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详细内容

今年是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20周年。在过去的20年里,祁连山年水泥产能从100万吨发展到现在年产2800万吨,资产总额从上市初的2.9亿元增加到现在的108亿元,生产基地从上市初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16大水泥生产基地,形成兰州、平庆、陇南、甘南、青藏和河西六大区域销售市场,构建了以水泥系列产品为主,同时涉足多个领域的产业格局。20年来,祁连山如何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在国办发(2016)34号文件下发之后,祁连山又如何引领区域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的祁连山如何转型升级、打造百年老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独家专访了祁连山水泥集团董事长脱利成。



记者:祁连山作为甘肃省第二家上市公司,1996年上市以来,经过了2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作为祁连山的掌舵者,这20年里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您觉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脱利成:过去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20年,祁连山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离不开行业发展的黄金期。我们在国家大繁荣的同时,抓住了市场机遇,顺势而为,锐意进取,取得了些许成绩。回顾20年走过的路,我觉得取得的成绩与“三个坚持”密不可分。


一是始终坚持“突出主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上市初,我们在跨行业、跨地区参股经营方面进行积极尝试,但整体收益不佳。汲取了经验教训,公司确定了立足水泥、发展主业的信心和决心。进入21世纪以来,在“突出主业、做大做强”发展战略指引下,我们按照“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通过新建和兼并的方式,水泥产能由1996年的100万吨扩张到现在的2800万吨。过去的20年,我们成功跻身国家重点支持的12家大型水泥企业行列;加盟中材集团;建立了甘、青区域水泥龙头地位;形成了横跨甘、青两省的分布格局,实现了甘青藏三省区的市场覆盖。


二是我们始终奉行低调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浇铸真诚、凝固永恒”的经营理念。我们做水泥的人和我们的产品一样朴实无华,我们不追求出风头,不要求上头条,我们只是踏踏实实的工作,按照既定的目标稳步推进,我们用真诚的心生产质量可靠用户放心的产品,我们用永恒的心浇铸企业和员工、客户、股东以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关系。


三是我们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管理团队。我们历届的管理团队要么是建材行业出身,要么是水泥行业的专家,都在水泥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二十年,对水泥行业有着清楚的认识和相当的专业水准。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一个稳定的管理团队,我们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才能落到实处,各项工作才能稳步推进。可以说,相对稳定的管理团队为祁连山20年来的发展壮大把好了舵,带好了头。


记者:面对复杂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国办〔2016〕34号文件,作为区域水泥行业龙头企业的祁连山将如何应对?


脱利成:从去年开始,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和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相互叠加,“降价保量”成为区域多数企业遵循的生存法则,导致全行业陷入恶性竞争的困境。从祁连山所处的甘、青市场来看,水泥价格已跌至历史冰点:今年上半年,水泥出厂含税价最低155元/吨,跌到了20多年前的水平,如果按照每年3%左右的CPI增幅还原,价格水平相当于80~90元/吨。2015年,全国水泥产量增速同比下降5%,为25年来首次负增长;全行业利润同比下降60%,亏损企业面达40%。西北地区水泥产量同比下降了7%、利润同比下降了80%;祁连山集团全年利润总额也下降了76%。如果此状况得不到有效遏制,行业亏损、一批水泥企业关门破产的命运就在明天。


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作为区域龙头企业我们将以创造性的思维来开展工作,使我们企业乃至区域同行业企业走出困境。


首先,一个好的行业环境才能孕育出更加健康的企业,陷入红海厮杀的行业,谁都不能心存侥幸独善其身。以“低价格扩大销量”维持生存的“亚健康”运营模式最终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伤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恶性低价竞争”比“倒闭潮”更可怕。因此,水泥行业一定要汲取教训,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高度的行业责任感和危机感,着眼于行业整体利益,避免区域水泥行业陷入“红海”困境。践行竞合精神,相向而行,携手营造西北水泥的一片蓝海,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良性发展、协调发展。


其次, 在行业产能过剩、需求又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就会失灵,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借助和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修复市场的暂时失灵、维护行业和市场秩序健康发展。前不久我们在兰州召开了甘肃、陕西、宁夏和青海四省区水泥企业协调会,会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共同签署了一些规范市场竞争的规范性文件。在目前的这种状况下,我们要团结起来,抱团取暖,借助国办(2016)34号文件精神的东风,在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帮助下,引领行业有序竞争,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鼓励和带动区域水泥企业协同发展,共同化解生存危机。我们也建议地方政府尽快出台贯彻落实国办(2016)34号文件精神的具体办法,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各项措施和办法,形成政府支持、协会指导、企业作为主体的良好局面,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


再次,祁连山作为甘肃、青海两省最大的水泥企业集团,维护行业利益的责任义不容辞。我们将带头严格执行错峰生产,积极响应、落实中国水泥协会以及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提出的政策措施,发挥好带头引领作用。自2015年起,祁连山先后停产了11条2000吨以下的水泥生产线,主动去水泥产能500万吨。自2013年以来,为了缓解产能过剩的矛盾,已经率先实行“去产能化”的措施和办法。水泥行业要通过强化行业自律,调整供给侧结构,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和加强区域环境治理等措施,逐步化解过剩产能,遏制产品价格下滑趋势,实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记者:在国家去产能、调结构的大环境下,未来祁连山将如何去发展?


脱利成:公司将继续围绕“汇聚能量、执着进取”的企业精神,坚定“西部龙头、环境友好、价值提升、产业链延伸”的发展战略,秉承“浇铸真诚、凝固永恒”的经营理念,履行“材料创造繁荣”的光荣使命,坚定不移地向着打造西北龙头、国内先进建材产业集团的目标迈进。


在继续发展水泥主业方面:以技术改造、结构调整、并购重组、海外拓展做强水泥主业,使得公司水泥生产能力达到3500万吨。淘汰不达标生产线,能源消耗性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遵循有限相关多元的原则,逐步提高产业链规模。骨料、商砼和新型建材产品相结合,余热电站及电网直供相结合,协同处置废弃物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初步形成产品生产与资源控制相互协调、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绿色建材综合生产基地;整合信息化能力和资源拓展电商业务;通过控股参股、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方式参与区域内公共资源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打造祁连山电子商务平台,使得公司的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建材产业集团。


在延伸水泥产业链方面:以兰州、西宁为重点,巩固提高商品混凝土竞争能力,商品混凝土生产能力突破1000万立方米;探索发展骨料、新型墙材业务,骨料能力达到200万吨,新型墙材1000万平方米,探索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可能性,争取年处置能力20万吨;公共资源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一带一路”“走出去”方面:借助国家鼓励产能过剩行业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利好政策,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良好契机,积极在海外以多种方式投资建设水泥生产线及上下游配套设施及项目。争取在中亚、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投资2个水泥或其他建材关联项目。


在其他新兴领域方面:我们要抢抓“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战略机遇,围绕生产管控、设备管理、安全环保、能源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和辅助决策等探索开展智能化操作系统开发应用,重点推进物流无人值守系统、窑磨自动操作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建设,利用先进的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优化各级操作参数,不断提升DCS自动化、智能化和两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企业生产运营的自动化、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集成化,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安全运行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十三五”期间打造出1~2条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化生产线。

更多»推荐精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