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项目、促投资",日益厚重的寒冷挡不住绵阳重建的热情。年底前,绵阳将新开工项目713个,总投资461.8亿元。而在明年,各类建设项目将排着队开工。在两年时间里,绵阳将完成投资3000亿元。巨大的投资将成为灾后重建的"发动机",推动绵阳各项经济指标在三年重建完成后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
项目排着队开工
3日一早,欢庆的锣鼓驱散川西平原的大雾。绵阳市涪城区磨家镇接龙寺村村民周自凤早早地来到门前的108国道上,自发参加国道108线梓潼至德阳界改建工程开工仪式。看着已排成长队的大型施工机械,周自凤特别高兴。由于道路损坏严重,拉砖的车都不愿进来,影响了村民建农房,"路通了,我们才能尽快重建家园。"
在绵阳,同时开工的交通项目还有永兴至安昌公路、省道105线北川陈家坝大桥、平武南坝大桥,四大工程总投资17.46亿元。在"5·12"特大地震中,陈家坝大桥和平武南坝大桥瞬间坍塌,而永兴至安昌的公路则是进入极重灾区北川、安县最主要的道路。重新打造这两座桥、两条路,将极大地加快重建进程。
"我们年底前将开工的项目有143个。"绵阳市交通局局长董晓彬介绍,按照绵阳《"5·12"大地震灾后交通恢复重建实施规划》,绵阳全市需新改建公路项目2186个共1.2万公里,总投资571.7亿元。11月19日,绵阳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定调三年重建两年基本完成。一天后,绵阳再度开会落实具体重建项目,部门负责人一个一个地梳理项目。董晓彬深感身上的压力,"现在主要是抓项目前期工作,创造开工条件,几乎每天加班。"
绵阳各职能部门几乎都这么忙。绵阳市建设局局长王绵生最近既忙着已开工项目的进度督察,又忙新开工项目的筹备。在王绵生看来,有了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的双重拉动,绵阳的城市建设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
在建设局的盘子中,年底前将开工18个项目,计划投资21亿元。绵阳市民期待了4年多的二环路将破土动工,改变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状况。目前,塘汛污水处理厂和永兴污水处理厂已完成环评,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在会客厅区域,1号桥和桃花岛建设正在启动,涪滨路、绵盐路等已完成基础工程。
特殊的项目推进办
"每天了解区市县的项目进度,每周专题开会解决项目落实问题。"在绵阳市委四楼一间办公室里,李正寿一刻也没有空闲。他现在的身份是绵阳市抓投资促项目推进办公室副主任。这个11月21日才成立的临时机构,职责就是协调市级各职能部门,加快项目的前期推进力度。与此对应,绵阳市各区市县也成立了项目推进办公室。
"目的就是要改变过去部门之间互相钳制的状况。"李正寿介绍,按正常程序走下来,一个千万元以上的项目至少要9个月以上的时间,而1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至少需两年。这样的节奏显然已不能满足加快灾后重建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要求。
在李正寿的办公桌上,一本厚厚的册子上密密麻麻地印着即将开工的项目。"我们采取编程式的工作。"李正寿说,项目推进办成立后,很快收集了各区市县项目基数,建立台账,明确到项目业主头上,倒数时间抓好开工,一环紧扣一环。
为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绵阳实行并联审批。只要进入了灾后重建规划的项目,各部门接件后必须无条件地先行办理。现在李正寿每周都要参加一次特别会议,由绵阳市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召集,待解决项目涉及部门全部参加,面对面逐一解决项目推进的问题。在新机制的促动下,原本明年下半年才开工的长虹PDP屏二期工程将在年底前开工;300余个教育卫生项目年底前动工;三江大坝道路、机场东路等多项工程即将破土动工。
西部最美丽的二级城市
4日,凛冽的寒风中,位于涪江干流上的武都引水工程二期水库大坝正进入施工关键期。这座命运多舛的大坝在经历地质灾害后又遭遇大地震,工程被迫停下来。10月29日,大坝恢复施工,目前已浇筑混凝土2万多立方米。武引工程管理局工作人员王素德自豪地说:"武引二期建成后,将新增灌溉面积100多万亩,水库同时能发挥蓄洪、发电、旅游等多重功能。"
"未来两年我们将完成3000亿元的投资。"李正寿憧憬着三年后的绵阳。伴随未来两年成绵高速复线、城际铁路、绵遂高速等重大交通路网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启动建设,绵阳将巩固其川西北交通枢纽的地位,成为西部最美丽的二级城市之一。
"最重要的是这些投资中的相当部分将投入产业项目,这将为绵阳奠定持续发展的能力。"李正寿说,在绵阳年底前即将启动的投资项目中,工业产业化及技改扩能项目就达139个,投资239亿元。目前,山东、辽宁、河南等对口援建省都将在绵阳建立工业园。两年后,仅山东工业园的年产值就将突破100亿元。
有了骨干产业的支撑,三年后,绵阳的产业总量将成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