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德高望重却从不居高临下,她学富五车却那么平易近人,她年逾八十却依然不忘初心,她纤弱文静却常常胆识过人。与她交谈,你从内心会发出“胜读十年书”的感叹;与她交往,你感受不到丝毫的暮气,她的才气、底气、勇气、灵气、朝气、锐气、大气都会令你深刻理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丰富内涵。
她就是清华大学教授廉慧珍。
2015年12月13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会议期间,大会为清华大学教授廉慧珍颁发了“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终身贡献奖”,她是全行业首批获得这个沉甸甸大奖的三位资深专家之一。这份实至名归的荣誉充分表达了混凝土全行业对她的业绩与奉献之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尊重。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徐永模在亲自题给廉慧珍的颁奖词中写道:“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发展和壮大,取得今天巨大的发展成绩,离不开老一辈专家的勤谨耕耘和无私奉献。这些老一辈专家是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和守望者,他们淡泊名利,像一座座高耸的灯塔,燃烧着自己,照亮着热爱混凝土和水泥制品事业的跟随者。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决定为德高望重的廉慧珍教授授予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终身贡献奖。”
2016年,正逢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成立90周年,学院将廉慧珍荣获终身贡献奖之事载入了学院的编年史册。
享誉业界的学者
廉慧珍,1958年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至1994年退休。因为工作的需要,廉慧珍与建筑材料和混凝土深深结缘的时间起步于1972年。她之所以选择了建筑材料和混凝土这样的“冷门”产业,是因为她看中了这门产业的朝阳性和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从那时候起,她就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怀与使命感,与行业同苦同乐同行,为中国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呕心沥血、披肝沥胆了四十多年。
廉慧珍从上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即开始研究高强混凝土,先后承担过海军后勤部的高强混凝土(C1000)、北部湾海上“采油平台高强流态混凝土”、茂名石油公司委托“页岩灰用于高强流态混凝土”等科研任务,还参加过当时国家建材部框架轻板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开发项目。80年代完成了有关沸石岩作用机理和水泥浆浆体微结构的两个科学基金项目,并承担“七五”和“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研究燃煤脱硫废渣的利用,中试产品用于北京八达岭缆车索道支柱锚杆锚固、北京亚运会自行车训练场跑道不裂面层和宜昌市刚性防水屋面与城市道路等多项工程,并与吴中伟共同指导一名博士生完成了膨胀剂材料设计模式和结构构型的研究,和课题组一起受到国家科委、计委和财政部的联合表彰。“燃煤固硫渣制水泥”获得国家教委、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院颁发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表彰得以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值得记入中国混凝土发展史的一件事情是,上世纪90年代初,她和吴中伟院士一起,最早在中国介绍高性能混凝土,并和同事们一起致力于宣传、推广和工程指导工作。退休后她承担过多项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与施工的指导任务,并先后结合施工单位合作进行过自密实混凝土、合成纤维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研究和施工。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中,她开创性地使用低水泥用量混凝土,满足了由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耐久性设计要求,指导搅拌站参与施工中的裂缝控制,取得显著效果。
据粗略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廉慧珍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过《建筑材料化学》、《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物相研究基础》《求索与感悟—我的论文评选》等著作,与吴中伟院士合作出版的《高性能混凝土》是国内同类书中最具有特色的专著,此专著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并获国家科技图书奖。
追求真理的智者
廉慧珍是中国混凝土行业的智者,是对混凝土“道”、“术”皆精通的哲人,她还是我国混凝土行业的思想家,是中国混凝土这片江湖上不可多遇的高人。她境界高远,眼界前卫,一直在密切地关注我国混凝土行业发展前沿主要的思想潮动,洞若观火。她坚持独立思考,对行业发展方向中最关键的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旦发现偏差与谬误,她会以极大的勇气挺身而出,发出自己的声音。她所有独到的认识都来自于深度的思考,而她所有的思考与实践都是为一个目标: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由廉慧珍撰写的《求索与感悟》一书,2015年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徐永模为本书作序。
“这是一本内容之丰富、时间跨度之大的在我国混凝土材料学科与工程技术领域前所未有的专著。”(徐永模语)廉慧珍作为一位跨混凝土材料、结构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大师级专家,在著作中深入浅出、答疑解惑、诲人不倦,向读者传授了她近半个世纪从事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服务所积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
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每个读者都能触摸到廉慧珍40余年专业工作独立的见解和智慧。每一篇文章都观点鲜明,每一个阶段她都坦诚反思,读者在学习廉慧珍学术与思维的同时,还能从每一篇论文中纵观到我国建材行业半个世纪来的发展概况,其中阐述的道理和方法具有很高的参考、借鉴价值,具有前瞻性,对当前和未来科技研究及学科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启发,值得各行业的人士阅读和学习。
本书纵贯廉慧珍的学习经历、毕业后从业的辗转、教学与科研的过程,以及退休后在工程实践中的研究和思考。书中应用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内因与外因等关系等哲学思想,建立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观念。作为站在中国混凝土发展前沿的大师,廉慧珍在书中指出:混凝土是一种用看似简单工艺制作的高度复杂的混沌体系。从材料到结构,从实验室到工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工程结构、环境条件以及非技术性因素非常之多。因此,混凝土行业的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对技术和工程问题的通识能力,才能准确地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这些深刻的认知,对不断拓宽读者的眼界与境界会有深度的启示。
这本83万字的专著,包括“走出初级阶段研究的过程”、“想创新,就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理解、推广和反思”、“思维方法与观念的转变比技术更重要”四个部分,共选择54篇有代表性的学术与科技论文,所介绍的研究工作,从微观结构到宏观性能,从普通混凝土到高性能混凝土,从胶凝材料到混凝土结构,从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到工程施工,从混凝土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到今天的知识体系,对问题的分析深入浅出、广征博引,能不断拓展读者的眼界和深度。
有人说这是一本混凝土的教科书,作为师者,廉慧珍释疑解惑授业,娓娓道来,诲人不倦。在书中,不仅建立基本概念,也着力介绍了一些广为流传的概念如“高性能混凝土”的沿革与由来。有人说这是一本严肃严谨的学术著作。作为学者,廉慧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充满了对混凝土学术的敬畏。在书的后部,她还提出了许多目前尚未答案的重要的学术和技术问题,为后人攀登学术高峰和解决工程问题指出了方向,留下了路标。还有人说这是一本方法论,本书应用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内因与外因等著名的哲学思想,建立起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理念。廉慧珍最著名的论断是:“正确的技术决策取决于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观念取决于正确的思维方法。”“存在的不一定都合理;外国的不一定都先进;专家和权威不一定都正确。”她在书中详述了思维方法与观念比技术更重要的道理。正如徐永模所言:“分析了什么是分解论研究方法,什么是整体论研究方法,什么是系统论研究方法。她以自己的深刻感悟为后人再攀高峰提供了巨人的肩膀。”
德高望重的尊者
廉慧珍之所以受人尊重,是业内外的人都看到她不为名利、不计得失地为混凝土产业攻坚克难、鼓与呼,为改变混凝土在产业链上的弱势地位献计献策。她著书撰文,立德立言。追求真理,她义无反顾;争辨是非,她无惧无畏,她是一个浑身充满正能量的尊者。正是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廉慧珍越来越发现,影响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因素实在太复杂。因此,近十年来,她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从根本上对混凝土材料、混凝土工程以及混凝土结构进行思考与探索。
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廉慧珍强调“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论。现在很多国家已不再使用这个术语;英国著名混凝土专家A.Neville在他的著作《混凝土的性能(Properties of Concrete)》第四版中说:“高性能混凝土一词带有广告色彩,过去美国叫做高强混凝土。”日本曾在本世纪初将“HPC(高性能混凝土)”改称为“HQC(高质量混凝土)”。其实,高性能混凝土并不是一个品种,而是对这个行业的一个质量要求,不是由搅拌站能配出来的,任何混凝土只要不在工程中经过时间和环境的考验,都不能下结论是否“高性能”。“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为设计目标”是一个质量要求和原则,实际上就像人的寿命不能计算预测一样,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也不能真正预测。”正是她的这些如雷贯耳的话语和她的这种孜孜不倦的教诲,才使很多人认知了“高性能混凝土”概念的核心与本质。
如对近年来普遍令人忧心的混凝土质量问题,她说,预拌混凝土存在工程质量问题,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个生产关系和管理体制的问题,观念的问题。而生产关系问题的本质是伤筋动骨的利益问题,管理体制和生产关系有关,都需要转变观念。预拌混凝土的上、下游对现代混凝土认知的误区严重影响着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传统观念认为,混凝土的强度受制于水泥强度。其实,现代混凝土并不需要水泥强度有多高,因为有了高效减水剂,可以使混凝土的水胶比低于检测水泥所用的固定水灰比,用32.5这样的低强度等级水泥也能生产出C60、C80高强度的预拌混凝土。但是作为混凝土原材料的水泥和砂石骨料的生产者,却仍认为是他们主宰了混凝土的强度,未能按混凝土的要求提供现代混凝土所需要的原材料;作为与混凝土拌和物配套的成型工艺实施者的施工单位,混凝土知识陈旧,现代意识贫乏,误把搅拌站供应的、需要后续成型工艺精心加工的拌和物当成一般商品,以为拌和物质量就是混凝土最终质量,对成型工艺的各环节都简单化地对待。谁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臭鸡蛋做不成高级蛋糕”;但是再高级的优质配料也需要专业厨师的技巧才能做出美味。
又如她十分关心的水泥与混凝土生产关系变革再造的前景,认为混凝土材料不是最终产品,其最终产品是通过规范化的工艺制成的结构构件。混凝土工程是包括选择和控制原材料,经过试配、生产、运送,直到浇筑、振捣、收面、养护(控制温度和湿度)至指定龄期的全过程,完成最终产品的是混凝土工程。其中浇筑、振捣、收面、养护是混凝土工程中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脱离此关键工艺的混凝土拌和物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当前混凝土工程已被分离到不同行业,由不懂混凝土的人带有强制性地向混凝土供应原材料,生产出的混凝土拌和物又交给更加不懂混凝土的人去完成最终产品,信息不对称造成各方职责无法到位,难以确定混凝土工程的责任者。出现质量问题时,必然纠纷不止。
当下这种水泥-混凝土-施工的生产关系已经阻碍了混凝土工程技术和建设的健康发展,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冲击,改革是必需的。廉教授认为,无论是水泥企业还是混凝土搅拌站牵头再造产业链,其原则是两条:一是按混凝土性能的需求生产水泥,二是按混凝土的标准进行检验。
再如近一年多来,她化费了很大的精力在研究“新常态下混凝土行业发展和工程技术研究的方向”,提出对新常态正能量的理解。认为“新常态”就是新经济和生产发展的正常状态。现在进入“新常态”,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她提出新常态下水泥、混凝土行业发展的方向,就是坚持“供给侧改革”。要把“用自己的产品找用户”那件经营产品的理念,转变为“按用户的真实需要开发新产品”的经营用户的理念,而目标则是方便用户,让用户满意,以达到共赢,发展社会经济。水泥和混凝土之间关系的真正一体化是:并购混凝土后,打乱生产线,“重新洗牌”,把混凝土试配和生产作为一个或两个车间,纳入整个生产线。预拌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施工方的供给侧,同样存在供给侧改革的问题,当前主要问题也是产能过剩。我国现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8000多个,过剩至少一半,淘汰是必须和必然的。那些原本勉强进入混凝土行业的搅拌站,应当调整心态,捕捉其他机会,尽早自动退出是较好的出路;有发展条件的,做好企业,才能避免被淘汰。实现三位一体混凝土工程则是一体化的水泥—混凝土面对工程建设的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需要创新,不仅技术、产品要创新,生产关系、产业结构也要创新,需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的方向。
2015年以来,水泥行业与混凝土行业共同聚集的热点是“关于取消32.5水泥”的观点。对此,廉教授也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念与见解。她认为,水泥及其混凝土(包括无粗骨料的混凝土—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成型所用的水胶比。水泥标准规定采用固定水胶比0.5在试件养护28天检测强度,应当叫做标称强度(因为检测方法不同时的结果没有可比性)。混合材对浆体强度的贡献随水胶比下降而提高的幅度比纯水泥的大,龄期越长越大。这就是按现行标准检测混合材水泥标称强度低的原因。现代混凝土普遍使用高效减水剂,使得混凝土水胶比可以降低到0.5以下,这就是低强度水泥能做高强度混凝土的原因。对于混凝土,水泥标称强度已不再重要。当前,世界上都在为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消纳工业废弃物而努力创造条件。而我国水泥界却要反其道而行之,把自身过剩的低质量熟料卖给那些只想赚钱又不懂水泥的作坊式粉磨站,使混合材水泥做成了质量无法控制的地步,水泥企业难推其责。现在反而要求取消水泥中的混合材,是否应当做些反思了?混合材水泥“质量”问题不在于混合材而是使用技术落后和质量监控乏力。
廉教授说,现在为了应对去产能的任务,拿混合材水泥开刀,只能说是因噎废食。因为产能过剩的本质是熟料过剩。1997年我国水泥产量为5.7亿吨(低估熟料约3.5亿吨),按当时规划,到2010年将达8亿吨,已故吴中伟先生建议维持当时熟料的产量,而代之以50%的混合材,既能满足建设对水泥的需求,又能降低CO2的排放。但是不断有新的水泥生产线投产,到2010年我国水泥产量达到了18.8亿吨,超过了规划的2.3倍。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是必然的趋势,水泥工业责无旁贷。无论从水泥行业自身利益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来看,都不能简单地放弃混合材,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当机立断,削减过剩的熟料,水泥产业才能有新的发展高度。
这就是廉慧珍教授,一位刚直不阿的行业脊梁式的播火者,一位勇立潮头躬身拉纤的孺子牛。
廉慧珍真诚地对记者说,“一定要低调、质朴,一定不能夸大其词。我就是运气好,遇到了国家大发展的时代,遇到了清华大学这样的母校,遇到了建材与混凝土飞跃进步的机遇,遇到了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提供的平台,还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同事、同仁和朋友,正是因为有这些环境与条件,才有了我今天这些工作成绩。”
回望中国混凝土这片百年一遇的温润沃土,上面有茂密的草木花树,但也有更加亮眼的参天大树。正是这些参天大树连成的天际线和草木花树一起拱起了中国混凝土在全球同业中的海拔高度。
廉慧珍,正是这片参天大树中挺拔高耸的那一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