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有效推进“两个遏制” 化解产能过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08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建材报
核心提示:最近以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同中国水泥协会先后在西南、东北召开了水泥企业化解过剩提高经济效益论坛会,在水泥行业中引起广泛共鸣,为此本报记者就召开两次会议的背景、目的、意义等问题专程采访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陈国庆。

最近以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同中国水泥协会先后在西南、东北召开了水泥企业化解过剩提高经济效益论坛会,在水泥行业中引起广泛共鸣,为此本报记者就召开两次会议的背景、目的、意义等问题专程采访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陈国庆。


记者: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短时间内连续在西南、东北地区召开水泥企业化解过剩提高效益论坛会的背景是什么?希望通过这两次会议达到什么目的?


陈国庆:为有效化解水泥、平板玻璃等5大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国务院于去年10月6日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文)(以下简称国发〔2013〕41号文)。国发〔2013〕41号文点名指出了包括水泥、平板玻璃在内的五大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较为严重的产业,在深刻分析化解产能严重过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坚持尊重市场规律与改善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开拓市场需求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坚持严格控制增量与调整优化存量相结合;坚持完善政策措施与深化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四项基本原则。要求通过5年努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确定了产能规模基本合理;发展质量明显改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的三大主要目标。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八大主要任务和九项政策措施。并区别五大产业的不同情况,制定了分业施策意见,将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分类妥善处理在建违规项目和全面清理整顿已建成的违规产能,加强规范和准入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国发〔2013〕41号文立足我国工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对引导好投资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国发〔2013〕41号文既要求坚决管住和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存量,又提出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长效机制。文件的出台,对建材行业,尤其是水泥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国发〔2013〕41号文自去年10月颁布以来,已实施半年多了。总体来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被全行业一致认可。2013年水泥行业实现利润700多亿元,同比增长22%;产能过快增长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水泥新建项目大幅下降,新建生产线比上年减少44条,新增水泥熟料生产能力比上年减少6300万吨。这是全行业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执行国发〔2013〕41号文件的效果。


虽然水泥行业去年以来在遏制盲目新增产能、化解产能过剩、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这一基础并不稳固,我们应当看到当前水泥行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仍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第一,虽然去年水泥工业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今年以来水泥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已有所变化,水泥价格和水泥行业的经济效益波动较大。今年以来,水泥行业的价格和效益出现了环比下降态势,值得引起重视和警惕,特别是西南和东北地区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第二,一些地区和企业的违规项目、重复建设情况还时有发生。这充分说明了在水泥行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3〕41号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贯彻落实国发〔2013〕41号文中的首要问题是解决违规盲目新增产能的问题。如果盲目新增产能问题得不到坚决遏制,化解产能过剩、推进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和提高行业经济效益将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水泥行业中确实存在一些违反国发〔2013〕41号文件规定和要求的,还有相当一些水泥企业对国发〔2013〕41号文件持观望态度。违规新上项目,搞重复建设的现象也有可能重新爆发,因此,整体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所以,召开西南、东北地区的水泥企业化解过剩提高经济效益论坛会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在西南、东北地区召开会议,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一是要在水泥全行业推动深入贯彻落实好国发〔2013〕41号文件精神。把贯彻国发〔2013〕41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4〕23号文),坚决遏制水泥新增产能和努力化解产能过剩,提高水泥行业经济效益,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低碳发展作为现阶段全国水泥行业的共同目标、共同任务、共同责任与共同行动。让政府主管部门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现状、了解相关产业政策执行情况,也让协会和行业、企业了解政府主管部门出台政策的背景、思路和相关细化政策制定情况以及政策执行方面的要求,通过沟通交流,大家共同把遏制新增产能,提高经济效益的工作做好。


二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这两次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宣传、推动遏制水泥新增产能,动员全行业力量,增强自觉性,共同参与、共同关心、共同监督,形成行业合力,用行业力量治理行业,用行业力量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要进一步摸清各地产能过剩情况,尤其是新增产能违规建设的情况,并视情况分别写出报告或提出处置的办法,向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举报,并通过新闻媒体对违规新建项目予以曝光。


四是要宣传和号召水泥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推进节能减排,推动全行业技术进步,以“不须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研发步伐,使现有技术、排放、效益再上一个新台阶。


五是要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在遏制新增产能的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资源效率,练好内功,促进行业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我们所提倡的行业、企业自律不仅仅体现在经营市场方面,而是应包括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自律,遏制盲目新增,不搞重复建设的自律;履行社会责任,走资源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产业健康发展之路的自律;当然也包括不搞低价倾销、恶性竞争的市场自律。


记者:西南、东北两次会议的主题都是“遏制新增、化解过剩、优化存量、节能减排、提高效益”,将这些工作协同进行的意义何在?


陈国庆:“遏制新增、化解过剩、优化存量,节能减排、提高效益”不仅是我们会议的主题,它们中间的每一点都是我国水泥工业实现产业升级,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环节,它们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产能过剩的原因有多种,单独解决某一项可能很难达到化解效果。当前遏制新增是水泥行业的首要工作,是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基础和前提;优化存量就要求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所提出的明确要求,在水泥行业加快推进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而推进节能减排是作为资源、能源依赖型的水泥产业实现健康发展必由之路,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节能减排水平和总体竞争力。在以上工作基础上,通过加强管理等措施,实现合理的经济效益。只有将这些工作协同进行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当前我国水泥工业产能过剩总体上仍然属于结构性过剩,表现为低水平、同等层次的恶性竞争。水泥行业总体来说是资源、能源依赖型的产业,排放多、消耗大。以往我们产业的发展思路过于注重规模与数量的发展,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又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企业效益下降,致使行业、企业难以有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技术进步、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若不能有效遏制盲目新增产能和重复建设,将不利于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不利于推进节能减排。


在遏制新增和化解产能过剩的同时,怎样提升行业的总体竞争力是水泥行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从优化存量的角度来说,我国现在的水泥企业一共有3400多家,30多亿吨的生产规模,企业平均规模不到100万吨,这是导致产业集中度低、竞争力弱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水泥行业加快推进兼并重组,以优化存量、提高集中度,实现转型升级,将有助于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技术装备、节能减排、加强行业自律、市场规范上去,也会有更多精力去延伸产业链,发展上下游产业。遏制了新增、化解了过剩、优化了存量、推进了节能减排,行业、企业的效益自然就会提高。因此,这些工作是相互关联、层次递进的,缺一不可。


记者:化解产能过剩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水泥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有何计划?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陈国庆:产能过剩的原因很复杂,包括水泥项目审批权责不统一、政策执行力度不够;资本的逐利性和信息不对称;某些地方过于追求政绩;企业缺乏自律,缺少自我纠偏、自我完善的能力;集中度低,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转型升级缺乏新技术支撑等等。因此化解产能过剩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在国发〔2013〕41号文提出“四个一批”的基础上,建材联合会又提出了“六个一批”。增加了“遏制一批”和“提升一批”。“遏制一批”就是要坚决遏制新增产能,严禁重复建设和违规新建;“提升一批”就是要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的研发创新,使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多个渠道、多方面、多管齐下,形成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联动。所以乔龙德会长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贯彻落实好国发〔2013〕41号文件,推进调整结构、转型升级,要努力形成包括有若干个支撑点的连环工作系统。未来一段时期内,水泥行业要进一步深入宣传和落实国发〔2013〕41号文件,落实乔龙德会长提出的“两个遏制”、“三个不能等待”的要求,联合会及各地水泥(建材)协会都要协调一致,发挥好协会引领、协调、服务的作用。在遏制新增产能方面、技术进步方面、创新机制方面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担当起促进行业发展的重任。


在遏制盲目新增产能方面,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下一步,我们要动员全行业力量,对那些明知产能过剩还要顶风作案的违规企业和项目加强监督、检查、制止的力度。第一,进一步动员各地的协会、企业加强监督、举报。目前我们已向各地的水泥(建材)协会和相关企业发函,对违规项目进行举报。对核实的违规建设项目,我们将向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反映,要求坚决制止;第二,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曝光一批违规企业和项目,让全社会来共同监督,努力为水泥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大环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