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滇中四城城际高速铁路即将开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24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云信网
核心提示:滇中四城城际高速铁路即将开建  
  昆明、曲靖、玉溪和楚雄4城市在地理上呈三角形,随着交通的发展,以昆明为中心到其他3个城市,以构想中的城际高速铁路来衡量,都在“一小时经济圈”内。一旦解决了交通这个基础性的大问题,以昆明为核心,打造包括曲靖、玉溪和楚雄在内的“环昆经济圈”已经初步具备条件。

  “抱在一起更有力”之滇中经济圈

  近日,民建云南省委在省政协会议上的《关于实施“环昆经济圈”发展战略的提案》受到高度关注,“滇中经济圈”的建设一时又处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经过多年“单打独斗”,滇中4城市深刻体会到,只有加强合作,构筑区域共同体,才能在国内竞争与对外开放中形成集团优势与强大合力,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合作共识与愿望的加强,为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提供了内在动力,但是因为交通等因素的制约,“滇中经济圈”的实质性推动很慢。

  现在,随着滇中四城城际高铁建设提上日程,“40分钟经济圈”开始跃然纸上,并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现状

  “滇中经济圈”推进慢

  早在2007年,云南省政府就提出了“打造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构想,而作为“加强滇中城市合作、推进整体竞争力提升”重要沟通平台的首届滇中城市群论坛则早在2006年4月召开,到去年已经举行了第二届滇中城市经济圈合作与发展论坛。而且,在去年和今年的两会上均有关于推动滇中经济圈发展的提案,也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2006年4月召开的首届滇中城市群论坛,为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四方达成了一些共识。昆明市与玉溪市已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双方积极推动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两市六大优势,积极推动六方面合作,增强城市整体实力,从而带动滇中地区的发展。但是比起滇中四城的经济条件与日益显现的互补要素,这样的合作还远远不够。

  滇中是我省基础条件最好、发展最快的区域。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此区域交通、通讯、供电等设施日益完善,教育、医疗、金融、信息等服务优势明显。滇中地区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公司总部,人才集聚,为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资源支撑。滇中城市自身实力的增强,也为滇中城市经济圈吸引外资和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赢得了契机。

  而更深层次的经济互补性更是为滇中城市经济圈崛起积蓄了巨大潜力。资源和产业互补是最得力的要素。滇中地区矿产、水、生物、旅游等资源各异,互补性强。以矿产为例,昆明磷矿储量48亿吨,居全国之首;曲靖的煤、铁及等资源丰富;楚雄的盐矿资源蕴藏量较大,玉溪的有色金属种类较多。而且滇中4城市在烟草、化工、机械、冶金、电子、旅游等产业的同构性,和昆明在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医药、冶金产业的领先;曲靖在煤炭、化工、电力等产业的优势,玉溪的烟草配套、旅游产业的特色;楚雄在天然医药、畜牧、绿色食品等产业的实力等差异性,有利于产业整合,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四方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问题

  “最大的障碍是交通”

  在如此有利的经济条件下,为什么“滇中经济圈”的推动还是很难?“滇中经济圈最大的阻碍还是交通。”省人大代表、昆明市长张祖林在今年两会期间讲的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

  “目前,滇中城市群城际交通仅限于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以汽车为主的交通网络是不可能支撑起高密度、大规模的城市化社会的经济和生活活动的,更不可能支撑起城市群的功能发挥”,这是昆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王学海此前的一番话,与张祖林的判断不谋而合。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昆明市为建设滇中经济圈做了大量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昆明市正在建设的“四环十七射”交通项目,也将为滇中4城实现对接创造更好的条件。打造滇中经济圈,最关键的是要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区域内统筹产业分工协作,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

  “我以一名人大代表的身份建议,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取消滇中4城间的公路收费站,统一4城间的电话区号等,加快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张祖林在今年两会期间再次呼吁,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应该提速。“城市经济圈”更注重的是城市之间及周边地区的内在经济联系和合作,建成滇中经济圈,可大大减少成本、提高效率。

  昆明、曲靖、玉溪和楚雄4城市在地理上呈三角形,随着交通的发展,以昆明为中心到其他3个城市,以将来准备建的城际高速铁路来衡量,都在“一小时经济圈”内。一旦解决了交通这个基础性的大问题,以昆明为核心,打造包括曲靖、玉溪和楚雄在内的“环昆经济圈”已经初步具备条件。

  利好

  滇中城际高铁提上日程

  “城市群不是一个简单的拼接与城市的组合,它是由产业链发展而成且在各方面能互通有无,并相得益彰的联合体。而城际高速铁路的建设无疑是推动实现‘城市群’的前提条件。简单地说就是城市群圈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交流,如果其间路途遥遥,那么这种联系和交流显得过于虚化。因此实现距离的缩短就是实现各种交流的基础。”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光远说。

  昆明市近日提出规划建设滇中城际高速铁路的思路,并与曲靖、玉溪、楚雄3州市衔接,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完成规划前期研究并纳入铁道部规划,“十二五”期间全面启动项目建设。据初步测算,以昆明为辐射中心,线路总长约400公里,距曲靖157公里、玉溪101公里、楚雄142公里,初步估算总投资520亿元,缩短经济圈内的时空距离。依据省发改委的初步研究成果,城际高速铁路还可逐步延伸到大理、红河、昭通,形成辐射全省的高速铁路网络。

  关于城际高速铁路的建设,徐光远认为事实上已经初见端倪。“像昆曲城际铁路的建成就已有效果,许多拥有私家车的人到曲靖就都乐意选择乘坐火车,因为方便实惠又快捷。而从已有条件分析,除昆明至曲靖外,玉溪至楚雄也有现成的铁路网。总体看来,城际铁路带来的积极影响已初现端倪。只是说这个交通网需要从运营及提速方面使城际铁路真正实现40分钟至1小时内的运程突破。而一旦城际高速铁路在滇中4城建设完成,这将对新昆明建设起到巨大推动。”

  当年,广州到深圳的快速列车设计开通每天运行32列班车,这样的设计受到质疑:有没有这么多的客流量?但3年后,充足的人流量让这趟列车对开的班车数量翻了一番。在城际列车开通之初,城市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不会立即发生变化。随着城市之间空间可达性的改善,要素的移动变得更加容易并能带来更大的效益,这时才能形成大量而稳定的出行需求。

  未来

  40分钟“滇中经济圈”成型

  2007年6月1日,云南省首条城际列车在昆明和曲靖之间开通,每天8对列车,其中有两趟还可直达宣威,如今每天有上万人经过这条崭新的运输线来往于昆明和曲靖之间。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还提出了一个更振奋人心的设想:“我们盼望昆明和曲靖之间能够早日建成城市轻轨,进一步加强城市经济的交流、互补和流通。”

  事实上,滇中四城的城际高速铁路已经足够让人振奋。据初步测算,滇中四城以昆明为放射中心,线路总长约400公里,距曲靖157公里、玉溪101公里、楚雄142公里,预计总投资520亿元,采用国内城际高铁建设中等标准,最高时速可达250公里。

  滇中城际高速铁路项目的初步方案已经确定,目前正抓紧前期工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完成规划前期研究并纳入铁道部规划,“十二五”期间全面启动项目建设。未来将形成滇中城市群40分钟交通圈。“滇中经济圈”从最早提出时的“两小时经济圈”将一跃升格为“40分钟经济圈”。

  随着沪昆铁路、云桂铁路、昆玉铁路和滇中城际铁路在未来6年内建成,今后3年,40分钟将可到达曲靖、楚雄和玉溪,使滇中四城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圈。“40分钟互通,从某种意义上讲,滇中四城将变一城,‘同城’效应将推动四州市共同腾飞,带来方便快捷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成就真正意义上的滇中经济圈。”徐光远说。

  目标

  解决滇中产业同构等核心问题

  细数一下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州市的支柱产业不难发现,其产业同构程度非常高。曲靖市的六大经济支柱为:烟草、能源、矿冶、化工、汽车及机械和生物产业,而其他三州市经济支柱中也有烟草和矿冶,整体性的产业同构程度较高,任意两个州市之间比较,产业同构程度就更高了。

  产业同构的积极意义至少有两点:产业同构本身就是推动企业和产业竞争力提高及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广域的产业集群则是冲破行政区域经济的藩篱,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但是,产业同构往往带来的是同质化的竞争,“所以省级部门需要通过统一规划来尽可能地避免恶意的同质化竞争,发展城市群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徐光远说。

  两届“滇中城市经济圈合作发展论坛”为滇中四城勾画了一个美好的前景: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将统一规划,实现信息、资源、人才的共享,最终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强势经济圈。而更为重要的是,“滇中经济圈”的形成将建立区域内的产业集群,解决产业同构将落到实处。

  这样,长期以来处在云南“第二城”风口浪尖的曲靖和玉溪将由“竞”走向“合”,服务于整个经济圈。曲靖今后几年的发展目标已经很明确:建成全省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冶金、汽车、优势农产品加工五大工业基地,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将曲靖建成云南和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煤化工基地。而玉溪矿电产业的“十一五”目标是:实现产值500亿元,将玉溪建成云南重要的矿冶加工基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