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项目相继搁浅
由于金融危机传导的滞后效应,2008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未受到明显影响,全年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但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和扩散,一些国家的当地银行破产,当地货币汇率急挫,外资撤离,石油、矿产价格暴跌,业主支付能力下降,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影响开始逐步显现。
例如,中国建筑总公司承建的有“俄罗斯曼哈顿”之称的“莫斯科城”项目,因资金短缺被迫停工,据说至少要停工半年。而该项目竣工日期为2010年第四季度,比原定2010年第一季度的竣工时间晚了半年。复工时间可能是在若干月,或是金融危机过后。
在新加坡,由于美国重要投资银行的纷纷破产,整个拆借市场的货币基金撤掉了2000多亿美元,导致我国企业与美国通用在新加坡谈判的项目因通用方面正逐步撤出资金而搁浅。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电力奇缺的印度、越南、印尼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正逐步扩大。在印度,近几个月来,一些业主资金能力发生问题,部分业主推迟支付项目款,放缓工程进度,与新业主谈判的项目被重新议价,还有一些项目被取消;在印度尼西亚,一个合作伙伴因股票大量缩水,被无限期停牌,资金链恐怕发生断裂;在越南,政府决定停建大量工程项目,压缩投资,电气电站集团在越南的市场开拓很难有大的进展。
由于业主发生资金问题,致使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一些国外的工程项目的应收款未到帐。2008年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00万元人民币的未到帐。该集团因此受到影响的项目达2亿~3亿元人民币。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港湾)在阿联酋的两个工程项目也因业主资金支付出现困难而暂停施工,另一个已经授标的市政工程项目也放缓了进度。
不仅如此,由于合作伙伴破产,致使供应链断裂,令我国企业陷入窘境。以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为例,由于在该公司的供应链里,部分浙江的材料和设备供货商受金融危机波及而倒闭,企业转而寻找其他合作伙伴,对企业的采购成本和周转速度极其不利。
与此同时,境外项目融资难度加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抗风险能力弱,金融政策更加紧缩。以越南为例,上海外经集团在越南的项目由于越方财政部取消为项目担保,导致中标并已开展勘察和设计的项目被中止。
签约开工屡见不鲜
虽然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对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业务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但由于中国“走出去”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经过多年的历练,具备了在国际市场竞争的一定优势,所以一些项目“合同签约、顺利竣工”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2009年2月21日,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港湾)和巴政府签署了关于在巴基斯坦联合成立疏浚公司的谅解备忘录。
3月11日,中建总公司在多家国际知名承包商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签约美国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改造项目。项目金额为4.07亿美元,是我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在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取得的重要突破。
3月31日,印度尼西亚泗水—马都拉海峡大桥主桥合龙,这是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所属中路公司负责设计施工总承包的东南亚最大跨海大桥。
中国的承包工程企业,之所以在金融危机肆虐的国际背景下,未受到猛烈冲击,得益于我国企业的施工质量、项目本身以惠及当地百姓为原则。
以苏丹麦罗维大坝为例,3月3日,由中国水电集团和中国水电对外公司联营中标、中国水电集团建设施工的非洲最大的水电工程———苏丹麦洛维大坝工程首批两台发电机组投产发电,庆典仪式在麦洛维大坝工地举行,“向中国政府和人民问好”、“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中苏友谊万岁”的亲切标语,随处可见。
据悉,麦洛维大坝全长9.7公里,是苏丹乃至非洲目前最大水电工程项目,也是苏丹水电开发史上一个里程碑。
正如中国水电对外公司总经理陆国俊在接受采访时所言,“麦洛维大坝工程是一项兼具发电、灌溉和生态三大功能的世纪工程,综合效益可观。它将为苏丹经济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商务部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24.3亿美元,同比增长32.6%。新签合同额335.5亿美元,同比增长57.5%。合同金额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1个,合计273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1.4%。而上年同期签订合同金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仅为70个。
如上海电器集团承揽的19.56亿美元博茨瓦纳电站项目、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承揽的17.7亿美元沙特麦加麦地那高速铁路项目等。
两年后市场再起
笔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金融危机对我国一些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影响尚不突出。以中国港湾为例,目前海外在建的工程项目接近70亿美元,受危机影响放缓的项目比例不到10%。该公司总经理孙子宇告诉笔者,从地区分布看,对我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影响最大的是中东地区的阿联酋,主要是商业项目。
“金融危机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影响最大,在我国主要对外承包工程市场中,中东欧、独联体国家和南亚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较高,这些市场的风险较大。”不久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在对企业进行调研时,众多企业发出了同一个声音。
在欧洲中东部地区,过去几年,该地区的国家经历了贸易条件鼎盛期的快速膨胀。大规模扩建公共项目,大规模举债,过分依赖信贷和外资。然而,欧洲中东部地区的外汇储备却非常有限,金融海啸已经陆续将西欧和美国的投资撤回。热钱撤离,对于欧洲中东部地区来说,犹如釜底抽薪,投资市场迅速下滑。
在独联体国家,俄罗斯产业结构单一,GDP的1/3来自能源经济。油价的暴跌,导致俄经济开始出现负增长,资金大批外逃、失业现象与日俱增,俄许多大型能源企业都陷入资金链中断、债务沉重的困境;哈萨克斯坦银行业从西方借贷的大量资本被抽走,导致该国近年来原本如火如荼的建筑业一夜之间萧条,石油等资源价格的大幅下跌引发原材料出口收入剧减,令哈国经济雪上加霜,本国货币坚戈曾两天贬值30%;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原本不发达的工业生产再遭受能源危机和订单减少的打击。
在南亚地区,印度市场对中国企业政策限制越发严厉,巴基斯坦政府财政吃紧,政局动荡,外部环境恶化。
根据国际权威研究机构GlobalInsight预测,2009年全球建筑业增长率估计小于2%,低于2008年3.8%的增长率,成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数值。预计到2011年后,全球建筑业投资增幅才逐渐回升。尽管如此,各地区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美国经济的衰退、次贷危机的爆发等因素使得美国的建筑销售率和开工率急剧下降,一时难以恢复;欧洲的住宅建筑业发展势头逐渐减弱,将在未来两年持续低迷;中东地区依仗其雄厚的石油储备和资金积累,大量的长期投资项目仍将继续;亚太和拉美的新型市场国家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仍会有较大幅度增加;非洲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建设投入会受到油价波动和外援资金流向的影响。
无独有偶,我国的一些企业也与国际权威研究机构GlobalInsight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们普遍看好中东和拉美地区,认为拉美地区还存在较多的市场机遇,东南亚未来建筑业发展势头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