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肯定联合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思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23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建材报
核心提示: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毛伟明副部长来到中国建材联合会进行专题调研,乔龙德会长等就建材行业贯彻落实国发[2013]41号文件、经济运行情况、建材行业运用“三新”促进调结构、加快两个“第二代”研发及联合会工作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汇报。
  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毛伟明副部长来到中国建材联合会进行专题调研,乔龙德会长等就建材行业贯彻落实国发[2013]41号文件、经济运行情况、建材行业运用“三新”促进调结构、加快两个“第二代”研发及联合会工作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汇报。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黄利斌副局长、解三明处长、边利娜调研员,会领导孙向远、徐永模、陈国庆、张东壮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乔龙德会长首先对毛伟明副部长一行深入联合会调研,了解行业实际情况和联合会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在孙向远秘书长介绍了建材工业基本情况与当前全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徐永模介绍了建材行业科技创新的情况,陈国庆介绍了贯彻国发[2013]41号文件的情况之后,乔龙德会长重点介绍了建材行业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深化节能减排工作和推动联合会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同时就建材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乔龙德会长谈到,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建材行业绝大多数产品产量已经占据世界50%以上份额;绝大多数产业也都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的不平衡。加快建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建材行业由资源能源消耗大户向环保产业改变,使我国建材产业由“跟随”、“追赶”阶段,全面进入“超越引领”国际先进水平阶段,是当前行业发展和联合会工作的中心任务。他指出,在工信部等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行业的支持和帮助下,联合会近年来通过组织推进新型干法水泥、浮法平板玻璃两个“第二代”技术研发、积极化解建材主要产业过剩产能、创新政策、技术、标准的“三新”工作,在促进建材行业健康发展上取得了成效,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有很多。联会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探索和实践协会发展道路,努力提升工作能力,积极推进化解产能过剩“六个一批”、促进建材行业创新发展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建材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发展动力,发挥好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乔龙德会长还就加快贯彻落实国发41号文的步伐,支持两个“第二代”的研发,给予相关工作经费支持,加强工信部与行业协会间的制度化、程序化联系,进一步发挥好行业协会的作用等提出了请工信部帮助、协调、支持的工作建议。

毛伟明副部长认真听取了情况介绍,并对建材联合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通过调研,更深刻的认识到行业协会的作用,对联合会在促进行业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应予以高度认可。他认为,建材联合会的工作主动而且做得好,积极作为,承担了很多行业性职能,从宏观层面较好地起到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从微观层面上将企业的想法、诉求、政策建议及时反映到政府部门,与政府行业管理工作形成了互补和促进;联合会在引导行业科学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明确了行业发展战略、长远的思路和方向,抓住了发展的主动权,今后我们要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联合会较好地发挥了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作用,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得到了政府和行业的认同。他认为,在联合会的努力下,促进了建材行业的发展和提升,确保了全行业经济平稳提升。通过聚焦“三新”,加快了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在优化产能、遏制新建产能上,下功夫、动真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了效果。联合会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使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工作抓住了转型升级的关键,对整个工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我们要对建材行业转型升级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表示,随着我国建材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更预示着建材行业已经到了“走出去”的时候了,其间联合会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

毛伟明副部长对联合会提出的化解过剩产能的“六个一批”工作思路予以认可,不仅有贯彻性还有创造性,希望联合会要进一步做好落实工作,最终使生产和需求达到动态平衡。对联合会反映的情况和意见建议要带回去,协调有关司局认真研究,进一步做好行业管理和协调工作,使建材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得到更大提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