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本站动态 » 正文

专家讲坛:姚燕教授-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5-08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转自中国建材报  作者:姚燕
核心提示:专家讲坛:姚燕教授-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快速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除水泥、砂、石和水之外,在混凝土拌制之前或拌制过程中以控制量加入的、用于使混凝土能产生所希望的变化的物质。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对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上自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混凝土外加剂。我国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和少量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到了70年代末期,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开始兴起,科研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生产企业不断增加,新产品不断研制开发,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扩大。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有14种化学外加剂制定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一、2006年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1.2006年各种外加剂产量截止2006年年底,全国共有合成高效减水剂企业200家,其中上规模企业近80家。年产高效减水剂200万吨,年销售收入约120亿,位居世界第一。其中,萘系高效减水剂占到全部合成高效减水剂产量的80%左右。2006年,高性能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是一个发展的亮点,在铁路客运专线和西南水利工程的拉动下,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达到15万吨。2006年各种主要外加剂的产量为合成高效减水剂200万吨,膨胀剂100万吨,速凝剂10万吨,引气剂8000吨。

    2.外加剂行业生产和市场形势2006年,外加剂企业纷纷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开始对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更新改造,一些企业对合成外加剂关键工艺进行了自动化监控,还有一些企业建设了全自动化控制生产线,这些对于提高外加剂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过近5年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一定生产规模以及良好售后服务的外加剂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突显,他们的市场占有率较大。特别是在合成外加剂市场,市场集中度较高,前10家大型品牌企业的产量已占到全国产量的50%.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和燃料费用提高,外加剂生产企业的利润率大大下降。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市场巨大,也吸引了国际上知名的外加剂企业,纷纷在中国抢滩登陆。这些公司的企业规模、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和研发能力都有很大的优势,进入中国市场后,较迅速的在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目前外国企业与民族品牌企业在重点工程中的竞争异常激烈。

    我国外加剂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生产和使用在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在东部沿海省市和大城市外加剂应用较为普遍,而中西部地区偏少。

  ——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全国1500多家外加剂厂中上规模企业只有约100家。企业数量多,规模普遍较小。例如,在北京备案的外加剂企业达到了230家,其中北京本地企业98家,从业人数超过100人的企业仅有7家,占7.14%;从业人数50人到100人的企业有36家,占36.73%;从业人数50人以下的企业有55家,占56.12%.——新型高效减水剂的使用比例低。高效减水剂中的80%是传统的萘系高效减水剂,近年来受工业萘价格波动的影响,氨基磺酸盐系、三聚氰胺系等新型高效减水剂的应用得到较快发展;脂肪族磺酸盐系减水剂因会造成混凝土颜色偏差,接受程度受到影响;国际上新一代的聚羧酸盐系减水剂对各种水泥有良好的适应性,2006年得到快速发展,但相对比例还比较低。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欠款问题依然严重。在一些地区,外加剂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外加剂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是很好。混凝土搅拌站是外加剂的最大用户,使用量几乎占到外加剂总用量的80%,但在全国建筑行业内欠款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商品混凝土企业拖欠外加剂企业在一些地方“顺理成章”。如上海市2005年全市外加剂企业垫资和欠款总额超过3.8亿元。以亿元计数的欠款,使大部分外加剂企业步履艰难。同行之间恶性压价,导致行业利润微薄,难以扩大规模和增加技术投入。少数企业为降低成本,在产品质量上做手脚,伪劣产品低价进入市场,造成恶性竞争,对规模企业造成冲击,对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2007年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今后5~10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幅。随着住宅产业、新农村建设、西南水电站建设、公路网、客运专线建设的全面展开,全国每年约有20亿方混凝土的建设量,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很旺盛,混凝土外加剂企业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重点工程混凝土需要提高工程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对外加剂产品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一代的高性能减水剂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仅京沪高速铁路全线1318公里,混凝土方量8000万方,需外加剂约24万吨,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工程将带动合成高效减水剂的升级换代。另外,为了保护城市环境,提高混凝土质量,我国将在124个城市的城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这将有力地推动商品混凝土的发展,给外加剂企业带来商机。

  我国高效减水剂生产企业的实物质量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价格又相对便宜,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06年,全国外加剂产品的出口额达到1800万美元以上,并向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区辐射,通过出口创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从以上分析可以预测,2007年,混凝土外加剂仍将保持持续增长以满足各类混凝土工程的需求,同时,高性能的聚羧酸盐减水剂的产量将快速增长。

  三、政策建议

    1.加强对混凝土外加剂的绿色化生产技术引导在外加剂绿色化生产技术方面,应鼓励和强制生产企业减少生产过程中废气排放,提高循环水的利用效率等,加强对外加剂各种原料、成品环保性能的评价,强制复合外加剂厂加装除尘设备,改善生产条件,保障生产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2.加强人才培养目前,混凝土外加剂在大专院校里没有相对应的专业,我国多数外加剂企业技术力量的培养是靠传、帮、带,很不规范和完善。因此对生产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培养尤为重要。希望国家劳动部门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把“混凝土外加剂工艺控制工”和“混凝土外加剂质检员”列入国家职业大典,协会将积极配合,帮助企业进行人才的培养。

    3.注重行业品牌建设在品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在呼唤强势品牌。协会鼓励外加剂行业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重视对品牌的培养,把品牌的创建和培养融入日常的生产和销售工作之中。希望在培育外加剂行业的中国名牌过程中,能够得到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促进民族品牌的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4.倡导诚信规范经营国内外加剂企业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在欠款的巨大压力下,外加剂行业出现了互相压价、无序竞争的严重问题,其结果是对整个行业的冲击和重创。部分企业为了商业利益,擅自夸大产品的使用功能,将多种功能集于一身,如:抗裂防冻型防水剂、早强泵送型防冻剂等。更为严重的是,北京市禁止使用复合型膨胀剂后,一些复合型膨胀剂生产厂家将产品改名为多功能型防水剂,掺量甚至高于膨胀剂8%~12%,误导用户并严重扰乱了市场。

    协会将在行业内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打假治劣,使企业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市场大环境,在公平、诚信的竞争体系下进行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