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混凝土的定义及分类
一、混凝土的定义
由胶凝材料(如水泥)、水和骨料等按适当比例配制,经混合搅拌,硬化成型的一种人工石材或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二、混凝土的分类
(1)、混凝土的种类按胶凝材料分类
1、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等;
2、有机胶结料混凝土,如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
(2)、混凝土按表观密度分类
混凝土按照表观密度的大小可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这三种混凝土不同之处就是骨料的不同。
重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³,用特别密实和特别重的集料制成的。如重晶石混凝土、钢屑混凝土等,它们具有不透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能。
普通混凝土即是我们在建筑中常用的混凝土,表观密度为1950~2500Kg/m³,集料为砂、石。
轻质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³的混凝土。
它由可以分为三类:
1、轻集料混凝土,其表观密度在800~1950Kg/m³,轻集料包括浮石、火山渣、陶粒、膨胀珍珠岩、膨胀矿渣、矿渣等。
2、多空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其表观密度是300~1000Kg/m³。泡沫混凝土是由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与稳定的泡沫制成的。加气混凝土是由水泥、水与发气剂制成的。
3、大孔混凝土(普通大孔混凝土、轻骨料大孔混凝土),其组成中无细集料。普通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范围为1500~1900Kg/m³,是用碎石、软石、重矿渣作集料配制的。轻骨料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500~1500Kg/mm³,是用陶粒、浮石、碎砖、矿渣等作为集料配制的。
(3)、按使用功能分类主要有
结构混凝土、保温混凝土、装饰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
(4)、按施工工艺分类主要有
离心混凝土、真空混凝土、灌浆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挤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按配筋方式分有:素(即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丝网水泥、纤维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
(5)、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分类
干硬性混凝土、 半干硬性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高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等。
第二章 混凝土的质量标准以及主要技术性质
一、质量标准主要有以下几项:
1、和易性 :混凝土拌合物最重要的性能。它综合表示拌合物的稠度、流动性、可塑性、抗分层离析泌水的性能及易抹面性等。测定和表示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和指标很多,中国主要采用截锥坍落筒测定的坍落度(毫米)及用维勃仪测定的维勃时间(秒),作为稠度的主要指标。
2、强度:混凝土硬化后的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指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品种和用量以及搅拌、成型、养护,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按标准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划分的强度等级,称为标号,分为C10、C15、C20、C25等。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仅为其抗压强度的1/8~1/13。 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
3、变形 :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主要用弹性模量表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应变持续增加的现象为徐变,应变不变,应力持续减少的现象为松弛。由于水泥水化、水泥石的碳化和失水等原因产生的体积变形,称为收缩。
4、耐久性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但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以及在饱水状态下受到频繁的冻融交替作用时,混凝土易于损坏。为此对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抗冻性要求。用于不透水的工程时,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蚀性。
二、主要技术性质:
混凝土的性质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强度、变形及耐久性等。
1、和易性:
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证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稠度)、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主要方面。
2、强度:
混凝土硬化后的主要力学性能,反映混凝土抵抗荷载的量化能力。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及握裹强度。其中以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
3、混凝土的变形:
包括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化学收缩、干湿变形及温度变形等。水泥用量过多,在混凝土的内部易产生化学收缩而引起微细裂缝。
4、混凝土耐久性:
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包括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及抗碳化能力等。
第三章 世界混凝土行业发展历史及中国混凝土行业市场概况
一、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历史
从世界混凝土的历史出发,混凝土的利用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帝国时代。当时的人类利用天然的火山灰和石灰混合并加入石块,而衍生出了最原始的混凝土。利用这些原始的混凝土建造出了万神庙(公元前27年),古罗马圆形剧场(公元1世纪)以及阿德良离宫等许多古罗马建筑。
18世纪后期,有人用含黏土成份的石灰石煅烧成“水硬性石灰”,俗称“欧洲水泥”;
1813年,法国人研制出了“人工水硬性石灰”;
1842年,英国人Joseph Aspdin获得硅酸盐水泥专利,被称作“波特兰水泥”,从原始混凝土状态,步入现代混凝土时代;
1866年,美国首先用回转窑煅烧成功生产出硅酸盐水泥熟料;
1919年,美国人Duff Abrams提出著名的水灰比定则;
1928年,法国人创造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技术,提高了混凝土的拉强度、抗裂和耐久性,在这之后没多久,美国人发明了松脂类引气剂和纸浆废液减水剂;
1962年,日本花王石碱公司化学博士服部建一研制成功萘系高效减水剂;
1968年,德国人研制成三聚氰胺高效减水剂。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之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凝土在世界建筑的舞台上独树一帜。有预拌混凝土(Ready mixed concrete),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智能混凝土等。
二、中国混凝土行业市场概况
中国混凝土行业市场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
1、混凝土拌站:增长速度快,品质需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的增长,人口量的增加,配套的住房以及相应的设施也随之增多。商品混凝土需求也在不停的增加,致使混凝土搅拌站的量也在增加。
2000年,中国的搅拌站数量(登记入册)的只有300多个,但截至到2011年,中国大大小小的搅拌站就记录在册都有7000多个预计加上未记入在册的有3000多个,同比增长320个百分点。但因为中国搅拌站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技术含量较世界水平还有待提升,涵盖地域不均匀等一些因素,导致混凝土搅拌站还有所欠缺。
2、混凝土政策:“马不停蹄”的完善着
1)、绿色环保大前提
就在2006年,温家宝总理就作出重要指示,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广泛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推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建设部也曾提出“四节一环保”也就是所谓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针对绿色混凝土拌站主要是“低噪音,无粉尘,废水零排放”等。也就是指“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形成一气呵成的模式。减少了空气中粉尘的漂浮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的排放,有效的提升了空气质量。
而针对绿色混凝土主要是“环保化,再生化,绿色高性能化”等。例如“再生化”,什么是在“再生化”?不明思议就是利用废混凝土,废砖块,废砂浆等原材料生产出的绿色混凝土,称之为“再生骨料混凝”。
从前面不难看出,以绿色环保为前提的混凝土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并逐渐融入,这些绿色的混凝土将在未来给我们带来更蓝的天,更绿的水。
2)、限制令:政府出台限制在禁止时间内现场搅拌砂浆
2007年国务院下发“从使用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经接着商务部等六部门也在同年下发《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要求北京、上海等127个中心城区3年内实行。第一批10个中心城区早在2007年9月1日起实行,截至2011年,全部127个城市已全部实行。
3)、完善不完善的混凝土行业(事故和违章)
2009年合肥天成发生混凝土车肇事事故两起;2010年上半年,杭州发生混凝土车肇事事故六起,死亡六人;。一起起血的教训,让我们反思混凝土行业到底怎么了?如何完善混凝土行业?其实,混凝土行业对驾驶员管理的松懈是事故发生的主因。
除了从混凝土企业的资质面去考核,还要从安全面去考核。例如针对超载。如今全国范围内,对工程车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车子都不是封闭式的,因此,监控系统对每辆车子的荷载量很难估算。“不像混凝土搅拌车,有统一规格,封闭式。”还有就是例如工程车都是个体承包,多数挂靠在运输企业名下,而且计件工资制让很多个体驾驶员有多拉快跑的想法,产生超速等行为,像这样这些企业管理很难到位,不像搅拌车一般都是混凝土企业自己所有,有明确的单位进行管理。
不过这些现像已有所改善。在2010年12月,由杭州政府委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52研究所,研发了一套混凝土车GPS监控系统。利用这套系统的监控功能,时时报告混凝土车辆超速超载的情况,让这些超速超载车辆无所遁形。从杭州得来的数据显示,从去年10开始试行,原来混凝土车超载超速违规行为占20%,而到2010年年底混凝土车辆超载超速率减至0.5%。除了设备的监控,政府部门也应该抓好切实的安全工作。不能只会纸上谈兵,要举一反三,切实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要提高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一线生产工人的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十二五”规划中环境问题亦然成为重中之重,小规模的肯定重严整治,规模比较大的的改变生产工艺。混凝土行业也该紧跟“十二五”步伐,从严整治。
第四章 中国混凝土行业之福建篇
一、福建混凝土行业的“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中,党中央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以及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无疑是对于建筑行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与建筑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混凝土行业又会如何呢?
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建筑行业如日中天,与建筑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混凝土及其衍生也随之逐年增长。其实,一个国家的混凝土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国家和地区建筑工业化和居住文明化的程度和水平。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预拌混凝土产量是10亿多立方米,比2000年的产量增加了10倍。而水泥混凝土制品生产规模持续增长,2010年就单依靠水泥混凝土工业总产值已达4000多亿元。从这些数据都可以看出,我国混凝土行业正处于飞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水泥消费量将突破20亿吨/年,这也只是保守预计。
福建作为中国沿海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省市。福建省占地面积12.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潮间带滩涂面积约20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无论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还是从丰富的自然资源,都可以体现出福建省的地域资源优势。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提出了包括增加省内的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套数,用优先保障改善民生、建设创新型省份为基础,之一举动也大力推进了混凝土行业的发展。
不过,福建省在以上这些基础上也提出打造“森林福建”的规划。就福建省省内的混凝土行业提出严格控制总量,防止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事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等建材生产服务业。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的企业,以质量品种、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改善装备、安全生产等为重点,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要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全面提高建材产品生产领域内的能效水平,重点推进以水泥、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等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针政策。
二、福建省混凝土行业概况
据中国混凝土网(www.cnrmc.com)统计:2000年福建省混凝土产量260.67万/立方米,2005年福建省混凝土产量已经达到了894.67万/立方米,短短五年的时间,混凝土产量翻了近两番多,较2000年同比增长245个百分点;而2010年福建省全省混凝土产量顺利突破3000万/立方米,达到3500万/立方米,依然是五年的时间,混凝土产量翻了两番,较2005年同比增长290个百分点。
图一:2000年-2010年福建省混凝土产量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0年12月,福建省商品混凝土企业共有138家。其中泉州27家占首位,其次是漳州与厦门23家,其余的分布分别是:福州同是17家、莆田9家、三明8家、南平6家、宁德5家、龙岩7家。
图二:2010年福建省混凝土企业
1、福建省混凝土企业区域概况:
1)、厦门市:(与深圳齐头并进的,是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
①、预拌混凝土供应量:
2005年,对于中国而言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头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一年对于厦门市的预拌混凝土行业开了个好头,全年厦门市预拌混凝土供应量超500万/立方米大关,最终达到500.17万/立方米。2006年,随着“十一五”规划进程的延续,厦门市预拌混凝土增长态势依然不减供应量骤然升至895.37万/立方米,较2005年同比增长71个百分点。
2007年,堪称“十一五”最“迅猛”的一年,无论是中国经济总体上扬态势明显,还是国民GDP的翻番,甚至于中国股市破6000点大关,一路飘红;以上的种种都可以看出2007年的“迅猛”之处。厦门市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也达到了顶峰状态,供应量为1186.06万/ 立方米,较2006年同比增长32个百分点。虽然较上年的同比增长率有所减缓,但可喜的是,供应总量终破千万大关。其中贡献最大当属翔安集团以220.212万/立方米占榜首之位,厦门华信201.2946万/立方米位列其次。
“十一五”规划最“低迷”的2009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的风暴影响,厦门市预拌混凝土供应量较2008年的934.91万/立方米,减少了尽200万/立方米,全年供应量仅为766.35万/立方米,同比减少了18个百分点。
经过金融风暴的洗礼和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2010年对于整个中国经济体系都是处于调整战略,厦门市全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仅为733.69万/立方米。
2005年-2010年厦门市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与增长率(图三)
②、厦门混凝土机械:2007年-2010年“一站三车”的情况调查
混凝土机械为狭义的“一站三车”,即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拖泵和混凝土泵送车。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现有生产企业200多家,已形成多系列、多品种规格的局面。无论是搅拌机、搅拌站(楼)、搅拌输送车还是混凝土泵(泵车),除大型的和高技术含量型号外,国内生产的常规产品已基本能满足施工需要。2007年,中国全年混凝土产量为18.8万台,2008年中国混凝土机械产量为27.1万台,同比增长30%;2009年中国混凝土机械产量达到了40.39万台,同比增长32%;2010年1-7月短短半年时间,中国混凝土机械产量为20.07万台。
2007年,厦门市预拌混凝土企业20家拥有搅拌站53个,搅拌站年度搅拌能力2815万/立方米;2008年,厦门市预拌混凝土企业21家拥有搅拌站64个,搅拌站年度搅拌能力3425万/立方米;2008年较2007年年度搅拌能力同比增长17%;2009年厦门市预拌混凝土企业21家拥有搅拌站64个,搅拌站年度搅拌能力3653万/立方米,2010年厦门市预拌混凝土企业21家拥有搅拌站63个,搅拌站年度搅拌能力3283万/立方米;因为有拌站停产的原因,所以2010年较2009年年度搅拌能力同比有所减少,同比减少11.7%。
而厦门市2007年泵车年末拥有量126辆,泵车运输实际完成量540.9579万/立方米;2008年,厦门市泵车年末拥有量133辆,年增长7辆,泵车运输实际完成量412.9131万/立方米;2009年,厦门市泵车年末拥有量130辆,报废旧的3辆,泵车运输实际完成量395.9579万/立方米;2010年,厦门市泵车年末拥有量120辆,泵车运输实际完成量308.5428万/立方米;从以上数据得出,厦门市泵车输送量越大,代表的预拌混凝土需求量也越高,涵盖区域也越广。反之,厦门市处于半饱和状态。
2007年,厦门市拥有混凝土搅拌车768辆,实际完成量1186.0615万/立方米;2008年,厦门市拥有混凝土搅拌车870辆,实际完成量934.9105万/立方米;虽然2008实际完成量减少26%,但超载,超量这些现象却总比下降不少。2010年,“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厦门市拥有混凝土搅拌车825辆,实际完成量733.639万/立方米;由于很多政策法规的出台,抑制了混凝土搅拌车实际完成量,提高安全行驶的同时,完成量就开始走入平稳阶段。
③、厦门散装水泥使用量:
首先了解一下散装率的概念,散装率是指衡量一个国家的散装水泥发展水平主要是看其水泥供应使用的散装化程度,即散装率。
从先前资料有显示,笔者曾提到过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发展最“迅猛”的一年,厦门市散装水泥使用量也“不甘示弱”达到了322.4889万吨;从这一点可看出厦门市紧跟党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设,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这一举措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2008年,厦门市散装水泥使用量为253.712万吨,虽然较2007年同比有所减少。但单从这一点,更可看出散装水泥的使用量更趋于平稳。金融风暴的原因,2009年,厦门市散装水泥使用量为210.72万吨
2010年,放眼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达到89805.83万吨,同比增长19.27%,水泥散装率48.10%;全国水泥产量达到186691.30万吨,同比增长14.66%,散装水泥供应量的增长率高于水泥产量的增长率4.61个百分点,散装水泥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厦门市散装水泥使用量也达到189.8万吨。
2007年-2010年混凝土散装水泥使用量(图:4)
3)、漳州市:(2010-漳州GDP达1400.71亿)
①、漳州市散装水泥供应量与使用量:
福建省,发展最快的混凝土市场,据统计2009年漳州市混凝土企业仅为15家,截止到2010年,漳州市混凝土企业骤升达到27家,为福建省榜首。
据统计,在“十一五”规划第二年,2006年漳州市散装水泥供应量为54万吨,使用量105.6万吨。而到了2007年漳州市散装水泥供应量90.5万吨,比上年度增长37%,使用量113.6万吨,同比增长7.6%。2008年漳州市大力发展散装水泥,漳州市散装办帮助紫金建材公司在华安丰山投资兴建年产160万吨大型粉磨厂,漳州中达集团在南靖扩建年产45万吨生产线,福建水泥控股公司在龙文郭坑扩建年产60万吨生产线,芗城石亭民政水泥厂扩建年产60万吨生产线,大大增加了散装水泥的产能。2008年底,漳州市生产散装水泥生产散装水泥累计108万吨,生产首次突破百万大关,使用量也达到124万吨。2010年漳州市贯彻执行《福建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散装水泥的产能达到300万吨,使用量为375万吨。
②、漳州市预拌混凝土供应量:
2006年,漳州市预拌混凝土212万/立方米;2007年,漳州市预拌混凝土270万/立方米,较上年同比增长27%。2008年,漳州市预拌混凝土430万/立方米,较上年同比增长59%。2009年,漳州市预拌混凝土570万/立方米,年产预拌商品混凝土数量增加140万/立方米。2010年,漳州市预拌混凝土800万/立方米,较上年增长28.75%。
四、福建省内混凝土企业:
1)、厦门华信混凝土有限公司
厦门华信混凝土工程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一级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成立于1994年8月,主要经营商品混凝土生产及其运输、泵送、浇灌等业务,设计年产商品预拌混凝土35-40万/立方米。华信在厦门地区年平均市场占有率为22%。
公司2005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为92.5887万/立方米;2006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为159.710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59.92%。2007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为201.294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7.76%。2008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为136.0003万/立方米,同比减少43.23%。2009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为92.5161万/立方米,同比减少36.52%。2010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为77.7860万/立方米,同比减少28.52%。
2)、厦门三航混凝土有限公司
厦门三航2005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为61.7929万/立方米;2006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为98.819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72.15%。2007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为126.254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6.04%。2008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为71.6751万/立方米,同比减少32.44%。2009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为45.4981万/立方米,同比减少31.97%。2010年,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为32.5239万/立方米,同比减少15.92%。
3)、外加剂方面
外加剂方面,福建省的外加剂厂2010年发展状况较好,福建省KZJ专业从事混凝土外加剂、防水剂、膨胀剂、镭射防伪包装材料等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2010年生产了31446.68吨,市场占有率34.78%。
五、福建省混凝土行业“十二五”展望
2010年9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规划布局了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可以说,未来五年不仅仅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更是未来十年,乃至未来40年的发展基础。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50年,也就是建国100周年的时候,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这些目标,未来五年异常关键。
展望“十二五”规划,对我国不仅蕴含着重大战略机遇,而且调整和转型会孕育新一轮经济繁荣。通过去年底发改委公布十二五规划的八大重点议题(分别是:扩大内需、增强创新、推进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节能减排、完善公共服务、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及随后的相关报道及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时期,由于外部环境、体制改革、工业化、信息化及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将会表现出诸多与“十一五”时期不同的新特征、新趋势。
福建省全省混凝土量从2000年的260.5万/立方米一直到2010年的3500万/立方米,十年的时间,超越了10倍的增长。虽然,3500万/立方米的产量是一个质的飞跃,但是那也已经是一个过去式了,我们希望的是更多。
根据《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60.1%。由这个《纲要》下一个五年的福建省混凝土行业,生产总量要从2010年的3500万方达到2015年的8000万方,每年以十个百分比以上的速度增长。“十一五”规划时,福建省曾提出,厦门、福州市在发展预拌混凝土的基础上,建立干混砂浆和预拌砂浆生产供应基地,加大推广应用干混砂浆和预拌砂浆力度。厦门泉州、漳州、莆田市以发展预拌混凝土为重点,逐步推广干混砂浆和预拌砂浆。2010年全年厦门市预拌混凝土量为733.69万/立方米。2010年,莆田市年生产能力50万立方米以上的预拌混凝土企业由现有的8家增加到10家。全年共推广使用散装水泥137.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8.76%,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206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56%。而三明、南平、宁德、龙岩市也分别提高了散装水泥使用量,以及加大推广预拌混凝土力度。2011年,“十二五”规划的开头年,厦门已经为福建混凝土交上了满意的答卷,2011年上半年预混凝土供应量为498.7274万/立方米,预计今年年末供应量将突破1000万方。而距离龙岩市28公里,华润水泥(龙岩)有限公司,规划一条带9000kW纯低温余热发电的4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总投资约10亿,计划于2011年7月建成投产。福建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与华润集团下一步的发展规划高度契合,双方合作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华润集团将以现有产业布局为基础,继续拓展市场,加强与福建的合作。福建省政府将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服务保障,通过具体项目运作,确保实现“十二五”期间华润集团在福建省再投资1000亿元的合作目标。
“十二五”规划中特别提到了混凝土缓凝高效减水剂行业是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也提出混凝土缓凝高效减水剂行业的主要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措施;研究分析混凝土缓凝高效减水剂行业发展的突出瓶颈,提出突破上述瓶颈的对策建议;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及到2020年混凝土缓凝高效减水剂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原则、战略选择和关键举措。
在这里笔者最后要提到的是“十二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对环境的保护。规划中特别提出了将水泥散装化、混凝土商品化、混凝土搅拌站规范化,这也就是一种对环境保护的举措,更是对成本的一种最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正影响全社会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福建省混凝土市场将呈现出更加宏大的规模和格局,这为发展商品砼和预拌砼机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