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桥正式合龙!”5月19日凌晨零点三十分左右,渝湘复线高速黄草乌江特大桥施工现场灯火通明,随着最后一节段长2米、重80吨的连续梁浇筑完成,严丝合缝地镶嵌在桥面上,现场发出阵阵欢呼声。这标志着全线控制性工程黄草乌江特大桥主桥合龙,预计今年6月底,大桥将进入沥青路面铺设阶段,为项目如期通车提供保障。
▲渝湘复线高速黄草乌江特大桥合龙。(中铁十五局供图)
黄草乌江特大桥由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参与投资、中铁十五局集团承建。它连接着武隆金竹乡和黄草村,横卧在碧水荡漾的乌江之上,被群山环绕,犹如一条巨龙向两端延伸。桥址位于武隆典型的峡谷地带,地质为岩溶地貌,全长1702米,主跨为220米,桥面至江面高差为180.941米,相当于60层楼高。
要建这座大桥,共需约1.1万吨钢筋和3万吨混凝土。施工人员在33个月时间内,是如何让大桥从无到有,“神奇”地矗立在乌江两岸?
“大桥能如期合龙,这与建设过程中项目部采用智能建造施工有关,让新质生产力架起高墩大跨桥。”中铁十五局渝湘复线高速13标总工程师胡文平表示。
▲渝湘复线高速黄草乌江特大桥合龙。(中铁十五局供图)
在生产环节,机器人大显身手。搬运、切割、加工、成型……智能钢筋加工厂内,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几乎一气呵成,实现了全环节无人自动化钢筋生产,整个钢筋生产效率提高约一倍。
桥墩建设过程中,全智能液压爬模施工。桥墩如一个高大的巨人,最底部的承台相当于“脚”,高耸的薄壁墩是“腿”,支撑着上方平坦的桥面。智能液压自动爬升模板依附在“腿”上,当新浇筑的混凝土脱模后,以液压油缸或液压升降千斤顶为动力,以导轨或支撑杆为爬升轨道,将爬模装置向上爬升一层。传统的升降千斤顶,需要8个人同时顶升,桥墩6米的节段施工,总需要花费1天半时间。现在智能顶升系统,只需一人操作控制爬模系统同步顶升,总时间缩短至半天。这样,整个主桥的建造可以节约两个月。
在线形控制方面,项目部在墩柱安装了应力和应变监控系统,24小时监控风向和应力数据,并可实时智能预警,确保桥墩“挺拔”桥面笔直。
在质量方面,为避免浇筑的混凝土因温度剧烈变化出现裂纹,项目部在墩柱和承台建设过程中,预埋了可自动监控温度和水流速度的冷水管,确保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内外温差均衡、温度适中,混凝土质量更稳定。
“正是这一系列智能建造施工,解决了超高墩和大跨度施工瓶颈,也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质量。”中铁十五局巴彭路13标项目副经理徐永表示。目前,项目团队已取得3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
据介绍,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总里程280公里,经巴南、南川、武隆、彭水、酉阳5个区县,包括巴南至武隆段、彭水至酉阳段和武隆至道真三个路段,这是全市高速公路建设史上综合建设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
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年内,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巴南至武隆段、彭水至酉阳段将建成通车,2025年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有望全面建成通车。届时,市民驾车从中心城区到酉阳和秀山,用时将缩短1小时以上,重庆也将新增一条高速公路出海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