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大桥
该工程是国家重点项目,是我国第一座特大型三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是一座厦门标志性的工程。其悬索结构在我国首次采用不设竖向塔支座的全漂浮连续结构,为世界上第二座采用此种结构的大型悬索桥。是厦门岛的第二条对外通道。工程长5926.527米,悬索主桥长1108米,主跨648米,总投资20.92亿人民币。大桥为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等级公路特大桥梁,1996年12月18日,1999年12月30日海沧大桥建成通车。
厦门大桥
厦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峡大桥,主桥长2070M,桥面宽3.5M,设双向4车道,厦门大桥始建于1987年10月1日,总投资1.56亿元人民币。1991年12月19日,江泽民总书记为厦门大桥正式通车剪彩并题写桥名。
环岛路
厦门环岛路是厦门本岛城市干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总体建设规划,环岛路全长约43公里,总投资近38亿元,自1991年开始,分一期、二期和三期先后实施完成。
厦门环岛路是一条高标准的集道路交通、风景旅游、岸滩环保整治为一体的城市景观道路,其中除演武路至会展中心段为双向四车道外其余均为双向六车道。
随着环岛路一段段的建成,对缓解厦门市旧城区交通压力,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提高城市品位与形象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一期环岛路的建设在工程技术难点和景观特点上各具特色:环岛路一期,重点发挥交通功能,于95年9月建成,是一条提高厦门机场营运效率的主干道。
环岛路二期共分三个路段,全长12.8KM,分别为黄厝路段4KM(示范段)、曾厝安段5KM、前埔海堤段3.8KM。二期环岛路作为贯穿厦门市东部黄金旅游海岸的主线在建设过程中,把绿化景观建设摆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建成后的环岛路二期,实现了“临海见海、把最美好的沙滩留给老百姓”的建设指导思想,通过近47万平方米的绿化、小品等充分体现了亚热带风光,体现了厦门特色,形成了一条集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滨海走廊。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蓝天、大海、沙滩、绿地和四季花开不断的美好图画。
技术特点上,在前埔海堤段,为配合国际会展中心的景观建设和沿海岸及周边海域景观相协调,该路段工程采用了1.5KM长的消浪块护岸和710M长的下穿深埋式通道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环岛路三期包括演武路—白城段和2003年“9.8”建成通车的海军码头—演武路段,以及五通—墩上段和香山—五通段。三期的环岛路分别位于厦门岛的南段和北段,从景观上讲也各有其特点,南段的白城—演武路段和海军码头—演武路段,地处厦门老城区、与著名旅游风景区鼓浪屿隔海对望、与著名高等学府厦门大学接踵比邻。全线有约3KM的海上演武大桥,每当夜暮降临,在专门进行了照明设计的照明效果下,宛如一串珍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北段的香山—五通段和五通—墩上段是环岛路二期的向北延伸,路线所经过的区域仍处于未开发状态。工程将依据现有地貌,海滨沙滩、历史文脉,从“人、自然、生态”的理念出发,上下行分幅设计,中间和两侧各留50—150米的景观分隔带和防风林带。道路依坡就势,形成一条原始与现代,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生态路。同时,随着钟宅湾大桥的建成,将使原本略显沉寂的厦门岛东北部突现一弘明月伴潮升的壮丽景观。
工程技术特点上,南段桥梁采用弧型断面连续刚构,以及近1.3KM的技术难度非常之大受力情况极为复杂的浪溅区低桥位桥梁。北段包含有外型新颖别致,技术先进的中承飞翼式提蓝拱特大桥,以及筑堤修路围海造地工程。
整个环岛路的建设,使得周边地块成为开发商瞩目的黄金宝地,极大地带动了厦门市的城市开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厦门旅游事业的发展,并极大地改善了厦门特区的城市精神文明风貌,勾画出了厦门海湾型城市核心区域的轮廓,是新一轮城市建设的起步之路。
附环岛路路线:石鼓山立交桥――疏港路――湖滨西路――鹭江道――和平码头――演武大桥――厦大白城――曾厝垵――黄厝――会展中心――香山――五通――钟宅湾大桥――墩上――机场路口――石鼓山立交桥。
演武大桥
该工程位于环岛路厦大白城至海军码头段,桥梁外观设计独特,简捷明快,该桥梁采用低桥位设计方案,临海见海,满足交通、旅游休闲功能。该桥梁是目前世界上离海平面最低的桥,在结构上采取了渔腹式梁,椭圆型墩,实现了景观和交通的有机结合.
厦门石鼓山立交桥
位于厦门岛西北部殿前地区,福厦路、疏港路和殿前路的三道交汇处,是通往厦门市的咽喉桥梁,修建此桥对发展厦门特区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该桥于1993年6月开始动工,1994年9月竣工通车,施工历时约16个月。该桥为双喇叭式全互通立交桥梁,具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车人分流、互不交织的多重功能。共有主车道和匝道23条,其中机动车道14条,非机动车道9条,线路总长6612米,其中桥梁总长1477米,桥梁覆盖面积17542平方米,占地面积 10.81平方米。桥式类型有框架桥、钢筋混凝土异形梁桥、简支箱梁、预应力空心板桥、预应力箱形连续梁等。下部结构有圆柱式墩、T形墩、Y形墩及重力式U形桥台。基础分别为明挖天然基础和钻孔灌注桩基础等。工程主要特点是:工程量大,工点集中,结构复杂,地形地面状况不良等。
厦门集灌公路
集灌路由集美至灌口,全长11.6公里(属319国道),为城市一级主干道。该路一期工程(杏前路)3.6公里于1993年通车,实际工期七个月,比设计工期提前十一个月,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合格率100%,实现了费用、工期、质量三大最优控制,开创了厦门市公路建设史上高速度的先河。二期工程于1995年5月通车,1995年8月全省质量抽查评比位居第一。
厦门同集路
同集路由集美至同安,全长19.5公里(属省道205线),为城市一级主干道,路基标准宽度为60米,是福建省目前路面最宽、标准最高的一条路,堪称“福建第一路”。该工程工期紧,交通干扰大,战线长,多家施工企业同时施工,为保证工期、质量,公司领导及项目负责人积极组织施工安排,高度协调,出色完成了全省最高等级道路的建设任务。
厦门新阳大桥
新阳大桥工程是1996年厦门市重点工程,是特区建设十五周年十大献礼工程之一。大桥位于马銮海堤内侧,起点为马銮平面交叉口,与西环城路、杏滨路二期相接。全长3.72公里,总投资1.2亿元,1996年3月开工,设计工期18至24个月。在厦门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关怀下,参加建设的各单位密切配合,克服重重困难,发扬拼搏精神,大桥于96年10月顺利合拢,并于1996年12月18日正式通车,工期仅为9个月,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十五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火烧屿
火烧屿面积27万平方米,是厦门西海域最大的一座岛屿,开发前它曾是一座无人居住的荒岛,时常有厦门本地人上岛垂钓。
1996年路桥建设投资总公司在建设厦门海沧大桥时,发现这座海岛具有独特的“海中有岛、岛中有湖、湖中有洲”的自然景观尤其是罕见的岩石资源,于是邀请了多位专家考察论证,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火烧屿项目详细规划》。根据《详规》,路桥建设投资总公司于1999年开始建设火烧屿, 2001年9月一期建设完成,正式对游客开放,一期投入资金人民币一亿六千万。
目前,岛上水、电、通讯、消防、监控、道路、码头、排污、餐饮等基础设施均已全部到位。主要建设景点为火烧屿生态乐园和厦门市青少年科技馆。生态乐园主要包括水幕电影、亲亲动物园、缤纷峡谷、白海豚观测台(世界濒危物种救助中心)等景点。青少年科技馆位于海沧大桥西锚锭内,包含近200项动手参与的展品。景区年接待游客十余万人次,于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于2003年通过ISO14001认证。
杏滨路
杏滨路为城市Ⅰ级主干道,全长2.214公里,路基宽度46米,主车道宽度23米,双向六车道,双侧带宽各2.5米,非机动车道宽各3.5米,人行道呈不对称布置,左侧人行道8.0米,右侧人行道3.0米,路面采用沥青砼。
海沧隧道工程
起自海沧大桥石塘立交,穿蔡尖尾山隧道,沿柯坑山梁至海沧第一农场,边三边村,止于319国道与厦潼高速公路相交处的林后立交桥,全长14.286公里。按城市一级快速主干道设计,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隧道段为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为双向四车道。2001年1月开工,2002年“9.8”建成通车。
厦漳高速公路
厦漳高速公路(厦门段)全长11.85公里,总投资4.02亿元,起自集美官林头,与泉厦高速公路终点相接,终至东孚镇林后。全线设四车道,行车时速为120公里,实行全封闭、全立交、全自动出入控制。工程于1996年7月开工,97年底与泉厦高速公路同步投入营运,福建省从此结束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厦漳高速公路(厦门段)建设工期仅用1年半的时间,可以说是目前国内进度最快,工程质量可靠,特别是全线的防护工程,有堪称全省样板的东孚山大型护面工程、预制块骨架护坡、在沥青路面平整度上处在全国各高速公路水平之上,在道路美化方面更是匠心独运创造出独特景观,官林头和林后收费站具有中西结合的花园景观效果,东孚服务区则以浓郁的北欧风格成为高速公路上的一处重要景观。
钟宅湾大桥
钟宅湾大桥项目位于围海造地形成的内湖的出海口,两端接环岛路道路工程五通造地区和墩上造地区标段。桥梁总长810米,主桥宽34.9米,引桥宽32米。主桥为钢结构中承式提篮拱桥,主跨208米、两个边跨58米;两端引桥各为6孔40米预应力连续箱梁。
钟宅湾大桥的主要设计特点是,桥型采用三跨钢箱拱中承式提篮拱桥,也是钟宅湾开发的一个亮点。该桥型为继云南小湾桥(主跨130米)和上海卢浦大桥(主跨550米)后,国内第三座同类结构桥梁,但目前国内已有多座同类结构桥梁即将开工建设。由于大桥桩基础深至水下70米,施工中出现了深水基础、大量孤石、潮汐影响、钢结构制造和安装等困难,但施工单位从开工到竣工,仅用了16个月,创下了同类桥梁的施工纪录。
钟宅湾大桥还将成为东通道与公铁两用桥间最重要的道路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