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一早,任志强针对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发了一条微博,发问:投资增长中为什么看不出过剩产能的投资下降?如钢铁、水泥行业仍保持着高投资增长?难道是为了7.5%?
无疑,秉承一贯犀利风格的发问直接戳中了公众的兴奋点,网友纷纷评论或转发,不少人表示,任志强提了个好问题,还有人直接给出结论: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停滞。
针对落后产能的淘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曾明确提出,今年要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再反弹。
铿锵表态言犹在耳,难道决心已变?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难言乐观,经济发展压力的确较大,调结构的难度随之增加。是否能够在较大的压力之下坚持调结构,的确非常让人担心。
任志强是一个好的观察者,总能就民众最感兴趣的问题一句话戳中最关键所在,并往往能给出斩钉截铁且正确率很高的判断。不过,这一次,任志强虽然发问的倾向性很明显,却并未给出最终结论。
任志强并没有直接列出他所掌握的相关数据,但如果仔细查找就可以发现,无论是统计局还是行业研究机构给出的数据,似乎都并不能得出为了保增长而放弃调结构的类似结论。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关数据也显示,今年1-6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量2157亿元,同比下降8.4%。而钢铁恰恰就属于“黑色金属”。
再看水泥行业
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水泥产量114374万吨,前6个月累计水泥产量增长仅为3.6%,半年产量增速,创进入本世纪以来同期新低。虽然这仅仅是一个产量数据而非投资数据,但依此也可以推断出,其投资数据也不会有较大增长,与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7.3%的增长速度相比,更不可能是“高增长”。
看来,任志强的确提了一个好问题,正是他的提问,提醒我们研究问题要以数据说话,谨慎分析。经济不能仅凭感觉,需要理性寻找结论。
政府虽然一直重视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但对于经济增长下限的容忍程度正在增强,例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于今年的经济增长就明确表态,只要我们的发展有就业、增收入,有质量、提效益,节能环保,没有水分、实实在在,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事实上,结构调整的效果正在逐渐显现。从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由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较强,我国的就业压力有可能缓解,应该说,这算得上“有就业、有质量”的增长。
或许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年初政府所提的真正压下落后产能的决心并未改变,中国淘汰落后产能也不会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