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本站动态 » 正文

2010年广西省混凝土市场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05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王雅琪
核心提示:2010年广西省混凝土市场报告

  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过程从单一的混凝土行业衍变成大力推广的商品混凝土行业,是社会的一种发展和进步,更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体现。商品混凝土作为散装水泥发展的高级阶段,采用集中搅拌,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是建筑依靠技术进步,改变小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具有节约水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施工用地、文明施工等方面优越性;对有效降低粉尘污染、改善人居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并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建筑行业则是依托混凝土行业来完成的一个围绕建筑的设计、施工、装修、管理而展开的行业,包括建筑业本身及与之相关的装潢、装修等等,而建筑行业往往需要混凝土行业将其最终的形态表达与体现。混凝土行业的不断发展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建筑行业更是对混凝土行业的一种发扬与升华。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可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前四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44996亿元;全社会社工房屋建设面积为2230780.0857万平方米。由各地混凝土协会统计数据得到,2006年至2009年全国预拌混凝土产量总计247006.32万方。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个百分点以上,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正是由于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才刺激和促进了建筑行业在社会上的良好经济效益,我国的混凝土产量也仍旧处于上升趋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010年度下半年的放缓,2010年的GDP增长率仍在10.3%的高速增长至39.8万亿元,较2009年上升1.6%。2010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27.8万亿元,较2009年增长23.8%。广西省生产总值达9502亿元,较2009年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约7850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37.7%。
    
  2010年统计数据得知,就“十一五”时期广西地区生产总值有2005年得398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1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7%,同比增长2.9个百分点,全国排名第18位;人均生产总值18632元,全国排名第26位;财政收入由475亿元增加到1228.75亿元,年均增长20.9%,同比增长4.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由4023亿元增加到1.16万亿元,年均增长2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1769亿元增加到2010年7800亿元,年均增长34.5%。“十一五”时期,广西省将机遇与挑战并存,加深区域合作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资源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省内各地一批新的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建设工程为建筑事业频添高潮,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发布,未来5年的铁路公路建设规模也初显雏形。据铁道部2010年12月15日发布统计数据称,到2011年1--11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77.91亿元,同比增35.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达6066.98亿元,同比增35%。根据以往基础建设“年底突击花钱”的特点,12月份基础建设的投资额将有增无减。这也为广西省的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混凝土市场也相继得到更好的发挥。 
   
  就广西省混凝土行业的情况来看,在目前阶段该省处于一个不断攀升的阶段,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相对于的发展快速的省份来说,广西省虽不及大型省市区域发展快速,城市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较多隐形因素将有可能成为广西省混凝土市场奋起直追的潜在优势。加快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工业;抓好投资项目建设,保持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推动节能减排的项目建设等等。这一优势将促使广西各方面的成绩有所提高,生产总值的提高将最为显著。
    
  随着我国混凝土行业不间断的向前推进,商品混凝土在全国的各大城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混凝土搅拌站进行严格的规划,并得到了高速发展。广西省的混凝土搅拌站也在不断增长中,虽为数不多,对于正在发展中的省份来说正处于萌芽阶段,是一个充满前景的开始,这也将促使混凝土市场以及整个混凝土行业的进一步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广西省的混凝土市场未饱和,还有很大一段上升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水泥散装率的大小反映着一个地区混凝土生产工业化程度的高低,发展预拌混凝土产业是散装水泥产业链延伸扩展的途径,是水泥散装化的根本出路之一。这表明水泥市场局势的好坏也直接反映着混凝土市场的最终情况。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广西省2005年—2010年的混凝土产量走势为逐年递增趋势。开始呈现出阶梯型增长状态。从国家“十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期间,广西省混凝土又开始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到2010年的混凝土数据开始由几百万方增长值一千多万方(如图一),甚至在2010年达到2046.53万方。十年间,从仅仅只有57万方增长到现在的2064.53万方,这些数据见证着广西省混凝土行业以及城市建设的成长过程。

地市名称

2006年预拌混凝土产量

2007年预拌混凝土产量

2008年预拌混凝土产量

2009年预拌混凝土产量

2010年预拌混凝土产量

2010年广西省混凝土生产企业分布

南宁市

423.99

454.81

585.87

660.97

820.60

18

柳州市

78.49

139.03

169.20

228.36

303.85

10

桂林市

78.29

113.11

106.47

128.80

144.50

6

梧州市

34.99

51.49

57.90

66.23

87.41

4

贵港市

11.98

18.77

31.30

41.99

52.26

3

来宾市

7.53

11.66

9.71

14.89

45.79

2

玉林市

10.05

14.51

9.30

38.70

82.32

2

钦州市

10.80

18.95

41.43

72.97

139.33

6

河池市

6.38

10.71

10.77

20.29

24.34

4

贺州市

4.01

5.23

6.35

6.55

10.78

1

北海市

---------

8.93

35.40

83.42

192.75

7

百色市

--------

--------

2.32

3.77

31.02

1

崇左市

--------

--------

4.77

18.51

45.79

----------

防城港市

--------

-------

----------

34.53

96.20

5

合计

675.51

847.25

1080.78

1419.97

2046.53

93 (包括其他地区)

              2006年-2010年广西省各市混凝土产量(图二)

    1、南宁市(在东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后,经济飞速发展成为广西城市的老大)
    
  广西省的混凝土行业在该市是一项发展较为迅速的行业(见图二)。南宁市是广西省预拌混凝土行业中的头号城市,同样也因为南宁是广西省的首府,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最为重要,自然而然混凝土产量成为全省第一。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始于1996年,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目前在行业规模、供应能力等几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2006年,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从业人员达2700多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合4.5亿元人民币,预拌混凝土实际产量达到423.99万立方米。在广西主要城市中,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居于前列,2006年约占全区预拌混凝土总产量的64%。南宁的预拌混凝土产量就已超出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他城市的混凝土产量与南宁市还有较大一段差距,产量均在一百万方以下,甚至有的城市还未出现有预拌混凝土的产量数据。2007年,南宁市预拌混凝土产量为454.81万方,同比2006年增长7.27%,从速度上,看似增长脚步有所放缓,但从数量上看,混凝土产量一直不断在上升,说明市场还在不断的扩大,还在不断的吸收混凝土行业的精华。2008年,预拌混凝土产量相比2006年与2007年有进一步的提高,达到585.87万方,较2007年提高28个百分点,实际产量增长很快;2009年的混凝土产量达到660.97万方,同比增长12.82%,增长速度;2010年的混凝土产量达到五年中的产值最高峰,达到820.60万方,与2009年相比较增长24.15%。从产值来看,预拌混凝土行业在南宁市工业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全市百强工业企业中,预拌混凝土企业占了3家。经测算,2006年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产值约8.7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从纳税情况来看,2006年全行业共上交税收6347.36万元,每家企业平均上交税收577万元,由此可见,混凝土行业是全市的纳税大户,和整个行业所带动的生产总值的上升,以及所带来的一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007~2010年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总体目标是:以“规范、优化、提升”为基本发展思路,以规范市场秩序和协调行业矛盾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体制,推广预拌混凝土的使用范围,优化搅拌站的空间布局,提升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跃上新的台阶。具体目标主要包括:
    
  ——供应能力:2007~2010年南宁市预拌混凝土需求量年均增长18%,2010年达到820.60万立方米。适应需求的增加趋势,进一步提升南宁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供应能力,至2010年综合配套供应能力达到1200万立方米/年,保证实际供应能力能较好地满足南宁市城市建设的需要。
   
   ——空间布局:积极调整搅拌站的空间布局,在满足城市重点建设区域需求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搅拌站的布点。至2010年,基本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各地区搅拌站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搅拌站总量达到29个。
    
  ——市场秩序: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之间开展竞争,通过竞争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使竞争维持在适度、有序的范围之内,反对不正当竞争,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化解预拌混凝土行业与建筑行业的矛盾与摩擦,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在服务方面的投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协同发展,共同繁荣。
    
  ——产业技术: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预拌混凝土技术进步,重点在机制砂技术的生产与应用研究等领域有所突破,并形成以预拌混凝土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为支撑,政府部门相协调的技术创新体系。
    
  ——环境影响:实施生产使用混凝土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监管机制,把噪声、粉尘、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严格控制在环境容量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污水和固体废弃物要尽量做到循环利用,噪声排放不得影响城市正常的生活和办公环境,并减轻物流对城市交通所产生的压力。
    
  综合生产、运输和泵送设备的装备情况,目前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运输能力和泵送能力小于生产能力,供应能力主要由运输和泵送能力,特别是泵送能力决定,目前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实际可以达到的综合配套供应能力约为740万立方米/年。在东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南宁市享受中央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后,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建设与群众物质生活日渐发展,跃升成为广西城市的老大。
    
  2、柳州市(强大的工业体系使柳州屈居南宁稳居广西第二把交椅)
    
  从“十一五”期间柳州市的预拌混凝土产量来看,与南宁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与其他城市相比,混凝土产量稳居第二。柳州市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构成了柳州的禀赋特色,日趋发展的工业经济彰显着柳州的时代特征。早在2003年,柳州市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7.8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3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00.1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64亿元。从强有力的数据上可以看出,柳州的实力不容小视。2006年,柳州市的预拌混凝土的产量仅78.49万方,单从数据上来看,柳州市的预拌混凝土产量还十分落后;到2007年,预拌混凝土产量就达到139.03万方,较上一年同比增长77.13%,增长步伐明显;2008年,预拌混凝土产量升至169.2万方,呈继续上升趋势,同比增长21.70%;2009年,预拌混凝土产量达到228.36万方,又为柳州市的混凝土产量添加59.16万方,同比增加34.96%,预拌混凝土产量迈入一个新的台阶;2010年,柳州市混凝土产量与2009年相比较增长至303.85万方,同比增长33.06%。从混凝土的产量数据看来,南宁市与柳州市的预拌混凝土产量相差甚远,但2006年至2010年同比增长比率却比南宁市高出许多,这说明南宁市虽然是广西省预拌混凝土产量中的龙头老大,但由于省会城市的市政建设与地级市的的城市建设之间的差别,会造成预拌混凝土的产量各有不同,而柳州市的城市建设正在悄然兴起,混凝土行业还未出现饱和状态,需求量明显,导致预拌混凝土产量同比的快速走高。 
   
  3、桂林市(经过空前的城市改造和众多旅游新项目及高新科技的发展,排名接近并将超过柳州)
    
  桂林市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在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过去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缓解,城市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构架初步形成。“十一五”期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8.56亿元,比上年净增249.21亿元,增长37.8%;投资额是“十五”时期投资额的1.41倍,比2005年翻2.19番;全市在建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1796个。重大项目建设数量和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桂林市通过扩大投入,使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市建设有了重大进展与提高。
    
  2006年,桂林市预拌混凝土产量78.29万方,与柳州市的预拌混凝土数量十分接近;2007年与柳州市的混凝土产量拉开一段差距,桂林市的预拌混凝土产量达到113.11万方,同比增长44.48%,但有一定的发展痕迹;2008年,由于经融风暴的影响,桂林作为广西旅游重点对象收到或多或少的干扰,导致城市建设停滞,产量有小幅度的下降趋势,降至106.47万方,同比减少5.87%;经过2008年混凝土产量的小幅度下跌之后,2009年预拌混凝土产量有所回暖,上升到128.80万方,同比增加22.33%;2010年的预拌混凝土产量达到144.50万方,同比增长12.19%。虽不及南宁市与柳州市的混凝土产量增加的速度与数量,但桂林市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发展体系,努力发展该市的城镇建设与工程项目的投资规划,致使在全省的预拌混凝土排行中位居第三的好成绩。
    
  桂林经过空前的城市改造与新的旅游项目及高新科的发展,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未来的混凝土行业在排名上将有可能超过柳州市。
    
  4、梧州市(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接受广东辐射的效果初步显现成为两广枢纽,开始聚积底气准备超越沿海城市,完成其超越发展的第一步) 
    
  梧州市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是我国西部大开发12省(市)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梧州市是广西最早的工业基地,机械、化工等行业在该市享有盛誉,并取得长足发展,房地产业、对外贸易已发展至今成为梧州市的优势产业。
    
  2006年,梧州市的预拌混凝土产量仅34.99万方,还不及南宁市2006年预拌混凝土产量的十分之一,整个城市仅局限于机械、化工等方面的发展,对于混凝土行业却刚好处于起步阶段。2007年,预拌混凝土产量就已达到51.49万方,发展已小有成效,同比增长47.16%,仅差三个百分点就增长过半,该数据表明梧州市已开始紧锣密鼓的发展预拌混凝土行业,并以取得成效;由于梧州市主要从事对外贸易发展,2008年的金融海啸对该市经济发展造成一定阻碍,导致建筑、工业等产业结构发展的不稳定,该年预拌混凝土产量57.90万方,增长幅度平稳,同比增长12.45%;2009年,经济有所复苏,预拌混凝土产量为66.23万方,同比增长14.39%;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梧州市的混凝土行业开始进入高潮期,混凝土产量达到87.41万方,同比增长31.98%,梧州市开始接受广东辐射的效果初步显现成为两广枢纽,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也开始迸发出新的火花,开始聚积底气准备超越沿海城市,完成其超越发展的第一步。也正是由于梧州市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才使得该市有着强大的混凝土行业发展潜力,自产自销混凝土或者向外地各市提供混凝土,而促使混凝土产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的预拌混凝土产量有小幅度的增长,标志着该市的城市建设等方面正加大力度筹备发展规划,超前实现超越沿海城市发展的目标。

  5、钦州市(整合为一个经济体走廊逐步成熟,桂南小城市群飞速发展)
    
  钦州市是广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块宝地。有兴旺发达的农业。也有大有可为的海洋捕捞养殖业,城乡市场广阔,开发建设有着很大潜在优势。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速由一季度的9.5%提高到二季度的12.2%、三季度的14.5%。初步统计,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8%,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30.3%和15.9%;财政收入完成58.4亿元,增长53.5%,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6.1%,比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钦州市的飞速发展正在一步步逼近。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也受到钦州市政府的重视。早在2006年期间,该市的预拌混凝土产业还未受到注目,年产量仅10.80万方;2007年虽产量不高,但同比增长提高75.46%;2008年,产量飙升至41.43万方,混凝土产业发展迅速,预拌混凝土产量同比增长118.63%,所占产业比重甚多,该市混凝土行业未停止发展脚步,2009年的预拌混凝土产量追赶上甚至超过梧州市,产量上升至72.97万方,同比增长76.13%;2010年预拌混凝土产量已飙升至139.33万方,同比增长90.94%,产量超百万方,直追桂林市的预拌混凝土产量。也正是因为通过整合效应,钦州市成为一个经济体走廊逐步成熟的地区,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在桂南小城市群中飞速发展,导致五年时间内的预拌混凝土产量迅速走高,为该地区的混凝土行业添砖加瓦。

  6、贵港市(经过十几年的工业建设,已经走上了工业强大稳定发展的道路)
    
  贵港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市政建设日新月异,投资环境日臻完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极具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和广西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603.3亿元,是2005年202.5亿元的3倍,年均增长24.4%;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207.8亿元,是2005年64.4亿元的3.2倍,年均增长26.4%。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4.05亿元增加到157.7亿元,年均增长35.8%。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9.6:32.6:37.8调整到2010年的20.6:45:34.4,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12.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9%,比2005年的28%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比2005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目前,贵港市已建成富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工业新格局,是广西新兴的工业基地,形成多门类的地方工业体系。
    
  2006年贵港市的预拌混凝土产量在广西省混凝土产量总数中所占的比重甚少,仅11.98万方,市政建设、城市发展较为欠缺,混凝土行业薄弱,造成混凝土产量较少;2007年,预拌混凝土产量有所上升,增长至18.77万方,同比增长56.68%;2008年,预拌混凝土产量上升到31.30万方,同比增加66.76%,与发达城市相比,增长速度令人瞠目结舌;2009年,预拌混凝土产量增长十多万方,达到41.99万方,同比增长34.15%;在“十一五”的最后阶段,预拌混凝土的产量为52.26万方,同比增长24.46%。五年时间,贵港市从当年仅十多万方的产量增长到2010年的五十多万方,共增长四十多万方预拌混凝土产量。“十一五”规划实施期间,该市认清发展道路,加强城市建设,实行内外发展的方针,提高自身产量的同时,为扩大混凝土市场的需求量,向一些亟需混凝土的地区提供所需的混凝土数量,实现产量与需求量的双丰收。
    
  混凝土行业的如日中天,也带动了混凝土企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广西省混凝土企业发展至今,大大小小已拥有两百多家混凝土企业,也为广西各个地区的建设提供了不同的需求。
    
  华润集团在全国各地兴建工厂,广西省各地也均出现华润集团的身影。南宁华润混凝土成立于2004年9月,目前在南宁市拥有四家混凝土公司:华润混凝土(南宁)有限公司、华润混凝土(广西)有限公司、南宁华润西乡塘混凝土有限公司、南宁华润青秀混凝土有限公司,分别位于南宁市区周边四个方向,产品运输半径合理,可及时送达到南宁城区各个建筑工地。自建有8条混凝土自动生产线,年产能为26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根据华润集团的数据统计2010年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的平均售价分别为每吨258.60元、每吨233.24元及每立方米263.41元,分别较2009年增加23.1%、30.0%及6.5%。2010年混凝土平均价格上升反映水泥平均价格上升而令成本增加。华润集团在广西所销售的水泥的平均售价为259.6元,销量达到13173吨,营业额341.91万元,数据表明,华润在广西的水泥销售有不错的成绩,才促使其计划在广西其他县市增建工厂和熟料生产线。未来计划准备在广西上思县增建一条年产160万吨的熟料生产线及两条总年产200万吨的水泥粉磨线,兴建成本约达5.11亿元。此举动说明华润集团看好广西这块净土,让华润的混凝土事业在广西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
    
  除了国内外前来投资的一些混凝土企业之外,还有广西本土化的混凝土企业也日新月异的发展起来。广西大都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2002年日成立,现有20条预拌混凝土生产线,年生产能力500万方,拥有150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15辆混凝土泵车、20台拖泵、10辆车载泵、30辆工具及原材料运输车。该公司已取得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承包贰级资质。广西大都混凝土有限公司2008年完成混凝土产量216万方 ,产值5.68亿元,入围广西企业100强。该公司谨记强化预拌混凝土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大力开发关键的混凝土技术。广西政府大力支持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快高端预拌混凝土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搭建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增进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广西大都混凝土有限公司自行研发、生产的“自动化无尘混凝土生产技术”和“自动化精确配料环保预拌混凝土”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高新技术领域技术服务、高新技术产品认定,是目前广西混凝土制品行业取得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的企业之一;自行研发的“混凝土废浆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并申请了专利,该技术已正式投入使用;2007年研发的“混凝土输送装置”也获得了国家专利。对于广西省本地的混凝土企业能有如此之高的成绩是非常罕见的,也为广西省的混凝土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改变了混凝土行业的一些陈旧做法与设施,特别是混凝土搅拌站的革新,对陈旧不堪、污染环境的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改头换面,确实成为一项艰难而又艰巨的工作。
    
  近年来,不难发现各地的混凝土搅拌站正在逐步减少,目的是为了大力推广创建绿色环保混凝土搅拌站,淘汰一批老式的污染情况严重的混凝土搅拌站。这是一种能有效降噪、除粉和利用雨水与回收水进行预拌混凝土的绿色混凝土搅拌站。
    
  如今全国各地已经逐步开始建设绿色混凝土搅拌站,形成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城市散装水泥发展格局。此格局已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分别表现在减少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物质,实现综合经济效益明显和达到推进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治理整合。
    
  新型的绿色混凝土搅拌站呈现出“外表整洁美观、噪音降低、场地清洁,废水循环利用做到零排放”的新面貌。而以前的混凝土搅拌站,多是露天操作,沙石、水泥等原材料露天摆放,一旦刮风扬尘,周边环境将受到很大影响,对于高污染、高排放这一重要的因素,采取绿色环保混凝土搅拌站,将沙石、水泥料仓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同时安装了除尘设备。除此以外,绿色搅拌站还可实现电脑配比,以更加专业全面的现代化设备来管理。从而使更多的企业真正的具有低碳环保节能排减的意识,这无疑将是推动中国绿色混凝土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2007~2010年南宁市(六区)规划新建搅拌站布点参考区域的示意图(图三)

  据了解,在国家推行了预拌混凝土规范以来,混凝土市场得到了全面的整顿和更加规范的管理,各大城市正在依次建设新型混凝土搅拌站。广西省也不例外,开始全面禁止老式陈旧的混凝土搅拌站的运作,推广绿色混凝土搅拌站。从而使得广西省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市场也开始提升自我价值及配套设施,该项措施的全面实施将带动中国水泥散装率提高8至10个百分点,并有效地带动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广西省混凝土搅拌站加快建设,并不滥用资源,将混凝土搅拌站全面彻底地改造,控制混凝土搅拌站的滥建滥用行为,禁止无止境的建设混凝土搅拌站,要尽量做到精炼与环保。既要保证城市建设需要,又要防范过度竞争的原则,适度增加搅拌站的布点,为全面建设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一条舒畅的、便捷、规范的混凝土专线服务于社会,南宁作为广西省混凝土行业的头号城市,率先建设混凝土搅拌站并投产。2007年5月,南宁市已投产的搅拌站有15个,共计32条生产线,生产线总设计生产能力为1685万立方米/年;在建的搅拌站有4个,共计8条生产线。在建的搅拌站投产之后,全市预拌混凝土设计生产能力将超过2000万立方米/年,设计生产能力远高于目前南宁市预拌混凝土的实际使用量。就运输和泵送设备的装备情况而言,南宁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搅拌车均以8方和9方的搅拌车为主,共有各种类型的搅拌车413辆,其中不少是进口底盘的搅拌车;共有各类泵141台,其中泵车37台,其他类型的泵送设备104台。混凝土搅拌站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城市建设高速运转,2007年至2010年期间,南宁市紧锣密鼓的发展混凝土行业建设,期间又新增混凝土搅拌站10个,布点区域共计5个。混凝土搅拌站的实施对广西省的混凝土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起点。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务必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更加突出地强调产业技术进步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和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充分有效发挥我国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在混凝土行业中,散装水泥是依托于混凝土行业而发展的行业。水泥散装化在我国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专业化的散装水泥产、运、储、用等环节构成的产业和技术链已初具规模,并且逐步形成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散装水泥发展格局。供应量是衡量散装水泥发展的直接标准。据商务部统计,到2010年末,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已达到6.36亿吨,全国平均散装率达到45.82%。与此同时,散装水泥物流设施设备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全国散装水泥综合运输能力达6.4亿吨,综合发放能力6.07亿吨,分别比“十五”初期的2001年增长了352%和252%。在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近5000家,2010年销售散装水泥1.07亿吨。水泥散装化也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发展之下成长,为我国的混凝土行业彻头彻尾的改变,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效应的混凝土行业。
    
  此前,建筑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推广使用预拌砂浆、混凝土、实现水泥散装化,节能、环保效益十分明显。一是节约了一次性包装袋。据统计,2006年发展散装水泥节省包装费用211.5亿元,由此节约能耗807.4万吨标准煤。二是可避免包装破损,减少了流通过程中的水泥损耗。2006年发展散装水泥减少水泥破损2119万吨,节约能耗307.3万吨标准煤.三是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如每立方米预拌混凝土可综合利用粉煤灰80至100公斤,并可利用尾矿废石,钢渣,矿渣等固体废物制成的人工砂来代替天然砂。四是减少粉尘排放,与袋装水泥相比,每使用一吨散装水泥可减少粉尘排放4.2公斤。仅推广散装水泥一项,就产生如此巨大的环保,经济效益,可见建筑企业在这方面大有可为,比如:提高模板,脚手架构件的重复利用率;提高构件的工厂集约化加工率,减轻施工现场污染等。
    
  建设部每年推出的重点科技成果,基本上都关乎“四节--环保”,而且绝大多数来自企业和生产一线。在建筑业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一是靠企业自身不断创新,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改善外部环境,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广西省不仅仅局限于南宁市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其他地区也正在加大加快步伐。贵港市积极鼓励水泥生产企业多向外地市场供应散装水泥,同时鼓励辖区内的重点工程项目使用散装水泥或预拌混凝土,全市散装水泥供应量连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1年1至6月,贵港市散装水泥供应量679.4万吨,同比增长14.72%,在全区14个地市中名列首位。
    
  贵港市散装水泥办公室积极鼓励华润水泥(贵港)有限公司、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台泥(贵港)水泥有限公司等3家水泥生产龙头企业,充分利用西江黄金水道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向外地市场供应散装水泥。同时,加大依法兴散力度,鼓励辖区内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使用散装水泥或预拌混凝土,抓好市重点工程使用散装水泥和中心城区“禁现拌”,并大力推动农村使用散装水泥。目前,贵港市乡镇均有推广散装水泥的示范点,并形成了一套有贵港特色的完整的散装水泥配送站。为广西省的混凝土行业的分支机构发展增添一抹亮点。

  



  在外加剂方面,萘系减水剂是我国目前生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高效减水剂(占减水剂用量的70%以上),价格相对便宜。根据中国混凝土网(www.cnrmc.com)统计2010年8月--2011年5月,南宁外加剂(萘系)价格基本在2000元/吨左右。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自2011年2月以来,外加剂价格普遍较上一年有所增加,升至2200元/吨。南宁市的外加剂价格是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外加剂(萘系)的平均价格中处于中游水平,价格相对较稳定,这样不会对混凝土成本价格造成太大的波动。预拌混凝土产量与散装水泥也受外加剂的价格因素而对混凝土行业产生某些因价格差距而出现的特殊情况,比如:生产数量与销售数量、混凝土搅拌站的运作率、城市建设与固定资产等的成本价格浮动比率等等。这些仅仅是因为外加剂在混凝土中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
    
  2011年已经过半,关于 “十二五”计划的实行,混凝土市场在这五年间将会是这样的局面呢?  

  未来的“十二五”将是“中国制造”实现产业转型和跨越提升的关键时期,中国混凝土企业更需要未雨绸缪,科学制定未来五年的混凝土行业发展战略和实施规划。

广西省“十二五”期间混凝土产量预测

2011E混凝土产量

2012E混凝土产量

2013E混凝土产量

2014E混凝土产量

2015E混凝土产量

2500万方

3000万方

3500万方

4000万方

4500万方

             “十二五”期间广西省混凝土产量预测(图五)

  广西省对于“十二五”期间的预拌混凝土产量预测值是充满自信与信心的。在现有的预拌混凝土产量上呈逐年阶梯型增长趋势,在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内,生产总量将要从2500万方达到4500万方,每年同比将增长十个百分点以上。到目前为止,2011年1—4月的预拌混凝土产量(图七)累计达到660.66万方,1月份产量达到168.82万方,其中南宁市预拌混凝土产量位居首位;2月份由于假期来临,各大小工地受假期影响,产量降至99.50万方,环比减少41.06%;3月份宏观经济复苏,产量达到142.51万方,环比增长43.23%;4月份迎来一个新的季度,预拌混凝土产量达到249.83万方,环比增长75.31%,产量达到新的高峰。预拌混凝土产量的提升促使散装水泥的用量也开始猛增,新年伊始,1月份散装水泥用量达到49.87万吨;同样由于2月份的假期因素,散装水泥用量环比减少41.49%;3月份散装水泥市场恢复状态,用量达到39.06万吨,环比增长33.86%;4月份的散装水泥市场与混凝土市场都处于上升状态,散装水泥用量达到71.53万吨,环比增长83.13%。南宁市是促使广西省预拌混凝土产量与散装水泥用量上升的主要因素,所占比重达到三分之一。 

  

           2011年4月累计混凝土产量与散装水泥用量统计(图七)

  混凝土缓凝高效减水剂行业“十二五”规划是指导混凝土缓凝高效减水剂行业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混凝土缓凝高效减水剂行业的主要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措施;研究分析混凝土缓凝高效减水剂行业发展的突出瓶颈,提出突破上述瓶颈的对策建议;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及到2020年混凝土缓凝高效减水剂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原则、战略选择和关键举措。
    
  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较,“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难度较大: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息,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大动荡的时期,不可预见的因素很多;二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如何编制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又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五年规划,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因此,深入研究混凝土缓凝高效减水剂行业“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探寻未来五年行业发展基调和可能呈现的新特点、新趋势,对于企业掌握发展机遇,抓住投资机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将水泥散装化、混凝土商品化、混凝土搅拌站规范化是对环境的一种最直接的保护,也是对成本的一种最有效的控制,将来的混凝土行业毫无疑问将会是一个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行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