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半年CPI的升降成为老百姓普遍关注的话题,到底是“通胀”还是“通缩”?经济专家们一直冥思苦想。关乎国计民生的经济指数在非常经济时期 ——“涨价”成为老百姓怨声载道的口头禅。
上半年CPI一路飙升,原材料价格始终高温不减,到七八月份,原材料价格达08年高峰,水泥价格不同地区出现了大幅上涨情况,致使混凝土企业叫苦不迭。由此,混凝土价格也一涨再涨。比如:据各地混凝土协会统计,以C30为例,上海地区从1月份的280元/吨涨到8月份的360元/吨,北京由352元/吨涨到420元/吨,江苏从270元/吨涨到350元/吨,广东从250元/吨涨到299元/吨,天津从320元/吨涨到370,平均涨幅达65.4元/吨,创历史涨幅最高。第三季度以后,CPI总体下行,原材料价格也逐渐回落,下半年,混凝土价格也逐步回归理性。
除混凝土之外,外加剂行业更是跌宕起伏。单就价格来说,聚羧酸上半年价格趋于平稳上升,但下半年由于受到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影响,原材料之一MPEG价格随之加速下滑,导致聚羧酸价格从七月的21050元/吨下跌到12月份的10500元/吨,跌幅绝对在人们的意料之外。这对于早先中标京沪、哈大等重大客运专线项目的外加剂企业来说可谓“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