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武广专线用假粉煤灰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详见本网(武广铁路假粉煤灰追踪 举报人被悬红300万买命)。
几个月前的杭州湾大桥丑闻余波未平,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的客运专线建设又掀波澜,与上次的钢筋偷工减料不同,这次出问题的是混凝土中一种常用的掺合料-粉煤灰,众多的施工单位因为种种原因在购买并使用了不合格的粉煤灰。为什么要采用不合格的粉煤灰呢?说到底,还是钱闹得。
在中国的建筑行业有个潜规则,即建筑企业为了揽活,在施工招标中往往压低价格,很多时候都低于项目的成本价。所以如果顺利中标,并且按照正规的方式来施工的话,肯定是要赔钱的。在这种条件下,不偷工减料是不可能的。在本次的事件当中,各施工单位又接到照上级指示“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要让武广线成为60国庆的献礼工程。
我们首先来看看“缩短工期”。笔者查阅资料,武广线的计划建设时间是2005~2010年,这就是说我们的领导这次希望提前一年让武广线完工。笔者纳闷了,国庆60周年的日子是不变的,既然想让武广成为国庆的献礼工程,为什么不在设计的时候就决定让它在2009年完工,还能节约一年施工的费用。如此看来,在2009年完工本来应该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中国的工程界从来都有缩短工期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很少听说某个工程会延迟完工,我们主流媒体通常会报道“XX工程的建设者发扬XX精神,提前XX月完成施工任务,其速度创造了工程界的世界记录,令国外专家或同行赞叹不已”。对于这种“中国速度”,我们一直是怀有巨大的自豪感。但是,这种速度背后往往隐藏着不科学的施工而导致的建筑质量的隐患以及巨大的浪费。记得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于中国的奥运场馆建设曾经提出建议“中国的奥运建设可以慢一点,只要在奥运会开幕前建好就可以了”。罗主席充分考虑了奥运场馆建成后巨大的维护费用,给中国人的建议是中肯的。问题是我们听进去多少。
而“降低成本”则是导致本次粉煤灰泛滥最主要幕后推手。本次事件中,领导指示要降低成本,而粉煤灰等材料价格却一路飙升,各施工单位是也是无奈才购买不合格的粉煤灰。这其中暴露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无论材料价格上涨还是下跌,这其中的风险都是由施工单位来承担。总而言之,我们的企业缺乏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当然,对于报道中的记者提到的粉煤灰单价涨到200~400元/吨,笔者持有异议。粉煤灰的价格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超过水泥的。
再次,在本次事件中,各施工单位的产品质量检验部门成为了让人摆布的工具,完全起不到把关的作用。这不禁让人为武广线的质量捏一把汗。
到底有多少吨的不合格粉煤灰已经应用到工程上去?这些粉煤灰都具体应有到哪些施工部位?这些掺用劣质粉煤灰的混凝土工程质量如何?采用什么方式评价?出售和使用劣质粉煤灰的有关人员该如何处理?如何从根上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武广线,面对这么多问号,你能给大众一个满意的回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