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北京混凝土质量乱象丛生 根源在政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转载
核心提示:混凝土质量事关所有混凝土工程建筑的安全与寿命,其份量近乎于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不能不引起政府与市场的关注。

混凝土质量事关所有混凝土工程建筑的安全与寿命,其份量近乎于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不能不引起政府与市场的关注。


北京近年来发生了两起令人惊骇的由混凝土质量引发建筑返工重建的严重事故。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4年9月,大兴区采育当代满庭春自住房项目6#、7#、8#楼部分已施工楼层,经检测主体结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结果全部返工重建,经官方披露其混凝土供应企业无合法资质。另一次发生在2010年,设计为19层的北京大兴区旧宫镇小区经济适用房,在建至5-9层时,被发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强度不合格,导致拆除了六栋重建,还有两栋重新加固,而供应混凝土的企业是有合法资质的。可以想象,如果这两起质量事故没有被查出且纠正的话,楼毁人亡将是其必然的后果,对楼房的主人来说,面对这绝非危言耸听的结果,人命与财富将情何以堪。


然而在北京地区,这样不堪的混凝土质量并非个别。从建筑市场来看,这两次事故的严重性令所有混凝土从业者触目惊心。但对北京地区从事混凝土产业的资深人士来说,这些暴露出的劣质混凝土只是全市混凝土质量隐患的冰山一角。那些充斥在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质量漏洞,有些正在严重影响建筑的寿命,有些则象时不时就会爆响的“定时炸弹”。


建筑质量出了问题,挨打受罚的自然是混凝土企业。其实简单的处罚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吸取教训的最好方式是追本寻源,我们认为,北京地区混凝土质量每况愈下的根源在政府身上。


北京地区混凝土质量充斥着“乱象”与“怪圈”


1、产品质量普遍堪忧。几年间出现了两次大规模拆楼事件就是典型的创全国纪录的恶性案例。北京建筑质量事故频发,乱象丛生,那些在施工现场往混凝土中注水,导致混凝土离析现象严重;“阴阳配合比”现象有恐无恃;原材料以次充好等恶劣行为已是行业内大行其道的“潜规则”。有人甚至戏言,不知主管质量的政府官员可否敢对工程的混凝土质量进行随机的抽检,以此来验证混凝土质量普遍令人担忧的状况,但是没有人为此应招。


2、“资质”彻底变质。在北京地区,资质对混凝土企业是进入市场必须持有的“路条”。这个已有23年之久的管理混凝土市场的“抓手”,如今在北京已完全变味。对有的企业,资质是一块招牌;对有的企业,资质是一把保护伞;对有的企业,资质是一块敲门砖。而对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而言,混凝土企业的“资质”是寻租的权利,是交易的筹码,是可以买卖的资源,甚至是要挟企业的“杀手锏”。在北京地区,价值3000万元的搅拌站,因为拥有一份“资质”,就可作价6000万元出售。有的拆迁或者停产的搅拌站,依然可以买卖手中的“资质”。二十年来,政府用“资质”管理混凝土质量,但政府却对混凝土质量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就导致了借“资质”或腐败或渎职。一直以来,混凝土企业的资质评定中就乱象丛生。一些混凝土企业资质的买卖情况越来越严重,一些企业放肆地进行质量投机,还有一些搅拌站不具备生产条件却能够堂而皇之地为建筑工程供应产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可想而知。


3、政府之“手”舞动的天花乱坠,但北京地区的混凝土市场环境每况愈下。几年前,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主管部门借治理大气污染之名,对混凝土市场进行强力行政干预,没有丝毫依据地提出了一个北京地区只保留135家搅拌站的规模,并固化混凝土资质管理方式即不能新建搅拌站。后来,又搞绿色达标检查,由于华而不实的搞形式主义,打着绿色发展的旗号,没有对混凝土质量的改善带来多少帮助。在所谓的绿色生产认证过程中,由于认证标准太低,一些频临倒闭的企业也通过了认证。认证应该是在公平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但目前认证却是由区县建委有指标划分,再好的企业没有指标也枉然。这个指标无疑是寻租的资源,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我们已经看到,在北京混凝土市场上,随着混凝土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现象日益严重,混凝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在恶性竞争中,混凝土质量下降的趋势很难遏制。


北京地区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政府之“手”不按市场的韵律舞动,用“资质”管理就是其典型的逆市场政策。


在北京,“资质”管理是政府管理混凝土质量和市场的核心元素。到目前为止,北京的混凝土企业还需要由地方建委等主管部门进行从业资格的审批和准入,一般分为二级和三级。均参照住建部1993年10月12日(21年前)颁布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


用“资质”管理混凝土企业,可以说做出的决策既无专业水平,也无政策水平。政府部门没有去对混凝土依法进行监管,只是简单地用“资质”喝令市场。一旦出了混凝土质量问题,要么相互掩盖,文过饰非;要么不问青红皂白,把惩罚的板子直接打到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屁股”上,政府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在混凝土企业眼里,“一朝有资质,终生无忧虑。”由于“资质”只是一种市场准入,无法对混凝土质量担负“终责”。所以没有企业对产品质量有敬畏感,企业亦没有对质量提升进行大投入的积极性,其导向的后果就是纵容、默许低质、劣质混凝土供应商的投机取巧和为所欲为。


失策的错误导向,导致了北京地区混凝土产业生态的长期恶化。


从事混凝土产业的人都知道,在北京地区的混凝土市场上,没有“优质优价”的理念。关于混凝土质量管理,政府主管部门每每搞一个新花样,受伤受挫的总是央企、国企和优秀的民营企业。有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近些年,北京地区的外资、港资、台资、韩资等混凝土企业(包括拉法基这样的世界混凝土巨头企业。),无一例外地全部彻底撤离了北京市场。有没有人反思过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适应了市场机制的混凝土企业很难适应目前北京混凝土的生态环境。政府对市场干预久了就是扰乱,其扰乱的后果,目前我们正在痛苦地自食。


这些年来北京市混凝土市场的实践证明,用“资质”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管理是反市场、逆市场的思维,严重地束缚了北京地区混凝土产业先进生产力的发育和发展。因为用“资质”管理混凝土市场,一是缺乏法律制约,在我国的法律体系和北京地区地方法规中,严重缺失对建筑工程质量与寿命关键性的条款约束,对已经发生的质量事故,很少有人承担法律责任。正是因为现行的法规中只是一些原则性和程序性的规定,才是用“资质”管理质量的思维有了横行的温床。二是缺乏强硬的标准规范,三是缺乏政策的良性导向。残酷的实事表明,“资质”管理确实是一种没有良性导向只有恶性积累的机制。


对北京地区混凝土质量所有的远虑与近忧都挥之不去,是到了应该深刻反思北京混凝土质量为何一直恶性循环的时候了;是到了应该彻底清除影响北京混凝土质量劣化的体制因素的时候了;是到了把北京混凝土质量优化建设建立在市场机制之上的时候了。


打破“怪圈”,消除“乱象”的唯一出路就是让政府干扰市场的那只“手”规矩起来,把混凝土的质量管理权交给市场。一切有良知有诚信的混凝土企业有四个呼吁。一是呼吁国家和政府对混凝土产业的进行法规约束,包括建议人大修改《建筑法》及政府出台强制性的行业标准。二是呼吁对混凝土工程质量建立强硬的问责追责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优化混凝土质量的长效机制。三是呼吁当前在节能环保和产能规模化方面对混凝土企业依法实施更严格的准入,以推动混凝土行业的转型升级。四是呼吁政府应该给予企业更多的话语权,提供平台让企业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使制定的政策更具操作性。


政府自然应该承担起监管混凝土质量责任,但是运用“资质”来管理混凝土质量的“上位法”是什么。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监管是一件长久的事,在漫长的过程中,如果工程质量和混凝土结构出现了质量问题,政府及政府领导能负得起相应的连带责任吗?


在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减少行政审批,落实国务院减少没有法律依据的管理、认证、评优等执政思路时,我们强烈要求政府撤消混凝土的“资质”管理及附加在“资质”上可以用于寻租的条件,使北京地区的混凝土产业在政府简政放权的环境中,在真正的市场环境中建立起长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营造出一个依靠法律约束、依靠市场监管的质量体系,彻底扭转北京混凝土质量堪忧的局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