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行业作为建筑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2006年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省混凝土行业的企业改制已基本完成,混凝土产量大幅度增长,混凝土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有较大提升,装备拥有量和机械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全行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一、全省混凝土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再创新高
(一)企业数量
至2006年底,全省具有预拌混凝土资质的企业共298家,比上年增加了44家,增幅17.3%。具有预拌混凝土专项资质的生产企业共277家,其中,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有51家,比上年增加了8家;三级资质的企业226家,比上年增加34家;增项资质的二级企业6家,三级企业15家,比上年各增加了1家。另外,还有14家企业已向市场供应混凝土,但尚没有领到资质证书。
(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全省预拌混凝土搅拌机设计生产能力达2.0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5203万立方米,增幅为34.67%;
2、全省全年实际供应混凝土方量7637.5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3.26%;
3、全省预拌混凝土销售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01.91亿元,比上年增加52.85%,占建筑业总产值的3.67%;
4、全年全行业实现增加值69.81亿元,比上年(17.79亿元)翻了3.9倍;
5、全行业劳动生产力75.29万元/人,比上年增长31.07%;
6、全年全行业利税总额22.74亿元,占销售产值的11.26%;其中上交国家税收13.65亿元,占销售产值的6.76%;全行业形成利润9.09亿元,平均利润率为4.5%,比上年增长0.64个百分点;
7、全行业年末从业人员26816人,比上年增加16.6%,技术、经济管理人员6100人,比上年增长19.2%,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2.75%;
8、全行业技术装备率24.35万元/人,比上年22.08万元/人增加10.28% 。
(三)在全国同行业继续保持领先
2005年,江苏的混凝土方量达5730.97万立方米,占当年全国总量的15.17%,并首次位列全国第一。2006年江苏又实现新的跨越,混凝土搅拌机年设计生产能力达20210万立方米,混凝土产量达7637.56万立方米,销售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劳动生产率75.29万元/年、人,混凝土主要生产装备资产总值65.29亿元,产业规模490亿元。在建筑领域,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已超过50%,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位置。
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混凝土无污染生产的发展目标。到2006年底,全省已有55%以上的企业按要求配置了湿混凝土砂石清洗、分离、回收和污水净化循环使用(或达标排放)的专用设备,使废渣、废水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节约了大量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2007年全省绝大多数企业都将配备该装置。
在全省13个地级市中,已有11个市和7个县级市成立了混凝土行业协会(或分会、专业委员会),成为全国设立市级混凝土行业协会最多的省份;使我省形成了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散装水泥办公室、行业协会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对混凝土行业快速、稳定的持续发展取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苏南为主体,苏中、苏北竞相发展,形成比翼齐飞发展态势
2006年,苏南各市混凝土行业竞相加速发展,区域性的强势板块构成了在江苏混凝土市场的主导地位。而苏中、苏北正在崛起,与苏南的差距逐步缩小。从2007年起,全省基本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相随的比翼齐飞的发展新态势。
苏南经济实力雄厚,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使建设市场连续保持对混凝土的旺盛需求。2006年,苏州、南京、无锡、常州、镇江5市混凝土行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混凝土供应量高达6266.73万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82.02%。苏州市以2708.01万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35.44%,实现销售产值73.93亿元,比上年增长43.32%,继续独占鳌头,为我省混凝土行业的高速发展发挥了拉动和支撑作用;苏州的昆山市以601.9万立方米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南京、无锡分别以1351.3万立方米和1223.73万立方米位列全省第二、第三位,其中无锡比上年增长29.58%;而常州、镇江的增幅也都达到了40%以上。(详见附表1)
由于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状况不尽相同,我省的苏中、苏北地区混凝土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比苏南相对滞后,所以,混凝土总量与苏南相比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明显的差距。在省委、省政府“两个率先”和加快发展苏中、苏北的战略部署下,这两大区域的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同时,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散办”对“禁现搅拌”、“发散”、“推散”工作政策明确,监管到位,使预拌混凝土的市场供应连续几年保持增长势头。苏中的南通、扬州、泰州三市2006年完成了混凝土供应量757.47万立方米,占全省总方量的9.91%,比2005年净增了263.72万立方米,增幅达53.41%。苏中三市实现混凝土销售产值20.88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6.742亿元。其中,南通市预拌混凝土供应量达322.79万立方米,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幅达124.41%。泰州市2006年混凝土供应量155.38万立方米,比上年度增长36.59%;扬州市完成混凝土方量279.3万立方米,增幅为18.49%。到2006年年底,苏中地区的所有市、县都已建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越来越多的县、区开始在建设工程中使用预拌混凝土。至此,苏中地区各城区“禁现”工作已初步到位,混凝土市场基本形成,可望在今后几年有较大发展。(详见附表2)
苏北的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和宿迁5市的地方政府都已相继发布禁止在主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法令、法规,加上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和“散办”对“禁现”工作高度重视,使预拌混凝土在这些城市得以推广。2006年苏北5市的混凝土方量达613.36万立方米,占全省总方量的8.03%,较2005年增长了50.08%,大大超过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淮安、盐城混凝土方量首次达到百万立方米以上,使苏北五市超百万方的城市由上年度的1个增加到3个。其中,淮安市完成混凝土方量136.1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01.39%;盐城市129万立方米,增长63.7%;徐州市完成混凝土供应224.5万立方米,增长25.11%;宿迁市完成37.4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0.66%。到2006年未,除极个别县外,苏北绝大多数县及县级市都已建(或正在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详见附表3)
2006年,苏中、苏北两大区域共完成混凝土方量1370.832万立方米,较2005年901.975万立方米,平均增长了51.98%,与苏南的差距缩小了0.76个百分点。。随着“禁现”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和建设速度的加快,苏中、苏北将成为拉动江苏混凝土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区域。
三、企业整体素质增强 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一)优化结构,企业整体素质增强
在全省具有混凝土资质的298家企业中,二级资质企业共57家,占19.13%。而且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市场分布趋于合理。
一批企业通过改制,加强科学化、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缩减机构、精减人员,使人员结构得到优化。2006年,根据省建管局人才培训计划,由省混凝土协会等部门对混凝土企业中的500多位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和试验检测人员进行了系统专业培训。全行业技术、经济管理人员由上年度的5115人增加到6100人,比上年增长19.2%;技术、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2.75%,人员结构趋于合理。
有近25%的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还有的企业通过了ISO14001环保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健康安全体系认证。
(二)强势企业在行业发展中作用突出,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2006年,涌现了一批混凝土强势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一企多站或收购、兼并弱式企业等形式实现规模经营的目标,成为我省混凝土企业加快发展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发展趋势。混凝土年供应量超过200万方的企业有3家,100万方以上,200万方以下的企业有10家,60万~100万方的企业有近20家。全省2006年混凝土供应量前10名的企业搅拌机年设计生产能力达3389万立方米,占全省总设计能力的16.77%,混凝土销售量达1587.3万立方米,占全省供应量的20.78%。这10家企业2006年实现销售产值累计38.474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19.05%。
再从区域分布看,实现混凝土销售200万方以上的企业2个在苏州,1个在常州;100万方以上、200万方以下的企业,南京有3家,苏州、无锡、常州各有2家,徐州有1家。这些强式企业主要集中在混凝土市场仍然十分旺盛的苏南区域,并以其发展快、运行质态好,形成了集中成片、连为一体的强势板块,与上年度相比,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见表1)
江苏省2006年混凝土供应量前10名的企业名单※ (表1)
※ 以企业年报为依据
四、全行业经济运行趋稳,效益略有回升
(一)全行业经济运营状况
2006年,全行业实现销售产值201.9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52.85%,与混凝土增长33.26%相比,混凝土平均价格有明显增加,扣除原材料、能源涨价和职工增加工资及员工社保基金增长等因素,混凝土平均价格同比增长3%左右,平均利润率为4.5%,比上年略有增长,帐面亏损的企业大大减少。
企业应收帐款大幅度提高,负债略有减少。据不完全统计,至2006年底全行业累计应收混凝土材料款高达99.35亿元,占全年销售产值的49.20%,比2005年增加30.36亿元,增幅达44%,同比增长2.55个百分点,说明企业垫资销售的现象仍很突出。但按以往贯例,春节前将有50%左右的应收款到帐,绝大部分企业资金短缺现象将得到缓解。2006年全行业负债51.45亿元,比2005年减少0.49亿元。综合以上情况,全行业大部分地区经济运行趋于平稳。
(二)设备运营效率仍待提高
近几年,江苏经济迅猛发展,建设工程对混凝土企业装备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搅拌、运输、泵送机械随之大幅度增加,到2006年底,全行业技术装备率达24.35万元/人,为整个建筑业技术装备率最高的行业之一。
近三年混凝土产量与设备拥有量发生了很大变化(见表2),混凝土设备运营状况(见表3)与混凝土供应量仍不成比例,设备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2006年,全行业新增混凝土搅拌机73台(套),拖泵(含车载泵)120台,长臂架泵车359台。用于这三项机械的投资约12.49亿元,比上年减少1. 09亿元;加上其它装备的投资,总计约15亿元左右,比上年略有增加,反映企业对混凝土机械的投入更加理性。但从设备的运营效率分析,设备的平均利用率仍然不高。
近三年全省混凝土产量与设备的对比 表2
混凝土搅拌站和搅拌机拥有量2005年比2004年分别增加了32.12%和29%;2006年比2005年虽然分别又增加了15.8%和13.34%,但投资增长比2005年分别下降了13.62和15.7个百分点,而且,2007年还将继续下降。2006年平均单机组混凝土搅拌量达12.31万立方米/年,是历年来最高的,但达产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5年比2004年下降了3.13个百分点,2006年比2005年又下降了0.4个百分点。一方面,说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投资建设速度有所减缓;另一方面,说明单机组搅拌量与搅拌站和搅拌机的设计生产能力还相差甚远。
表3 近三年混凝土设备运营状况
近三年,混凝土企业尤为重视对混凝土运输和泵送设备的投入,混凝土搅拌车、固定泵和汽车泵2005年比2004年分别增加了36.88%、26.46%和32.88%,2006年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34.09%、26.43%和51.65%。值得注意的是,全省搅拌车年平均营运量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2.82%,但2006年比2005年下降了0.5%。主要是城区扩大,新企业上马、老企业搬迁,搅拌站远离城市,运距加长,造成车辆运营效率下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扩大,导致企业对搅拌车辆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加。
混凝土输送泵的年平均输送量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8.02%,但2006年比2005年下降了5.82%,接近2004年的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1】固定泵使用率逐年下降,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地区,一些建设施工单位把不使用固定泵作为混凝土中标的前提条件,使现有固定泵的利用率大大降低;【2】一些建设施工单位为了施工方便,过于依赖42米以上长臂架泵车,尤其是44米、48米泵车倍受青睐,造成面广量大的37米及以下规格的泵车利用率下降,而相当一部分企业目前还没有配备此类超长臂架泵车,只能靠市场租赁满足施工单位的要求。
(三)各种原材料用量
随着混凝土技术水平和混凝土企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配制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也悄然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建设单位和混凝土企业对矿物掺合料和复合掺合料的认知度普遍提高,在混凝土中掺用磨细矿渣、粉煤灰和复合掺合料已日益普及,而水泥平均用量正在逐年减少。
2004年,全省每立方米混凝土平均水泥用量为330.87㎏,2005年为314.5㎏,2006年降为295.4㎏。磨细矿渣2004年全省的总用量为39.4万吨,2005年为41.73万吨,2006年则达89.9万吨,比上年增长115.43%;复合掺合料2004年和2005年仅为0.071万吨和0.6万吨,2006年则为13.515万吨。2006年全省混凝土原材料平均消耗量见表4。
表4 2006年全省混凝土原材料平均消耗量
(四)经济运行趋于平稳,行业协会功不可没
2006年,全行业经济运行趋于平稳,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与偏布全省各地的行业协会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近几年,我省混凝土市场发展十分迅猛,混凝土供应量每年都以33%以上的速度增长,由此引发大量社会投资入主混凝土行业,造成混凝土企业数量猛增,生产能力过剩。由于市场对混凝土的需求远远低于现有混凝土企业的生产能力,导致企业间压价竞争、垫资销售;有少数企业为了既得利益,甚至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培育和发展公平、公正、公开的混凝土价格体系及正常的市场秩序,在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市(县)纷纷成立混凝土行业自律、服务机构——混凝土协会(或分会、专业委员会),通过这一组织形式,把企业紧紧地团结在协会周围,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和检查,定期组织交流,资源、信息共享、重新整合市场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混凝土质量事故大幅度下降,大部分地区的混凝土价格有所提升,混凝土平均价格连续三年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使全行业大部分地区经济运行趋于平稳。
五、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
2006年,江苏混凝土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全省绝大部分地区预拌混凝土生产能力已大大过剩,但盲目投资建站有增无减,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产业结构单一的矛盾仍较突出,多元化经营的格局尚未形成,制约了生产力的提高和企业资本的积累;混凝土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太低,低水平、低层次的企业扰乱市场的问题比较突出,是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的主要障碍;相当一部分企业人才缺乏,技术、管理水平及市场竞争力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要求,影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针对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着眼长远,立足当前,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
1、对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布点加以调控,以满足“禁现搅拌”的需求为目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对民间投资,或招商引资新建混凝土搅拌站持谨慎态度,提高准入门槛,对已经处于产能过剩的地区不再批准建站。对现有搅拌站的规模加以政策引导,淘汰一批难以维持的落后小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形式,整合现有资源,扩大生产规模,以实现本地区混凝土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目标。
2、鼓励和扶持现有混凝土企业发展生产预拌砂浆、新型墙体材料、保温节能材料等环保、节能、节材,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产品,在征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已经涉足水泥、构件、冶金、矿山、化工、宾馆(餐饮)等行业的多元化经营的混凝土企业,应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在占稳省内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向周边地区、甚至边远地区渗透,形成更大产业规模。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对省外市场开拓的组织引导,积极为企业开拓省外市场创造外部条件。
4、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引导、协调、维权等服务功能,建立以地方行业协会为主导的市场良性竞争保障机制,培育和发展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鼓励和表彰先进,并加大力度,惩处或限制那些偷工减料,违法、违规经营,扰乱市场的不法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管理水平低下或质量管理严重失控的企业,应限期整改。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维护混凝土企业的合法权益,应由地方行业协会牵头,联合广大企业,建立和完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混凝土价格体系和规范的营销规章,促进混凝土企业良性发展。
5、为了全面提高混凝土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要继续培养和造就各个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混凝土行业的人才开发着力构建三个平台:一是高管人才平台,通过各种途径重点选拔和培养或引进懂技术、业务精的以企业家为主体的高级经营管理和技术领头人,逐步使每个企业至少有一名这样的高管人才。二是中级管理岗位的人才平台。重点培训以试验室主任,企业技术、质量管理负责人为主体的经验丰富、业务精通的中级岗位人才。三是生产一线关健岗位的骨干人才平台。对试验室试验检测人员、搅拌站控制室操作员和混凝土泵工要进行强化培训,实行全省统一标准的岗位技能认证上岗制度,对这些关健岗位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组织混凝土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逐步改变目前粗放型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率先向科技化、信系化转型。加快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混凝土行业的普及应用速度,全面提升我省混凝土行业的管理水平,同时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