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上能栽种出植物吗?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发明的一项技术可以解答这个问题。经过近两年的试验验证,这一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三峡大坝消落区。
三峡大坝消落区域是指大坝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的一片区域,这一区域在低水位时的土地普遍存在坡体不稳、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无论是钢筋混凝土做成堤岸的工程措施,还是边坡栽种植被的植物措施,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护坡固土的目的,但均存在水流长期冲刷导致坡土空穴、景观荒秃、水土隔绝等弊端。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消落区域的护坡绿化至今仍是世界性难题。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总园艺师刘宏涛研究员说:“现有技术存在不足,植物和建筑材料始终是‘两张皮’,无法融合成一体。”要解决三峡大坝消落带生态护坡固土这一难题,如何让“钢筋混凝土里长出草,且能不断生长”成为关键。
刘宏涛率领科研团队经过技术攻关,最终选定狗牙根和特殊方式浇筑混凝土预制块,通过技术措施使狗牙根穿透预制块的空隙后扎根坡土。狗牙根发达的根状茎和匍匐茎适应性非常强,既耐水淹又耐瘠薄,养护后形成的植被块可有效满足护坡固土的基本功能,还能营造出一道靓丽的“绿飘带”景观。
刘宏涛说:“这项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生态植被块兼具了强度高、孔隙率大、连通孔隙分布合理等物理性能和植被建植的生物学性能,这样植物与建筑材料结合成了‘一张皮’,彼此不可分割,混凝土里长出草也变成了现实。”
2010年5月,三峡大坝升船机上引航道左侧高程165米—175米的边坡及下游隔流堤开始采用这项技术,应用推广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历经大坝蓄水至175米及洪峰期内安全泄洪的考验,目前各项性能参数良好,稳定了三峡航道边坡,恢复了生态。
据了解,这项技术的固坡功能和草坪建植绿化功能,可满足生态护坡需求,尤其是对河岸、湖岸、渠道、水库护坡固土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