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情况 » 正文

卡特彼勒击败凯雷 徐工集团重组年底收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08-12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网  作者:中国工程机械网
核心提示:卡特彼勒击败凯雷 徐工集团重组年底收官

    徐工集团的股权竞购再次发生变数。获悉,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有可能再度胜出,即将在今年9月收购徐工集团出让的部分股权,击败一度令收购几成定局的凯雷投资集团。据悉,徐工集团正在整理改制资料,上报当地政府及国家有关部门,今年年底之前将完成重组。这也是继卡特彼勒去年收购山工机械之后,第二次出资收购中国国企的部分股权。
  
    而此前有消息称,外资参股徐工机械的价格为2亿到3亿美元。但卡特彼勒的此次具体收购价格,目前尚处于保密阶段。徐工集团总部对“今年9月将向卡特彼勒出让股权”的消息并未做出正面应答。
  
    卡特彼勒?凯雷?
  
    一位接近徐工集团高层、同时又熟悉美国公司运作体系的知情人士在8月2日表示,徐工集团总裁王民曾向他表示:不太倾向于选择卡特彼勒公司。“你是愿意选择一个投资公司给你相对自由,还是选择一个同业巨头来收购?同行业收购必然会对你的品牌、渠道和经营理念提出他们的要求和限制。”该知情人士认为,徐工集团显然不愿意这样做。
  
    事实上,早在2003年徐工集团传出改制消息之后,卡特彼勒就对徐工展开了“地毯式”访问和谈判,表明进一步扩大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愿望。卡特彼勒已经给人们留下了“非其莫属”的印象。
  
    然而,正如上述人士所言,双方暴露出的裂痕也随着谈判的深入而越来越多。“徐工集团希望保持自己的品牌,保持现有管理层稳定,一并解决所有遗留问题。卡特彼勒显然不乐意。而这种摩擦其实从卡特彼勒和徐工1995年建合资公司就已经开始了。”
  
    1995年卡特彼勒与徐工集团合资创办了卡特徐州有限公司,当时制定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挖掘机和工程机械的领导者。但是,实际成绩不如人意。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合资公司建立之后,双方就曾经为关于零部件的国产化问题产生一些分歧。“徐工集团希望能尽快地推动零部件国产化,这样可以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自我技术控制能力。而卡特则希望在中国市场取得更为强势的地位。”
  
    在徐工集团的谈判底线可能受到击破的情况之下,凯雷投资集团的机会来了。在2004年年底前传出消息——美国凯雷投资集团这家全球最大直接投资集团极有可能在这场争夺中胜出,而其将通过采用杠杆收购的方式持股60%-80%,绝对控股徐工集团。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对凯雷收购徐工集团表示过担忧。“如果凯雷真的以杠杆收购的方式获得了徐工集团的股权,那徐工集团就需要承担可能出现的股东不稳定的风险。”上海隆瑞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尹中余表示,不理解徐工集团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方式。
  
    “杠杆收购对中国企业是不公平的,”尹相信,当境外大量资金准备购买国有企业股权的时候,国有股权的出让方没必要选择杠杆收购的方式。
  
    “投资公司本身注重投资决策,对公司的人员管理权一定是下放到徐工集团的,这一点相对卡特彼勒要放松。其次作为一家美国公司,一定不会给予徐工高管层股权激励,因为他们会把徐工作为其全球薪酬体系中的一部分来考虑,不会为了中国市场而特殊化。”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他认为在卡特彼勒与徐工集团陷入谈判僵局的时候,凯雷可能主要在这两方面有所胜出。“而且,凯雷的公关运作一定不会比卡特彼勒差。”
  
    “不过,你可以想像,这样大型的国有企业改制,政府的态度会在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作为省和地方政府,显然是更倾向于由实业公司来进行控股,因为从地方投资的角度而言,一家投资公司一定是会随项目投资走,而不像实业公司,可以在当地建厂,进行再投资。”上述知情人士分析。

   
中国图谋
  
    2004年的宏观调控也被认为是竞购出现变化的重要原因。上述知情人士认为,2004年是工程机械的滑坡年,而今年,这种下滑趋势又得到了遏制。“市场环境变化这么大,财务报表跨年度之后一定也会有不一样的反映。凯雷和卡特彼勒对其收购价格就在这个市场变化过程当中可能又发生了优势变化。”
  
    不论卡特彼勒最后是否取得徐工集团的控股权,其在中国的野心已经昭然于世。
  
    2003年11月5日,美国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长葛林巴顿公布了其中国淘金计划,其中包括:参与中国国企改制,购买部分国有股,将在中国设立一个现代化的创新研发中心,发展物流服务,将在华业务拓展到为建筑设备提供零售融资和租赁。这个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在2010年之前,届时,卡特彼勒在中国的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美元,是现在的将近10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卡特彼勒的步子非常快。
  
    除了徐工集团之外,卡特彼勒已经参股了山工等国内工程机械强势企业,而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这并不完全是从目前的经济效益出发,还有战略方面的考虑。参股国有企业成功,至少表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这在中国是相当重要的;其次,在参股企业中掌握了话语权,对卡特彼勒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很有利,比如徐工、山工就不会和它在中国发生正面的市场竞争,同时可以利用徐工、山工的市场销售经验、服务网络,而这些正是国内企业的强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