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发布,鼓励依托现有水泥生产线,综合利用废渣发展高标号水泥和满足海洋、港口、核电、隧道等工程需要的特种水泥等新产品。
根据相关统计,2012年全国特种水泥产量不足水泥总产量的2%,而发达国家特种水泥约占其水泥总产量6%~10%,中国水泥协会预测,我国对特种水泥需求量应在8%左右,其中以快硬高强水泥最为短缺。
日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王显斌教授在接受中国水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当前国内特种水泥使用比例并不高,但是未来发展却是看好。尤其是随着国家大中型重点工程建设以及市政施工建设的推进,特种水泥市场需求会出现大幅提升,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坚持经济运行的稳中有进仍然是今后中央经济中作的重点。根据要求,2014年国家将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受此影响,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工作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得到稳步推进,从而为大坝水泥、公路水泥、油井水泥等一批符合特殊条件下施工要求的特种水泥发展提供保证。
另外,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包括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加强城镇化管理,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在内的六大任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被提到重要高度,事实上也为特种水泥需求增长带来新的契机。
从前景来看,在国内相关政策刺激下,国民经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将有助于特种水泥发展,但一些制约性因素依然存在,相关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特种水泥恐难实现快速发展。
我国水泥产量在1985年达到世界第一位,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世界60%以上的水泥产量。但是,作为大型工程设施建设的必须品,特种水泥使用量却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对特种水泥使用认识不足,相应的施工技术规范有待完善,缩减了特种水泥使用范围;另一方面,特种水泥价格相对更高,导致部分施工单位在存在侥幸心理,未能按照有关规定使用特种水泥。有鉴于此,全面推进特种水泥行业发展,未来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王显斌表示,“对于水泥企业而言,利用现有水泥生产线发展特种水泥,结合当地矿山和市场特点,生产多个品种特种水泥,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也是未来发展特种水泥的需要。”
据介绍,当前新型干法窑产能大,而水泥产品经济运输半径有限(公路仅为300公里),区域内单一品种特种水泥用量往往不足以支撑一条完整水泥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若由于市场需求问题造成生产停顿,将对水泥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不利于实现水泥工业的节能降耗。为此,做好相关技术储备,形成多个品种特种水泥生产资质,并结合当地矿产资源和市场需求情况合理安排生产,将是水泥企业发展特种水泥的必由之路。
与此同时,增强相关设计部门对特种水泥性能和使用范围的认识,完善标准制定,落实工程监管同样重要。一方面,设计院、建设部门和相关监理单位,需要进一步加深推广特种水泥使用的认识;另一方面,国家相关标准也需同步完善,这样特种水泥才能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王显斌同时也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特种水泥生产已经摆脱以往小型化生产模式,逐步向大型干法窑过度。以硫铝酸盐水泥为例,以前只能在中空窑这些生产线生产,现在通过技术改进和科研投入已经逐渐实现了大型化生产,装备水平已经得到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在水泥工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城际交通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特种水泥发展或将迎来利好,但是同时也要看到,阻碍市场需求的因素依然存在,从未来行业发展来看,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和后续完善仍然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