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利润不再 水泥投资何以高烧不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05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工业报
核心提示:利润不再 水泥投资何以高烧不退?
  我国经济面临的双重严峻挑战仿佛是个悖论,经济下行风险需要政策暖风的提振,而制造业产能过剩又形成潜在的紧缩压力。 

  双重挑战中的真正挑战是来自过剩产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产能过剩的典型行业水泥产业为例,过剩的产能与低迷的市场需求真的令水泥行业、企业消化不良。 

  持续了10年,水泥产业的财富盛宴在去年便拉上了帷幕,而今年情况更遭。从一季度统计数据分析,水泥制造业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下降29.4%,水泥开工企业只有2800多家,比去年冬季来临之前少700多家,比去年同期少200多家,企业亏损面38.5%,亏损企业亏损额高达63.6亿元。 

  疯狂的产能打破了积弱已久的供求关系,长期累积的过剩产能如火山爆发一般喷涌而出,直接冲击了市场和价格的底线。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水泥行业历史上经历过三次过剩大潮,但当经济大潮向上涌动之时,水泥企业主依旧没能冷静处之,但过剩问题能否简单地归咎企业疯狂逐利,本报梳理了产能过剩背景下,来自政府、市场、企业的种种现状,三问水泥产业———2009年9月30日,政府已经明确没开工的项目一律停建,为何产能还能疯狂增长?产能过剩背景下,市场何以高烧不退?产能冲击价格底线,利润不再,企业为何还要疯狂建设? 

  政府停批新项目过剩为何加剧? 

  2009年,政府便叫停了新建水泥项目。然而禁令没有让涌动的投资热情退却,反而引发了扩张热潮。为赶上“最后一班车”,水泥企业开始突击建厂。截至2012年底,3年全国共新建623条生产线,新增熟料产能7.07亿吨。比《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以下简称38号文)出台时核定的418条在建生产线多建了205条,多增熟料产能近3亿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指出,在出台史上最严厉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政策文件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强化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让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落地生根,在引导行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不能让地方政府和企业钻政策空子、打政策“擦边球”。 

  由于对违规新上水泥项目缺乏执法检查和追究过问,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仍然千方百计地新上水泥生产线,38号文件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据统计,水泥行业近三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点火项目,越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越是有着强烈的新建欲望,西部地区成为本次新增产能大军的主力。 

  近三年,四川、河北、新疆新增熟料产能位居前三,三年间新增熟料产能达1.68亿吨,约占全部新增熟料产能的24%。虽然四川有灾后重建、新疆有西部大开发背景,但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建设情况,拉动水泥需求的量是有限的,不能因此成为产能过剩的直接理由。 

  地方政府寻求经济发展,为拉升GDP等指标,明知38号文明确没开工的项目一律停建,但实际执行时对违规项目不闻不问。 

  业内专家介绍说,尽管统计数据已经显示西南地区产能过剩现象已经十分严重,并有进一步加剧的态势。但是,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门不以为然。不久前,云南省有关方面组织召开了水泥产能规划研讨会,不少与会者特别是地方政府官员认为,云南省水泥产能并未过剩,应把水泥产能规划到1.1亿吨,比2012年增加1000万吨。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新建项目来源较为复杂,有的项目甚至在未取得土地、环保、核准手续的情况下违法违规建设,未批先建者有、边批边建者有、越权核准的违规项目者更有。有的企业想上水泥项目,地方政府千方百计“帮扶”。在少数地区,对于不想上项目的企业,地方政府甚至逼着企业上。地方财政的分灶吃饭,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都成为政府实施新增项目的有力推手。 

  “中央对于已经通过合法合规取得新增产能核准批文、但并未开工建设或者正在建设的项目,也应该予以叫停,不能再给水泥行业新上生产线留下任何借口。”贵州省水泥协会会长刘号建议。 

  产能过剩市场何以高烧不退? 

  市场是体现供求关系最直接的场所。产能过剩背景下,水泥市场何以高烧不退? 

  水泥产业近年来共经历了三次过剩。第一次产能过剩发生在1994年,是立窑过剩,借助先进技术新型干法水泥的推广,行业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化危为机、转型升级。第二次产能过剩出现在2004年,长三角地区区域性产能过剩,依靠大企业的兼并重组,部分落后产能被关停,产业集中度得以提高,经济秩序逐渐恢复。 

  尽管经历了两次过剩,近十年来,水泥产业借助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势头,总体需求呈现快速向上趋势。 

  两次产能过剩,两次转危为安,面对第三次的产能过剩,水泥市场对“过剩”二字不能不说有些麻木。 

  同时,4万亿元的投资拉动,令各地基础投资项目猛增,水泥市场应声而起。中国需求市场很多情况下受政策影响大,造成预测性差,市场有需求,也就有了投资动力。这使原本只有局部区域过剩的第三次水泥过剩,迅速蔓延成全国性过剩。 

  水泥还是区域性很强的产品,产品运输费用较高,销售半径只有几十公里。全国性的数字不能体现地区市场状况。 

  据中国水泥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是水泥行业利润水平最高的时候,2011年1~5月,全国水泥行业销售收入3244亿元,同比增长48.25%。实现利润352.57亿元,同比增长1.7倍。行业盈利能力前所未有地收获良好表现,众多水泥企业大幅度盈利。 

  但与此同时,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均比2010年同期出现了明显下降。全国数据中喜人的数字,从某种程度上蒙蔽了水泥市场决策者的双眼,2011年水泥企业的投资增速虽有回落迹象,但新增产能依然不少。 

  发改委产业所高技术室主任曾智泽表示,“要化解过剩,必须先做好行业信息发布,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产业发展状况,避免盲目投资。” 

  利润不再企业为何热衷新项目? 

  企业是投资的主体,产能过剩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形成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一个严格的预算和审核机制,产能冲击价格底线,利润不再,企业为何还要疯狂建设?水泥企业的负责人有他们自己的逻辑。 

  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并不长,大型的水泥企业起初更重视生产技术的研究,对市场的研究重视不够,投资也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注重投资回报。我国正处在基础建设高速发展的时期,水泥需求量在不断增长,水泥企业通常生产线建起来了,效益就来了,因此我国大型水泥企业更加注重的是区域市场的份额。 

  有实力的水泥企业也更容易获得地方政府和资本市场的资金和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使得以新建生产线为主的规模扩张成为可能。 

  海螺水泥作为崇尚市场竞争的典型企业代表,在此轮的新增产能中明显快于其他企业。据数字水泥网统计,海螺水泥在近三年以超过7000万吨熟料和43条线位居水泥行业“第一”。海螺水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水泥的老大,在规模效益和成本控制方面堪称企业楷模。 

  的确在与大型水泥企业硬碰硬的较量中,海螺可以保持自信。但海螺的强势扩张没有使小水泥企业完全退出,一些关停的小企业反而在市场好转时又死灰复燃。小企业可以低于大企业30~50元的水泥价格参与市场竞争,大企业的规模优势在恶性的竞争中没能显现出来,产能过剩的结果只能是导致市场的竞争环境更加恶劣。 

  由于大型水泥企业的盲目扩张与抢占市场份额,在西南的一些地方,有人专门“经营”新建扩建水泥生产线的批文,拿到了批文实际上并非要建线,而是为了提高交易的筹码;建了生产线也不是真是要生产水泥,而是要卖个好价钱。 

  “赶紧刹车吧,如果不赶紧,西藏马上也要过剩了。”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叶青告诉记者,中国水泥消费量30多年来一直在增长,产能过剩往往可以依靠时间来化解。但增长不可能永远持续,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水泥需求是有拐点的,大都发生在人均累计水泥消费量在20吨左右的时候。目前我国人均累计水泥消费量接近18吨,今年预计要再增加1.6吨左右,离拐点已经很近了。 

  “化解产能过剩,关键要先‘关上门’,不能以任何名义再新上水泥生产线,才能摆脱越治理越过剩的怪圈。”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表示。 

  近期,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已经联合发布了《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坚决遏制水泥新增产能加快水泥转型升级的倡议书》指出:“当前我国水泥行业产能已经出现全局性、全方位的过剩,一部分水泥企业部分生产线已限产、停产,竞争加剧,企业效益明显下滑。热切地期望业内外的同行和有关人士携起手来,坚决遏制新建水泥生产线,共同促进水泥行业健康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