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聚羧酸原材料MMA原料丙酮氰醇产业机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11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
核心提示:聚羧酸原材料MMA原料丙酮氰醇产业机遇
   1 国外市场

  1.1 供应

  2006年世界丙酮生产能力605.2万t/a,产量538.2万t,开工率88.9%。2006年世界丙酮生产能力增加了52.2万t/a,其中亚洲增加了49万t/a,一跃成为丙酮生产能力最多的地区。

  世界丙酮生产装置分布在26个国家和地区,Ineos(英力士)公司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苯酚/丙酮生产企业,苯酚生产能力为166.5万t/a,丙酮为100.7万t/a,生产企业分布于德国、比利时和美国。

  1.2 消费

  2006年世界丙酮消费量538.2万t,其中消费量最大的是亚洲地区,占世界消费总量的36.6%,其次是北美和西欧,分别占28.8%和26.2%。2006年世界丙酮净进口地区是亚洲、中南美洲及中东,主要净出口地区是北美、非洲、中东欧。

  2006年世界丙酮的消费结构中,溶剂占消费结构的26.3%,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占26.3%,双酚A占20.4%。北美和西欧的消费结构明显不同,北美用于丙酮氰醇(ACH)的比例约为9%,而西欧不到1%,同时北美用于C6溶剂的比例居各地区之首,超过10%。

  未来消费趋势,北美和西欧地区MMA消费丙酮的比例在逐年下降,溶剂应用稳步增长;亚洲地区双酚A对丙酮需求增长最快,而溶剂消费量逐年萎缩。

  传统的MMA生产方法主要以丙酮氰醇为原料。但目前正在面临着异丁烯/异丁烷氧化法和乙烯法的竞争。这两种生产路线与传统丙酮氰醇法相比成本降低30%,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小,这将使丙酮在该领域的消费量受到较大的影响。德固赛10万t/aMMA一体化项目在上海化工园区奠基,将采用先进的C4工艺路线;璐彩特公司全球首套以乙烯、一氧化碳和甲醇作为原料的12万t/aMMA装置在新加坡开始建设。新工艺在MMA中的应用对传统的ACH法MMA工艺产生一定影响,将使丙酮在2008年后可能逐步出现负增长。

  丙酮高效溶剂回收系统的使用已使丙酮作为溶剂量有所减少,未来溶剂领域对丙酮需求的增速将减缓,而双酚A对丙酮的需求增速将明显加快,但双酚A消费丙酮的比例仅是苯酚的1/3。今后,由于苯酚产能增长迅速,也使得丙酮产能继续增长,预计到2010年,世界丙酮供应仍将过剩。近几年由于亚洲丙酮产能增长很快,已由过去的产不足需转变为产需基本平衡。

  2 国内市场

  2.1 生产

  我国从1956年开始采用发酵法生产丙酮,由于发酵法生产成本过高,近几年发酵法生产的丙酮产量极少,仅有个别地区自产自用或溶剂回收,产量可忽略不计。2007年,我国丙酮生产能力38万t/a,产量35.1万t,生产装置平均开工率保持在100%以上。

  目前国内苯酚/丙酮市场缺口较大,许多有实力的企业看好当前的苯酚/丙酮市场,纷纷扩建或新建苯酚/丙酮装置。

  2.1.1 高桥石化

  高桥石化继新建20万t/a苯酚/丙酮装置投产后,计划将高桥老区原6万t/a生产线扩到11万t/a,2008年底投产。届时高桥苯酚/丙酮装置生产能力将达到37万t/a。

  2.1.2 香港建滔化工

  香港建滔化工惠州大亚湾基地20万t/a的苯酚/丙酮项目于2007年12月投产。目前双酚A装置刚刚建成,生产能力2.5万t/a。

  2.1.3 天津石化

  2008年2月,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石化公司100万t/a乙烯及配套项目35万t/a苯酚/丙酮装置开工,预计2009年投料试车。

  2.1.4 张家港英力士

  2006年由外商独资建设江苏张家港苯酚/丙酮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该项目主要建设40万t/a苯酚、25万t/a丙酮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总投资为2.4亿美元。

  2.1.5 上海西班牙欧迪萨

  西班牙欧迪萨(Ertisa)化工公司将在我国的上海化学工业区投资大型苯酚/丙酮项目,项目规模为25万t/a苯酚、15万t/a丙酮,计划于2009年建成投产,将作为德国拜耳公司的聚碳酸酯项目配套计划。

  2.1.6 吉林石化

  吉林石化也在计划实施37万t/a苯酚/丙酮装置扩建工程。

  如果新一轮的扩建及新建装置能够如期投产,预计2010年我国丙酮生产能力将达到103万t/a。

  3 消费状况

  3.1 消费量

  我国丙酮氰醇法MMA、双酚A和涂料等行业的发展,带动了丙酮消费量的不断增长。2000年我国丙酮表观消费量为25.3万t,2007年为83.2万t,2000—2007年年均增长率19.8%。

  3.2 进口量

  自2004年以来,我国大陆丙酮自给率持续下降,2007年降至42.2%,在世界丙酮总体过剩的情况下,我国大陆丙酮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企业,尤其是韩国、日本、我国台湾企业争夺的对象。我国大陆丙酮进口量持续攀升,2000年10.2万t,2006年增至39.6万t,2007年达到48.1万t。

  2000—2007年进口年均增长率为24.8%。进口主要来源地为我国台湾省、韩国、日本、欧洲和美国。自2002年以来,我国大陆化工产品涨幅较大,但丙酮价格相对涨幅较小,而原料丙烯、苯的大幅上涨,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4 需求预测

  由于我国涂料行业发展迅猛,丙酮作为涂料中溶剂的消费量大幅增长,其增速超过了在其他领域作为溶剂的消费增长。随着高效溶剂回收系统的广泛应用,估计国内溶剂对丙酮的需求增速将减缓。丙酮在医药领域除用作溶剂外,还用于生产抗生素、激素、维生素等,由于国内维生素C大量出口,故丙酮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会受到维生素C国际市场的影响和制约。

  近年我国丙酮用于化学合成增长较快。主要是生产丙酮氰醇/MMA、双酚A、甲基异丁基酮(MIBK)。

  4.1 丙酮氰醇/MMA

  丙酮氰醇是丙酮的主要应用领域,国内约95%的丙酮氰醇用于制备MMA。由于近年国内MMA发展较快,拉动了丙酮的需求。2007年我国丙酮氰醇生产能力约为18.0万t/a,产量15.8万t,生产厂家主要有吉化公司、上海璐彩特公司、大庆化工二厂等,2007年我国生产丙酮氰醇消耗丙酮11万t。

  国际上MMA新工艺对传统的丙酮氰醇工艺有一定影响。但在我国以丙酮氰醇生产MMA仍占主流。作为丙烯腈装置副产品氢氰酸的综合利用,国内主要用来生产MMA。企业获得了较高的利润。目前国内丙烯腈企业正在积极规划、实施扩能改造,由此进一步带动了MMA的扩能步伐。

  吉林石化丙烯腈厂新建10万t/a丙酮氰醇法MMA装置将于2008年投产。黑龙江省安达市中盟龙新化工有限公司开始建设5万t/a丙酮氰醇法MMA装置。预计2010年我国丙酮氰醇法MMA生产能力将达到35万t/a,消费丙酮23万t。我国MMA消费丙酮的比例将大幅上升,预计2010年MMA将占丙酮消费结构的20%。

  4.2 双酚A

  丙酮是生产双酚A的主要原料之一。生产1t双酚A约消耗0.27t丙酮。2006年我国双酚A消耗丙酮仅占丙酮总消费2.6%。2006年上海拜耳聚合物有限公司10万t/a双酚A装置在上海漕泾建成投产,2007年我国双酚A生产能力17.6万t/a,产量11万t,消费丙酮3万t。

  目前国内双酚A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市场发展的需要。双酚A的发展已引起业界高度关注。我国丙酮用于双酚A消费远远低于世界平均25%的水平。今后几年中,双酚A将成为我国丙酮下游产品中重点发展的品种之一。2008—2010年我国双酚A生产能力将新增31万t/a,2010年我国双酚A生产能力将达到48.6万t/a,消费丙酮13.1万t。预计2010年双酚A将占丙酮消费结构的9.3%。

  已落实的新建双酚A项目如下。

  上海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12万t/a双酚A装置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2008年投产。

  中国蓝星旗下的蓝星新材料公司依托业内龙头企业蓝星新材料无锡树脂厂,将兴建大型联合生产基地。其中包括9万t/a双酚A装置,预计2008年建成投产。

  上海拜耳聚合物有限公司计划将其上海漕泾10万t/a双酚A生产能力由10万t/a扩至20万t/a,预计2009年建成投产。

  另外正在规划中的双酚A项目还有:天津石化10万t/a、山东海化10万t/a、茂名10万矿a等。

  4.3 甲基异丁基酮

  甲基异丁基酮。MIBK是一种性能优良的中沸点溶剂,且无色、无毒,化学性能稳定,可用作硝化棉、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型涂料和树脂性涂料的溶剂,也用于生产橡胶防老剂4020等。

  早期国内MIBK装置生产规模小、总产能仅4500t/a。由于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高、能耗大等原因,2001年以后这些小企业均停产。继2004年吉林石化1.5万t/aMIBK装置建成投产后,泰州、宁波等地也先后建成了MIBK装置,使国内产能骤增,目前MIBK生产能力已达6万t/a。如果装置满负荷开车,年消耗丙酮7.57Yt。预计2010年MIBK消费丙酮比例将上升到6.5%,MIBK产业将是拉动国内丙酮消费的又一个增长点。

  4.4 丙酮总需求量

  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丙酮用于溶剂的消费量所占比例过高的局面已发生较大转变,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随着MMA、双酚A、MIBK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预计未来5年,双酚A、MMA及MIBK等产品对丙酮的消费量所占比例将会明显增大,而溶剂所占的比例将明显下降。

  预计2010年我国丙酮需求量将达到115万t,而丙酮生产能力为103万t/a。可见,今后我国丙酮供需仍很紧张。

  5 机会与挑战

  (1)反倾销的胜诉使国内丙酮价格回升,给国内企业带来机遇。但同时也带来挑战,有可能使丙酮下游企业由于原料价格上涨而面临开工不足的窘境,从而抑制丙酮的消费。

  (2)近年来,我国台湾省、韩国和日本的丙酮市场已进入成熟期,由于其内需停滞或下降,对出口市场依赖度越来越大。因此,扩大对我国大陆的出口,成为这些生产商的必然选择。为此,这些企业一方面投巨资,加快本土装置扩能速度,把装置做大做强,大幅度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采取独资或合资的方式,把生产装置直接建在我国大陆市场需求腹地,这是降低运输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外资企业本土化扩张战略的最有效途径。Inoes、西班牙欧迪萨等公司积极在我国大陆投资建设世界规模工厂就是基于这种战略考虑。

  相比之下,我国大陆丙酮生产企业规模过小,扩能速度远远滞后快速发展的需求增长速度,外资企业的长驱直入,应引起我国大陆企业的足够重视,在实施扩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竞争力是关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