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江苏省交通厅在南京主持召开了由江苏博特公司和江苏省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东南大学和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苏通大桥高性能混凝土服役性能及其提升技术的研究》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这一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孙伟教授和我公司缪昌文董事长共同主持完成,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苏通大桥工程是国内乃至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创下了多项世界第一,其主桥跨径达1088m,居世界第一;主塔高度300.4m,居世界第一;斜拉索的长度580m,居世界第一;群桩基础平面尺寸113.75m×48.1m,居世界第一。南北引桥采用30m、50m、7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专用航道桥采用268m超长T型钢构梁;大桥通航净空高度为62m,比国内通航净空最高的大桥高出10m,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通过。苏通大桥地处长江下游的出海口,是一座特大桥梁。
尽管在此之前,有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润扬长江大桥等桥梁工程的建设经验和混凝土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借鉴,但不同的桥梁结构、不同的地理环境,对桥用混凝土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该桥在结构上具有四个第一的显著特点,提高了建桥的难度,已有的研究成果已不能适应该桥建设的需求。提高和保证服役寿命达到100 年、科学与正确进行评价与预测、提高工程服役寿命和节能减排,已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东南大学、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成立了相关课题组对苏通大桥高性能混凝土服役性能及其提升技术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依托苏通大桥工程,对桥用高性能混凝土优化制备技术、桥用高性能混凝土的损伤劣化机理、模拟工程实际情况、在环境因素和荷载因素耦合作用下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服役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许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不仅圆满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提升,而且还在一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经过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300米高度钢纤维混凝土制备与泵送技术、多重因素耦合作用下桥用混凝土的寿命预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广泛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