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烟铁路自山东省蓝村镇至烟台,全长183.710千米,是烟台连接到胶济铁路的一条铁路线,长期以来是烟台对外集、疏、运的主力通道。国家Ⅰ级铁路,复线。始建于1953年,1956年全线通车。1985年底正线全长183.865公里,建有车站18个。
蓝烟线是烟台地区首条铁路,从胶济线上的蓝村站(现更名为青岛西站)接出,经莱西、莱阳至烟台。当时的蓝烟线是国家Ⅲ级铁路,单线,运输能力较低,每天跑不了几趟车。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在40年的时间里,蓝烟线仍旧是一条单线。随着烟台经济的发展,对铁路运输需求的增大,蓝烟增二线被提上议事日程。经国家批准,1997年,等级为国家Ⅰ级铁路的蓝烟增二线工程开工建设,2001年工程竣工,全线投入运营。
2008年11月25日,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报告目前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争取12月份开始征地拆迁,年底开工建设,计划工期一年。既有线利用率高达98.4%,仅有8.73千米提速改建线路,同时沿线既有车站形式及规模都不改变。简单地说,整个工程就是在原来的铁路上,架设起供电网络,也就是“现状挂网”。据悉,工程总投资约20亿元。据介绍,改造完成后,蓝烟线铁路将可适应列车提速要求,承受时速达2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运行,从青岛到烟台的铁路将全部实现电气化。
线路经过胶东半岛丘陵地区,蓝村至莱阳站间多为河流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土质以沙粘土为主;莱阳至桃村站间地形比较复杂,地质构造主要为砂岩、页岩互层;桃村至烟台站间多数地段有台地,裸露的岩石中有大理石结晶石灰岩。线路最高点在海阳至长沙堡站间115公里+840米处,标高为147.84米;最低点在烟台站内,标高3.04米。穿越线路的主要河流有流浩河、五沽河、清水河和大沽夹河等。沿线平均气温12℃,最高40℃,最-15℃;年均降水量740.3毫米。沿线地震频繁,属中强震区,烟台市区地震烈度为7度。沿线经济吸引范围内黄金等矿产储量丰富,苹果、梨等水果驰名中外。线路的建成沟通了铁路、公路、海运,构成了以铁路为主的胶东半岛交通运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