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建材行业应紧抓“无废城市”建设时机,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将自身产业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建设“无废城市”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也是一项全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无废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


◆从“无废城市”走向“无废社会”是一项美丽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大批人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去克服重重困难、不厌其烦、百折不挠地付出心血、智慧,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积极组织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治理效果初步显现。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工作正式进入试验推进状态。4月底,生态环境部会同其他18个相关部委筛选确定“11+5”个城市和地区作为首批“无废城市”试点。5月中旬,“无废城市”试点在深圳启动。“无废城市”被当作一把钥匙,正式开启了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大门。


“无废城市”是什么?为什么要在现阶段建设“无废城市”?建材行业在“无废城市”建设中起什么作用?应如何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怎样从“无废城市”走向“无废社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原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原国家建材局副局长蒋明麟。


建设“无废城市”利国利民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对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随着我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的增强,城市固体废物大量产生,对人居环境和居民健康产生极大影响。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地区垃圾围城、垃圾遍野等问题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面对这些突出环境问题,2017年,我国首次提出“无废城市”概念,得到社会各界及建材行业的广泛关注。在您看来,“无废城市”究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在现阶段建设“无废城市”?


蒋明麟:“无废城市”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我国进行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一件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作为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无废城市”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价值最大化、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


需注意的是,“无废城市”并不是说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与无废化过程。


“无废城市”建设,有利于加快解决久拖不决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生固体废物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增各类固体废物100亿吨左右,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亿~700亿吨,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将引导全社会减少这些固体废物产生,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宜居水平,不断增强民生福祉。


建材行业大有可为


建材行业在当前以“五大理念”发展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环境下,在绿色转型与优化升级进程中,应牢抓“无废城市”建设的大好时机,认真贯彻落实《“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将建材产业自身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记者: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5月中旬,“无废城市”试点在深圳正式启动。面对这样的发展时机,建材企业应该怎么看、怎么做,对此您有何思考和建议?


蒋明麟:从哲学层面讲,“废”和“有用”是互相对立、矛盾统一的存在;从客观角度讲,没有一种物质是无用的,只是还需利用更好的技术和方式对其价值进行挖掘。从专业领域看,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废弃物主要可分为五大类: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其中以工业废弃物为主,工业废弃物又包括一般工业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两类。


建材行业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建材行业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方面更是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大量工业废弃物经资源化处置后转化为绿色建材产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生活垃圾经无害化处理后,其热值和有效成分被充分利用,以减少能源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大量污水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或成为生态水;农业、林业方面的废弃秸秆及纤维质物质可生产绿色板材;磷石膏经提纯后可制造石膏晶须和土壤调理剂;污泥和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飞灰,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等技术处理后可生产生态水泥,其能量和有效物质得到充分发挥。在这些领域,建材企业还可进行更多探索与开发。在我看来,这是建材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路线及大好机遇。


目前,我国很多水泥企业已进入转型升级阶段。过去水泥企业主要以生产胶凝材料、水泥熟料为主,如今在生产绿色建材的同时,还能协同处置大量工业废弃物,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创造了巨大价值。


其中,最为兴起的有窑炉协同处置技术。这不仅包括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还包括钢铁冶金高温窑炉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等。事实上,危险废弃物不仅浪费资源,侵占土地,而且影响人居安全及生态环境。高温窑炉对于危险废弃物处理,可实现废弃物安全有效利用,并在此领域取得很大成绩。


记者:目前,我国城乡建筑垃圾私拉乱倒现象严重,未经处理就堆放在道路和沟渠旁,甚至直接向河流、湖泊、池塘倾倒,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给城市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巨大难题。面对这样的现状,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领域,建材行业又能做些什么?


蒋明麟:建材行业应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及自身功能,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可利用建筑垃圾制造再生粗细骨料、混凝土、机制砂,生产再生砖、再生砌块等建筑制品,以及各类道路材料和其他施工辅助材料等绿色建材。


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建材行业大有可为。在当前以五大理念发展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环境下,尤其是从过去的“两高一低”到如今的转型升级进程中,建材行业都应牢抓“无废城市”建设时机,认真贯彻落实《“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将建材产业自身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


政府、企业、公众多方参与


政策是引导,企业是主体,公众是基础;做好标准引导,紧抓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品质效应,注重合作共赢发展模式,强强联合,力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记者:在“无废城市”建设进程中,固废综合利用工作已开展多年,政府部门及行业内都探索了一系列新模式新技术,但在资源环境窘迫的压力下,未来的发展任务仍然艰巨。在您看来,建材行业在践行“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阻碍?应怎样规避,您有哪些建议?


蒋明麟:刚刚我们主要谈的是机遇。但实际上我们在前进道路中总会遇到各式各样问题,其核心问题就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其次,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公众参与力度不足等也是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看来,要想进一步加强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应从这几方面出发。


第一,政府做好总体规划。针对因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工业固废、农业固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医疗垃圾等都有合理科学的估算与处置。第二,做好立法工作。各地政府需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做好与之相匹配的立法引导。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其核心问题是要严格执法。只有严格执法,各地政策才能落到实处。第四,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企业提供财政、金融、税收等多方面政策支撑。水泥、玻璃、墙体等各领域企业都需根据“无废城市”建设规划,在绿色生活、绿色经济发展中有明确定位,积极做好技术创新及装备更新。第五,紧抓教育,做好人才储备。可在相关环境工程学院开设相关研究学科。第六,公众参与是基础。垃圾是由公众产生,尤其是生活垃圾、医疗垃圾,以及快递、外卖、废旧车等新型模式下产生的新型废弃物,所以要想建设好“无废城市”,公众的参与极其重要。媒体要做好宣传工作,规避“邻避”效应。企业要公开数据,做到信息透明。公众要减少垃圾产生,学习合理分类,严格遵守规定。


记者:您说得非常对。政府、企业、公众多方都需参与,但侧重不同。法律是基础,政策是引导,企业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基础。只有这些方面都协调配合了,所有的废弃物处置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蒋明麟:的确,“无废城市”发展,需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共同努力。各部委需积极制定政策,引导企业、引导协会、引导高校院所等一同携手努力、共同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为建材行业效力;要做好标准引导,紧抓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品质效应,注重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强强联合,力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美丽而艰巨的事业


我国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吸收国外更多先进理念和技术,为我所用,使我国经济发展达到更高水平,让“无废城市”试点工作在工作方案指导下产生一系列实实在在、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使“无废城市”建设更加有声有色。


记者:“无废城市”建设是一个全民共建共享的系统性工程。目前在国际上“无废城市”概念虽没明确说明,但许多发达国家对“无废城市”理念的践行早已走在前列,例如美国的旧金山、加拿大的温哥华、澳大利亚的悉尼等都有明确提出建设“无废城市”。在您的工作当中,您曾多次率团对欧美国家进行考察访问。您认为,国外的哪些经验和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蒋明麟:事实上,不少欧美发达国家的很多理念、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研究。例如,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30多年的研究应用历史,在替代燃料研究和生态水泥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我国通过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已达到了较高水平。


同时,这些国家对新型废弃物、生活垃圾处理也有深入探索。例如,利用水泥窑处置大量废旧轮胎及农业废弃物;曾经造成英国恐慌的疯牛病,最后的处理方式并不是简单宰杀和填埋,而是将其宰杀后通过水泥窑焚烧解决。这些国家还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储存再处理、再资源化等领域,以及法制法规建设、公众环保理念建立、技术装备更新、政府支持与资金投入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建设“无废城市”“无废社会”并非我国独有愿景,事实上,这也是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规划目标。比如,日本持续推进建设循环经济社会基本规划,欧盟委员会先后发布“迈向循环经济:欧洲零废物计划”“循环经济一揽子计划”等措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国家建设“零废弃”社会的做法为我国建设“无废城市”都提供了宝贵经验。


记者:您心中对“无废城市”“无废社会”有怎样的美好愿景?从建设“无废城市”到构建“无废社会”,您又有哪些思考?


蒋明麟: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这些重要思想和论述为我国经济和建材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面临这样的新时代,我国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吸收国外更多先进理念和技术,为我所用,使我国经济发展达到更高水平,让“无废城市”试点工作在工作方案指导下产生一系列实实在在、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使“无废城市”建设更加有声有色。期待到2035年,“无废城市”能在全国普遍性展开,并且不单要“无废城市”,还要向“无废农村”“无废社会”进一步推广发展,取得普遍性成就;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构建“无废社会”达到较高水准,为广大人民创造更加清洁、美好、舒适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然而,从“无废城市”走向“无废社会”,是一项伟大又艰巨的任务。其中,涉及到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需一大批有足够思想准备的人去克服重重困难、坚韧不拔、认真求实地稳步推进。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