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加剧,能源和环境的约束力逐渐加剧,国家也加快了淘汰落后产能的进程,水泥产业自然被列为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对象,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已经迫在眉睫,而绿色生态化发展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此背景下,广东水泥企业加快了产品出口步伐。据海关统计,2014年第一季度,广东出口水泥29.4万吨,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15.2%;价值9986万元人民币,增长12.7%;出口均价为每吨340元,下跌2.2%。全部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
一、2014年第一季度广东水泥出口主要特点
(一)出口量稳步增加,出口均价触底反弹。今年第一季度,广东水泥出口继续稳步增加,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其中3月当月出口11.7万吨,同比增加2.3%,环比增加34.7%。与此同时,出口均价在2月当月创25个月新低后开始反弹,3月出口均价为每吨346.7,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6.8%。
(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为主,私营企业出口成倍增加。今年第一季度,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水泥24万吨,增加12.4%,占同期广东出口水泥总量的81.6%;私营企业出口4.9万吨,增加4.2倍,占16.7%;国有企业出口0.5万吨,减少84.2%,占1.7%。
(三)主要出口至香港地区,对澳门出口倍增。今年第一季度,广东对香港地区出口水泥22.5万吨,增加7.2%,占同期广东出口水泥总量的76.5%;对澳门地区出口水泥5.8万吨,大幅增加超2.4倍,占19.7%。
(四)出口以硅酸盐水泥为主,水泥熟料出口增幅明显。今年第一季度,广东出口硅酸盐水泥18.4万吨,减少1.9%,占同期广东出口水泥总量的62.6%;出口水泥熟料11万吨,增加61.6%,占37.4%。
二、2014年第一季度广东水泥出口量增价跌的主要原因
(一)新兴经济体基础建设项目不断增加使得主要市场需求强劲,推动水泥出口数量增加。广东出口水泥多经香港、澳门中转后运往东盟、南亚和中东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今年第一季度,广东向香港、澳门出口水泥28.3万吨,占同期广东出口水泥总量的96.2%。新兴经济体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国际市场上对水泥的需求也逐步增长,如印尼2011年-2014年国民经济中期发展规划建设总投资将达4000万亿盾(约4300亿美元),其中各项工程投资3348万亿盾。建筑市场日益活跃,带动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水泥行业的消费需求,推动广东水泥出口量增长加快。
(二)煤炭价格下跌及国内水泥厂去库存压力较大,是导致出口均价下跌的主要原因。2013年我国水泥产量已经突破31亿吨,而“十二五”规划中水泥总需求量的产能为22亿吨。水泥产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国内水泥供大于求状态加剧。与此同时,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9%[1],增速自去年7月以来连续7个月下降。国内市场需求减弱和消化库存产能压力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加大出口的意愿。另外,据商务部公布数据统计,今年前3个月水泥生产的主要燃料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价格每吨下跌40元,跌幅逾6%[2],也为企业降价出口提供了空间。
三、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针对产能过剩问题的相关政策效果值得关注。为了遏制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发展,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化解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年要淘汰水泥4200万吨落后产能[3]。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加快修订水泥、混凝土产品标准和相关设计规范,推广使用高标号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伴随着相关产业政策的陆续实施,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压力才有希望得以缓解。
(二)国内价与出口价倒挂难挡出口量持续增长,折射环境保护压力巨大。水泥属于高污染行业,据统计我国水泥工业颗粒物(PM)排放占全国排放量的15%-20%,二氧化硫(SO2)排放占全国排放量的3%-4%,氮氧化物(NOx)排放占全国排放量的8%-10%。自去年下半年起广东水泥市场均价一直维持在400元/吨以上水平,与此同时水泥出口均价却持续下跌,均在350元/吨左右,大大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水泥低价出口难以体现环境资源损害成本,不利于我国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