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祖权,男,1977年5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副院长。
中文名:金祖权
出生日期:1977年5月
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东南大学
主要成就: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个人经历
2000~2003年在河南理工大学师从张义顺教授(博导)从事矿用材料研究,并与2003年获采矿专业硕士学位。
2003~2006年在东南大学师从孙伟教授(工程院院士)从事结构混凝土和重大土木工程的耐久性和寿命预测
研究,2006年8月获材料学博士学位。
2006年于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建材教研室、山东省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中心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现任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副院长,山东省政协委员、青岛市青年联合会委员、九三学社青岛市青年专委会主委;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腐蚀与污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混凝土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RILEM中国分会委员等。
研究方向
海工混凝土制备及耐久性研究
所属二级学科:结构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973项目子课题1项,山东省基金、铁道部项目等纵向课题10余项,为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提升与服役寿命预测等前沿科学问题的解决奠定了试验和理论基础。参与了我国第二条海底隧道—胶州湾海底隧道、青岛地铁等重大海洋工程的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及性能评估研究,参与了我国第三代核电站高性能牺牲混凝土的自主开发工作,为我国重点海洋工程和核电工程百年服役寿命做出了贡献。
以第3完成人参与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新型电石炉用成型原料研究(0124150105)”2004年获河南省及焦作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以东南大学第2完成人(总排名13)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青藏高原严酷环境中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2003AA33X100),科技部评估为“优”
以东南大学第9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性能水泥基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失效机理研究(59938170)”,2006年获江苏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以东南大学第4(前两项)、第5完成人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苏通大桥高耐久性混凝土及其施工技术的研究”,“南京地铁工程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和“润扬大桥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专家鉴定为“总体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
2008年0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隧道衬砌混凝土在压力海水腐蚀下的损伤规律及优化研究
2012年0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于微结构演变的海工混凝土多尺度传输本构与寿命预测[
2014年3月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
在《硅酸盐学报》、《CementandConcreteResearch》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54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山东省地方规程3部。并在全国博士生论坛(2005年土木、建筑学科)、江苏省首届博士生论坛获优秀论文奖,获第9届河南省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