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转暖趋势确立还需要成交量保持高位。尽管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已经见底,但并不意味着又回到了2007年的地产牛市,转暖趋势的确立还需要成交量能在未来几个月里保持在较高水平。
我们倾向于认为政府暂时不会出台新的利好政策,而是会视楼市情况相机应变,不过从刺激内需、保增长的角度而言,也不会转向出台利空政策,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是政策面的真空期。面对市场行业开始转好,开发商是否会过度提价。目前部分楼盘已经取消了前期的优惠措施,甚至开始提价,但如果开发商普遍大幅提价,有可能会使有所好转的购房承受力下降,并挫伤购房者的积极性,这一杀鸡取卵的行为会大大延缓楼市的复苏。
土地市场很难走出低迷。未来楼市的成交量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土地市场却依然很难走出低迷,关键是开发商的土地储备仍然很大,在政府未放开对闲置土地的从紧管理措施的情况下,开发商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也没有必要继续大量囤地,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土地市场流拍、底价中标的现象仍会比较普遍,全国土地购置面积会继续保持在低位,地价也难以出现明显的上涨。
存货压力仍然较大,住宅地产好于商业地产。尽管楼市成交量上升,但原有存货的消化仍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的存货压力仍然较大。如北京由于成交上升,2月份可售面积和消化期均有所下降,其中消化期由1月底的20.6个月下降为19个月,但高达1819万平方米的住宅期房和现房总可售面积对市场而言仍是一个巨大的供给压力。
我们曾指出,中国商品房市场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商业地产供给和空置面积过多,而商品住宅情况相对较好。在宏观经济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商业地产的销售和租赁情况难以有较大改善,而由于对住宅地产的巨大需求仍然存在,其成交状况预计较2008年会有很大好转,因此我们继续看好住宅地产,相对看空商业地产。
重点公司估值达到历史中等水平。2月中旬以来,地产股继续有良好表现,股价和估值水平上升,我们重点跟踪的上市公司动态估值水平已回到15~20倍PE之间的历史中等水平。
高价土地仍是上市公司硬伤。上市公司在2007年大量高价拿地,这一恶果在2008年有集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资金紧张,并且由于房价下跌,不得不在年报中大量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由于闲置土地管理办法的规定,这些地块必须在2009年底以前开工,而如果2009年房价不出现大幅上涨(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上市公司毛利率的下降将是必然的,2009年继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可能性也很高。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尽管房地产公司估值水平上升,不过由于房地产市场见底可能性较大,上市公司实现销售增长比较确定,因此未来业绩的增长速度有上调的空间,即使保持目前的估值水平,股价也仍有向上空间。因此我们仍维持行业“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