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场密闭清洁生产、粉煤灰变废为宝、科技创新节能增效……23日,走进西北地区最大的混凝土生产企业-新疆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企业正将节能减排进行得如火如荼。
8月中旬以来,家住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乌市开发区搅拌站附近的居民发现,过去飞扬的尘土没有了,吵人的噪音消失了。这一可喜变化得益于该公司搅拌站混凝土料场密封工程的建成。
“这将引领混凝土行业实现零污染。低碳经济与我们息息相关,走低碳发展之路,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该公司副总经理申泽强说。
申泽强告诉记者,为降低料场噪音污染,公司请相关部门设计了一套料场密封方案,仅此一项投入近300万元。通过全封闭生产过程,不但减少了噪声污染,还使原露天堆放料所生产的粉尘污染大大降低,节约了空间,美化了环境,实现了清洁生产。
为降低生产过程的粉尘污染,公司采用当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意大利先进的除尘设备,减少了灰尘的外溢,并运用环保包装,有效降低了搅拌站周围的粉尘。
该公司科研检测机构副经理朱炎宁告诉记者,公司从2002年成立之初,就开始利用电厂产生的废弃物粉煤灰替代水泥,并不断研究实验,在提高混凝土的活性和密实度上下工夫。2006年以来,公司成功运用磨细粉煤灰和磨细矿渣按一定比例替代水泥,实现了节能环保的良性发展之路。
公司成立后,始终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放在重要地位,高度重视科研的开发和成果转化,先后投入上千万元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其中公司研制的“KM砂浆掺合料”“免振自密实混凝土”获得自治区成果和推广两项鉴定,居国内领先水平。公司主营的预拌混凝土产品,属国家推广的资源综合利用环保产品,对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正在研究以高炉矿渣和钢渣等废料为主要原料的超细矿物掺合料的应用研发,轻质保温又节能的泡沫混凝土也进入实验阶段,这两种技术将会使混凝土利用废料的比例更大,更节能环保。”朱炎宁说。
“我们企业的目标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效益,无论从长远利益还是从保护城市环境、节约社会资源方面,我们认为都是值得的。”申泽强坚定地说。
又讯: 正处在大发展时期的新疆如何实现低碳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在自治区举办的“生态文明--新型工业化之路”专题报告会上指出,新疆要实现“两个可持续”,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核心是高起点规划,对资源进行高附加值转化。
金涌说,新疆工业总体欠发达,正处在大发展的起步阶段,二氧化碳排放在全国所占比例不是很大。进入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时期,如果不发展低碳经济,二氧化碳排放必然会很快增长,对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因此,必须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金涌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使资源实现高附加值转化。他举例说,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但距内地市场远,原煤运输是不现实的,最好的办法是在当地实现资源的高附加值转化,就是用煤作原料制造大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如制成塑料、橡胶、纤维 、涂料等,这样不仅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能耗也下降许多。
金涌认为,民众的参与也必不可少。全民都要参与节能减排,从衣食住行的一点一滴做起,特别要做的就是建筑节能,想办法从材料等多方面去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