行泵送、施工,为了解决问题,黄汉洋和同事在预拌厂试配间奋战了一个星期,通过不停调整方案,试配验证,终于解决了问题。


2017年8月20日,大东湖深隧项目建设正式开始。


主隧全长17.5公里,平均埋深超过30米,最深达51.5米,相当于地下17层楼,横跨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和东湖风景区,大东湖深隧是武汉的“超级工程”。“相当于一个缩小版的东湖隧道。为防止污水腐蚀,需要在隧道壁上填充20厘米厚的混凝土。”黄汉洋说,隧道里填充混凝土,泵送是最佳方案。但把混凝土“钉”入地下50多米,传送近1公里,如此超远程的泵送还没人能做到。此前,施工方找了许多预拌厂,因为混凝土泵送性能难以满足要求,常常导致泵送过程出现堵管、爆管问题。


2019年6月,黄汉洋临危受命,攻关超远程隧道泵送的难题。


一个月时间里,黄汉洋带领团队开展数百次试配研究,自主研发了适合地下深隧工程的超远程泵送自密实混凝土,完成浇筑试验。这项工程创下全国同类项目高性能混凝土向下泵送深度的新纪录。


最近,黄汉洋的研究重点转向水泥基废渣的再利用。


“混凝土预拌厂针对灰尘、噪声和废水等污染问题采取了系列环保措施,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水泥基废渣,一直未得到妥善处理。合规、高附加值地利用废浆,是绿色发展的需要。”黄汉洋介绍,目前水泥基废渣湿磨处理的再利用工艺已基本完成理论与试验研究工作,并在我们青山厂建成了首条预拌厂废渣湿磨处理生产线,经过处理,这些废渣将可以替代水泥、粉煤灰等混凝土原料,具备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他说:“我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坚持,面对困难不放弃的坚持。对于我们科研人员来说,只要能坚持科学的态度,坚守科研的初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