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检测是人类进入21世纪混凝土材料和技术的重要课题。沿海地区的部分钢筋混凝土桥梁等构筑物建成投入使用后,由于环境劣化因子的综合作用,基本上是5年开始劣化,8年严重损伤,10年需要大修或重建。沿海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对策国际研讨会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而召开的。
在我国,最近出版的《中国腐蚀调查报告》一书表明,我国年腐蚀损失约为5000亿元(600亿美元)占GDP的6%,其中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约各占一半。会议并没有一般的会议那样带有商业色彩,学术上的探讨成了会议最终目的。会议中中日专家详细介绍了各自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用计算机模型来模拟沿海环境,讨论了氯离子扩散,粉煤灰等在沿海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影响。
以学者的态度看待问题
在报告过程中,与会代表针对自己所关注的问题纷纷提问,气氛显得很是活跃。会议期间针对报告中的数据测试依据、日本海砂的使用情况,沿海建筑的盐防措施采取的距离、水灰比等等进行交流,甚至为了一个数据的不同见解而停顿下来。会议所安排的休息时间也不断延迟。也许,这次会议没有时下流行的各种宣传的噱头,但是却以学者的专注和严谨进行。因为,建筑将以时间来证明科学、证明学者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