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股市 » 正文

“三一模式”备受理论界关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06-01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三一模式”备受理论界关注
    国内第一家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方案出台之后,“三一模式”立即受到了理论界的关注。一批专家、学者先后来到三一重工,就股权分置改革进行调研。

    5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万国测评咨询公司董事长张长虹在第一时间飞赴长沙,对三一重工进行调研。作为金融与证券领域的资深专家,吴晓求和张长虹均对证券市场股权分置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和研究,并分别提出过一系列的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方案。

    对于三一重工的方案,吴晓求和张长虹不约而同地给予了极高评价。吴晓求和张长虹均指出,评价股权分置试点方案成败的关键指标是对价率低于30%是很难成功的而三一重工的方案超过了30%界限,同时公司总股本不发生变化,与他的倾向一致。他们认为,三一重工提出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有望成为解决股权分置试点的通行模式。

    张长虹认为三一重工的方案至少实现了两个目的,一方面三一重工通过划转股份和返还现金的方式,将近3亿元的超额溢价成本返回给投资者,获得了非流通股的流通权,而另一方面投资者不需要花费任何现金,并且未给市场带来过度扩容的负担。

    吴晓求指出,试点的目的在于比较快速地找到最适合的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可行性方案,然后尽快推广。他预计,比较目前已经浮出水面的几家试点公司的方案,以送股方式解决股权分置的“三一模式”最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通行的模式”。

    5月1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也来到三一调研。两位经济学专家则是从整个股权分置改革的大背景来评价的。

    华生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与4年前的国有股减持套现有本质区别,当时是“漫漫熊市的信号”,如今却是一次根本性转折:国务院批准正式向流通股东补偿,股权分置改革完全以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和功能完善为首要目标,校正制度缺陷,恢复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重塑上市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这些是公众投资者的根本利益所在,因而改革的开始是“市场转折的信号”。

    巴曙松在调研中重点提到,解决股权分置需要监管措施跟进。他认为,一是要防止操纵市场的可能。各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解决方案千差万别,从具体方案形成到最终公之于众,可能历经相当长的时间,这为部分利益所有者操纵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可能一家上市公司刚开始提出了比较有利于流通股股东的方案,吸引不少股民买进这只股票,但最后这一方案却不一定能够通过。二是要建立方案本身的纠错机制。对近1400家上市公司来说,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上市公司的、没有任何瑕疵的方案。进行试点就是为了防止单个风险演变成系统风险。金融市场的试点,本身会影响市场的预期,导致股市的波动。为了防止市场大起大落,有必要建立纠错机制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