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中国与西方世界截然不同的干部体制与权力体系,使凯雷的"总统俱乐部"暂时无法增加成员,也就无法玩转它最擅长的跨国"批发"公司的大生意。于是,凯雷在中国恢复了它年轻军火商的赤裸"秃鹰"面目,无论什么生意,只要赚钱就做,哪管它什么调控与政策。
一只敏锐、凶悍、贪婪的秃鹰。
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徐工案",一次《外资蚕食中国产业NO.1调查》(见本报2006年2月13日A5版特别报道),使凯雷毫无疑问成为2006年中国市场最受瞩目并饱受争议的国际资本。
"很抱歉,我不能评价其他基金的任何情况。"祖文萃应该已经经历过很多次这种场景,对这种提问以及回答都显得驾轻就熟--虽然他是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亚太增长基金负责人,但每每却被问到并购基金的情况--许多人并不了解,凯雷翼下有四只猛虎:并购、增长、房地产和杆杠融资基金。卷入旋涡最多的,其实是其中的并购基金。
但祖文萃的尴尬似乎无可避免。凯雷并购基金和它的"秃鹰"形象,已经给整个凯雷集团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凯雷纵队
"凯雷吗?这是一家说不太清楚的公司。"新加坡一家PE(私募股权)公司董事总经理说。为什么说不清楚?"一般而言,大的PE公司都会细分投资方向",以便于分散风险。但凯雷显然很不"专注"。
"大部分风险投资基金和凯雷都不是一个等级的。"祖文萃如此解释。凯雷在全球都有很丰富的投资经验。"这决定了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在任何领域、任何阶段的企业,凯雷都能很快看到其价值所在。
祖文萃的"狂傲"并非没有缘由。通过旗下46只基金,凯雷致力于并购、创投和增长、房地产领域。如果把凯雷集团比作一支部队,那么并购基金是它的主力作战军团,其他两路则执行掩护和歼灭任务。它的全球20万雇员20年来就像一个人一样地高效运转,保持着34%的年平均回报。它的确像一只"秃鹰":在天空中飞速掠过,似乎无迹可寻,但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追逐"血腥"--利润。
"秃鹰"折翅
与PE公司应有的低调相反,祖文萃近来频频出现在闪光灯下,且高调参加其所投资公司的媒体见面会。他的解释是--"凯雷发现内地对这个行业并不特别了解,因此需要创造机会促进沟通"。但他并不否认,这种"高调"至少部分与徐工收购受挫有关。
3年前,凯雷集团董事总经理、亚洲基金联席主管杨向东就曾放言:进入中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当时的背景是,中国国有企业正在"抓大放小",内地各省市政府纷纷酝酿退出国企。对于国际私人股权投资基金而言,摆脱当时只能投资少数股权的被动局面,拿下中国国企控股权,甚至100%买断的机会终于来临。
2005年年末,凯雷和徐工、太保签约,开启了PE在中国的"成功先例"--此前,虽然国际收购基金(例如新桥资本)已经广为人知,但一直没有成功案例。
踌躇满志的凯雷频频高调出手,希望尽快融入这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然而事实证明,凯雷和杨向东都过于乐观了,他们低估了在中国进行国企收购的难度。
与徐工、太保的接洽、谈判都始自2003年,但直到2006年年初,凯雷才与太平洋保险走上签约前台。至于徐工收购,更是被上升到"行业斩首"、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迄今尚未落定。坊间流传,3年间,杨向东也曾动过挥袖离去的念头。特别是徐工案的风起云涌,恐怕是他没有想到的。
从国企收购开始的中国行动无奈遇挫,在很多内地投资人士看来,是因为凯雷的本土化功课做得不够。"凯雷看中的机械制造、金融行业,都是目前国有资产掌控最严的领域。"国内某产业基金投资人说,凯雷想要继续自己的中国收购,必须转向。
转向创投
凯雷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此前,凯雷高层在多数场合不断传达的信号是,中国国有企业是他们的主要投资方向。但最近,杨向东开始公开表示,如果有机会,"希望能接触民营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祖文萃和他的凯雷增长型基金被推到前台。
亚洲增长型基金原本是凯雷纵队中最"轻便"的一只。2006年6月3日,该基金再度募集资金6.80亿美元,使基金总规模超过10亿美元。凯雷创投基金的董事总经理何欣预计,新募基金中,30%~40%将投向中国市场。
相比大规模的国企收购,凯雷增长基金在风险投资中承担的风险和遭遇的抵触显然小得多。进入内地市场6年,凯雷增长投资了15个项目,并且投资领域似乎没有了行业限制:从IT、传媒等新兴领域到中科智担保、安信地板等传统行业,凯雷增长游刃有余。
"凯雷在亚洲,或者说在印度和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上,战略应该有别于日本、韩国和其他成熟市场,"内地某资深投资人士分析认为,"成长型基金会有更多机会。"
"中国项目会比其他地区的更赚钱。"祖文萃也承认。倘若要得到来自凯雷的风险投资,投资回报率必须在5倍以上。据说,这是凯雷亚洲增长基金对其投资人的承诺。
而凯雷大概也从这种转向中尝到了甜头:不久前,凯雷表示,在未来3~5年内,集团将投资更多的私营公司,希望借此从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中获益。
地产对冲?
但到目前为止,凯雷中国的投资大部分是股权收购,很少实体投资。而这样做的风险是,收购进程和结果都可能面临很大变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徐工。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凯雷亚洲已经开始在内地试探投资实体项目。11月份,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突然出手,一掷10亿美元买入上海110栋别墅。上海房地产投资专家洪曦分析,凯雷的这一举措,一方面可以对冲凯雷亚洲此前购入徐工等一批公司股份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从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升值中获取回报。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凯雷为什么会在房地产调控最严厉时,从"坐在火山口"的上海下手。内地某房地产投资人士更纳闷:110栋别墅,10亿美元的交易价格,凯雷是怎么通过政府部门审查的。"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怀疑是凯雷故意放消息。"
尽管从经济学上分析,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持有中国房地产资源,可以降低收购基金和创投基金的潜在投资风险,并从人民币升值中获益,但事实上"可能加重了凯雷中国的投资风险",一位本土投资人士评论,"这不是让监管层心里添堵吗?只能说明他们还不懂中国市场!"--东方人始终接受不了赤裸裸的商业利害关系。
但似乎是为了印证洪曦的说法,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负责人李准恒(Jason H. Lee)公开表示,地产基金在中国的回报率在30%以上。
事件回放
尚未平息的徐工风波
对于金融资本来说,结婚是为了寻求离婚。但凯雷肯定没想到,这场对徐工的追求竟如此好事难成。
3年前的夏天,负责凯雷亚洲并购业务的杨向东率队前往徐州"说亲"--2002年底,江苏省政府将徐工集团列入需要改制的82家大企业集团名单,一时间吸引了包括凯雷、卡特彼勒、美国国际集团、摩根大通亚洲投资基金、华平基金、花旗亚太企业投资等众多国际资本巨头。
凯雷终于以2.55亿美元的最高出价赢得"芳心",徐工机械愿为此付出82%的股权。2005年10月25日,凯雷似乎赢得"美人"归。当晚,杨向东踌躇满志地表示,5年后将使徐工成为世界建筑机械行业的著名公司。
然而,"花好月圆"背后暗流涌动。对凯雷并购中国机械制造龙头徐工,市场议论纷纷:威胁产业发展、威胁国民经济……半年后风云再起,2006年6月6日,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通过博客一语惊人--年销售额达到175亿元的徐工机械,以20亿元人民币出售是否贱卖?凯雷控股徐工机械是否会威胁中国机械制造行业?一时舆论哗然。
8月8日,商务部联合6部委发布《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要求凯雷徐工类并购案必须向商务部申报,由商务部、发改委、国资委等裁定转让过程是否合理。
凯雷迎娶徐工的正式仪式如今仍被卡在监管部门。
凶猛 但很从容
对于凯雷,内地媒体用得最多的形容词是"迷雾"。
怎样的操作规则能保证连续19年34%的年平均回报?这台"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赚钱机器"在中国又如何保持它的赚钱效率?
"秃鹰"缘起
亚洲人对"秃鹰"的概念,大约始于1998年3月3日。这一天,美国著名PE公司Ripplewood负责人蒂姆·柯林斯首次拜访日本长期信贷银行,日本银行官员安齐隆劈头质问:你们是贪得无厌的秃鹰基金吗?
在收购太平洋保险之后,凯雷集团董事总经理、亚洲基金联席主管杨向东曾经说过,太保并不是效益最好的保险公司,但却很有潜力,凯雷的工作是把这家公司提升至国际水准。这种收购策略和被称为"秃鹰"的Ripplewood殊途同归。
凯雷和Ripplewood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不想长期持股。按照凯雷的一贯风格,介入高风险行业并追求高回报的整个过程,一般都在2~3年,最多不会超过5年。正因为具备了这两个特点,凯雷和Ripplewood才会被称为凶猛的 "秃鹰"。
从容不迫
资本不是魔鬼,也不会是天使,资本追逐的只有利润。在这个被业内人士称为"3年不开张,开张吃3年"的行业里,凯雷获得的投资回报无疑值得其投资人信任:从2000年到2003年,凯雷亚洲收购基金完成了对韩美银行(KorAm Bank)的收购和退出,回报为250%。
虽然中国内地目前还没有给予凯雷韩国市场那样的丰厚回报,但"凯雷亚洲增长基金既没有承诺一定要在内地投多少钱,也没有向投资人承诺一年之内必须用出去多少钱。"祖文萃说,过去19年来的好业绩,使凯雷没有每年向投资人证明其资产管理能力的压力。因此,凯雷在项目选择上可以从容不迫,可以比其他投资人更有耐心。
2005年,凯雷亚洲增长基金出资1500万美元,取得顺驰不动产7.5%的股份。由于遭遇宏观调控和其他原因,目前的顺驰处于发展低谷。"但我们仍然和顺驰一起,试图将公司的未来往好的方面发展。"祖文萃说。
凯雷亚洲的收购和房地产基金显示出同样的耐心。始于2003年的徐工收购绵延三年未有定论,但凯雷仍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