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站在桐乡市凤鸣街道合星村田头,看到新修建的U型水渠仅用少许水泥、石料而质量优良,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石贵余赞叹不已,“这种全国首创的新型建材,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这种新型建材就是由钢渣、粉煤灰等混合而成的新型“绿色混凝土”,它是嘉兴五丰水泥制品制造有限公司携手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历时两年多的时间研制成功的。省水利厅专家告诉记者,用这种新型建材修建的农业灌溉设施——U型槽,目前已在江苏太仓和浙江桐乡投入使用。
据水利部专家介绍,U型水泥槽是如今全国很多地区都在使用的水利灌溉设施,一次成型的U型槽解决了以往现浇、插板等灌溉设施容易出裂缝、坍塌的弊端,但是水泥、石料使用量大也间接导致环境污染的加剧。
“浙江农村到处建有用水泥、石料制成的U型水泥槽,如用其他材料取代,那市场前景该有多大啊!”嘉兴五丰水泥制品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梁菊明说,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专家时,当即得到了对方数位专家的认可,一项领先全国的尝试随即展开了。
经过厂家、专家双方无数次的摸索、试验,用钢渣、粉煤灰等混合而成的新型“绿色混凝土”研制终于获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梁菊明告诉记者,通过材料配比试验和优化真空脱水工艺,使防渗U型渠槽混凝土中工业废渣用量增加至胶凝材料总量的80%以上,不仅实现废物再利用,还让U型槽的质量产生了飞跃。
专家认为,经过合理的技术处理后,利用工业废渣生产的U型槽密度、强度和抗渗性能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省下了水泥、石料,就是降低了能耗,减少了大气污染,保护了环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迅捷说,“通过工艺创新,U型槽表面更光洁,长度也由传统的1米增加到1.5米,起到了节水、节电的效果。”
陈迅捷还说,加入工业废渣后,每米U型槽可少使用10元左右的水泥,“如果全国每年安装10万米的渠道,就可节约价值100万元的水泥;如果全国每年安装100万米、1000万米的渠道,那节约的水泥价值就是1000万元、1亿元……”
梁菊明告诉记者,他们研制的“绿色混凝土”U型槽,已申请了两项国家专利。目前,这种新型建材实现了批量生产,使用方对质量、效果反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