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检测办法》)将于12月1日起施行。《检测办法》规定,为了保障工程项目检测真实、限制弄虚作假,检测样品要在抽取和制作中嵌入“电子身份证”,并同步将信息自动录入全市统一的管理系统数据库。检测样品的“电子身份证”标识是唯一的,任何检测数据修改的痕迹都会在数据库上记录下来。
23日上午,在上海中测行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设在杨浦区的一个小区施工检测实验现场看到,一名“监理”将一片1元硬币大小的黄色芯片放进抗压检测模具后,工人再将混凝土浇灌到模具里。一部分工地上的钢筋上贴着专门的条形码。“钢筋和混凝土是材料检测中最重要的两大部分,对工程质量非常关键。从抽样开始就贴上‘身份证’,整个检测过程就能得到有效控制。”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发展部副主任刘文军说。
混凝土和钢筋样品送到实验室后,一名检测人员拿出一个类似POS机的机器,分别对着黄色小芯片和条形码读取信息,机器上显示出一组数字,该读取的数据也同步上传到专门的数据库上,刘文军说,实验所做的整个步骤其实就是在体现《检测办法》中最关键的一点规定——所有检测试样在抽取和制作时,要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的见证人员对被检测的试块张贴或嵌入唯一的识别标识,并且在现场把标识录入检测信息系统。“数据直接进入全市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任何更改都能在电脑上显示,避免施工单位应付检测而弄虚假,工程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可以追溯。”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会长韩跃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