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记者第一次进入上海世博园的C区。虽然前方不远就是白俄罗斯馆,不过记者并没有随人流立刻向前,而是开始仔细观察起脚下道路:沥青路面平整结实,似乎和寻常可见的道路并无不同——若不是记者之前看过资料,压根就看不出这“貌不惊人”的道路,竟然是由垃圾变成的!
原来,世博园区之前大部分是老厂房,拆除时形成了大量废弃建筑垃圾。本着“变废为宝”的理念,工程师们以技术创新手段来消化这些建筑垃圾,使其变成优质的路基材料。如今,世博园区内六成以上的路面所用的混凝土和砖,都是由建筑垃圾、钢渣制成,不仅造价低廉,也节省了资源,还提高了路基承载能力。
而这世博园内最为普通的道路,其神奇之处还不仅仅于此:它会呼吸、会透水,不积水,行车不打滑,没有水雾和溅水,即使遇到上海常见的雨天,游客在雨中行走也能不湿鞋,其奥妙是世博园区道路有一层神奇的“外衣”——世博核心区域采用新型排水性沥青为路面结构主要形式,透水性人行道铺装,雨天不会在地表形成积水,提高行走舒适性,而且能增加地下水补给,涵养水分,促进行道树和绿化带植物生长。在夏天,雨水透过铺装层,能带走路表热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尚未开始参观,在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上,记者就感受到世博园“绿色节能”的魅力。而放眼世博园,“零排放”、“零耗能”、“零污染”……这些若干年前还停留在理论阶段的设想,如今已一一转为现实并完美呈现在世人面前,并有可能从此地起步,“飞入寻常百姓家”,改变人类生活。
作为世博园中最大的单体工程,世博轴是园区的主入口和中央人行立体交通枢纽,长约1045米、宽约110米,是园中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和游客最密集场所。这个大型建筑的空调系统,却不用电!因为它用的是“绿色能量”——黄浦江天然水源和地源,提供全部空调能源,不使用冷却塔、锅炉房、电、气、油等传统空调手段,不但比一般空调系统成本低,还能减少污染,降低能耗。
在世博轴工程中,最惹人注目的要数分布其中的6个自然光收集器——巨大的钢结构“阳光谷”,其建筑形状宛如洁白的巨型喇叭花,极具视觉冲击力。就是这种喇叭状开口,晴天的时候,可以将阳光从三四十米高的空中“采集”到地下,让阳光自然泻入地下空间,同时利用热空气拔风效应促成建筑内自然通风,提高空气质量,降低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