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巨大的水泥市场需求,正在吸引我国大型水泥企业的目光,“中国工厂”有望在非洲水泥市场迅速崛起。走出国门化解过剩的水泥产能,成为我国水泥行业新选择。
大企业海外扩张之路
从河北冀东集团、中材国际天津公司等大型水泥企业获悉,这些企业正在积极拓展非洲市场,致力于在当地建立工厂。一场冠名“尼日利亚杯”的足球友谊邀请赛,今年4月在北京亦庄举行,尼日利亚驻华大使欧纳迪皮先生亲临现场,不仅表示对足球赛大感兴趣,而且对承办赛事的中材国际天津公司抛出橄榄枝——欢迎中国企业去投资。
河北冀东集团亦在近日表示,目前正积极推动在南非建厂,推进南非曼巴水泥项目。据悉,这个项目是由冀东发展集团通过和中非发展基金共同设立中非冀东建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南非进行投资的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日产2800吨水泥熟料产能,中方控股该项目51%的股权。
冀东水泥在南非的相关负责人说,南非项目最初源于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南非时签署协议,现在正在建设中。2013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南非总统祖玛共同见证了融资签约仪式。冀东发展集团董事长张增光表示:“这是中国建材企业真正迈出对外投资、产业向外转移发展里程碑式的一步。”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供的信息显示,在国内水泥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冀东发展集团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选择拥有丰富原料资源和市场潜力的南非进行投资。据悉,冀东发展集团希望通过发挥集团自身规模优势,占领海外市场,实现水泥营业收入和利润稳定持续增长,通过质量和品种的优势赢得市场话语权,争取早日跻身世界水泥行业前五强。
非洲水泥市场利润丰厚
根据最新资料,全球水泥产量约为22亿吨,中国的产量已占到44%。如今,中国水泥厂商纷纷走出国门,走进非洲。
非洲基础建设正如火如荼,对建材尤其是水泥的需求非常旺盛。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南部非洲水泥产业生产和投资展望》预测,南非、赞比亚、津巴布韦在水泥产业上,2013年~2018年将有9.4亿美元投入。
日前一家境外媒体发表文章称,非洲总共9亿人口,水泥产能还不到1亿吨,使得非洲的水泥售价很高,普通硅酸盐水泥1吨的价格在200美元~400美元之间,相当于中国大陆的6倍,因此目前面临发展困境的大陆水泥业者到非洲发展是一步好棋。
南非政府网站称,中国水泥生产商进入南非市场。始终在全球名列前茅的水泥生产商河北冀东水泥在南非投资18亿兰特(约合人民币10.5亿元),在林波波省年产水泥100万吨。南非投资银行莱利资本和中国银行为其提供11亿兰特(约合人民币6.4亿)融资。
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院院长陈鹰认为,9亿人口的非洲水泥产能不到1亿吨,对水泥需求很大。非洲中部白水泥的价格为每吨700多美元,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价格也在200~400美元之间,相当于我国国内水泥价格6倍。非洲水泥市场利润丰厚,“走出去”有利于我国建材企业战略转型。
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渠道
目前,国内水泥产业是政府严格控制发展产能过剩行业之一,已暂停新项目上马。
早在2012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并提出了“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总原则,和“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总思路。从目前情况看,四个“一批”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通过走出去转移产能仍存在较大空间,企业走出去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非洲已有数十家水泥企业,几乎涵盖非洲所有国家。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西非建设7条日产6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尼日利亚6条,塞内加尔1条,总合同金额16亿美元。中国水电作为牵头方与中非基金和济南域潇共同出资约1亿美元,在莫桑比克马普托市投资建设了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非洲长城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在莫桑比克兴建了年生产力50万吨的水泥厂,中国国际基金在莫桑比克还有一家水泥厂。三家中国水泥厂使莫桑比克水泥产量增加了两倍。中国朝阳机械进出口集团公司中标埃塞俄比亚水泥项目,投资总额7700万美元,年产水泥45万吨,中国十五冶还承建埃塞俄比亚日产5000吨和7000吨火山灰水泥生产线,缓解了埃塞俄比亚水泥供应紧张的局面。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走出去”是化解产能过剩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伴随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如何通过“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效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对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当前行业和企业实践来看,“走出去”有利于盘活过剩产能,释放升级换代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