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北京市混凝土协会外加剂分会主办的“北京市混凝土协会外加剂分会2020年年会”在天津召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研究所副所长黄靖、北京市混凝土协会会长葛栋、北京市混凝土协会外加剂分会会长王子明、北京市混凝土协会外加剂分会秘书长马秀莹、北京市混凝土协会外加剂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邱汉等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得到了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红墙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会议由北京市混凝土协会外加剂分会副秘书长袁岚主持。
会上,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材料所所长王靖首先致辞。她表示,北京建工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隶属于北京建工集团,是最早从事混凝土外加剂及应用技术研究的企业,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相关技术的研究和行业发展等工作。回望过去,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外加剂行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驻足当下,时代在发展、市场在变化、技术在革新,行业发展任重道远;展望未来,外加剂行业应加强协会建设,引领技术革新,向着低碳、绿色、智能等方向,提升产品品质和综合服务水平,推动外加剂行业进一步发展。河北红墙新材料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监武梦浩介绍了红墙股份的发展历程。红墙股份1995年踏上服务于混凝土行业的征程,自此不断为客户呈现超越期待的创新价值,使混凝土和建筑工程变得更有效率和创造力。26年来,红墙股份以强大的品牌服务网络,领先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赢得客户信任。2016年8月23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正式挂牌,成为中国第一家以混凝土外加剂为单一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河北红墙,位于沧州渤海新区,成立于2018年,主要服务于京津冀区域,2019年公司在总部惠州耗资数千万,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建立外加剂研发中心、混凝土工程技术中心,共同创造、共同分享是公司的一贯理念,希望与全行业加强交流,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黄靖在致辞中对会议的召开表示了祝贺。他指出,我国第一次在混凝土中应用外加剂是在1951年,今年正好70年,可以说今年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度。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不断发展,每一个与建筑相关的行业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外加剂行业同样如此。下一步,希望企业之间相互交流,进一步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从而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葛栋简要介绍了北京市混凝土行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指出,“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混凝土搅拌站数量逐年递减,尤其是随着2019年北京市住建委联合下发《北京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减量集约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2019-2025年》文件,北京市混凝土搅拌站下降趋势更加显著。截至目前,北京市有资质搅拌站131家,实际在生产站点105家。2020年,预拌混凝土生产量4590万立方米,主要是受疫情影响,较2019年减少10.9%。“十四五”期间,北京市混凝土需求总量将基本持平,北京市混凝土站点将继续减少,但是将更加集约,集中度会显著提高,整个混凝土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唯有未雨绸缪、协同发展才能在发展中抢占先机。
会上,王子明作了《北京市混凝土协会外加剂分会第七届会长会2020年度工作报告》和《北京市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发展报告》。王子明指出,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环保整治力度的加大,北京市混凝土和外加剂行业整体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15~2019年,北京行政区域内预拌混凝土产量一直稳定在4500万立方米至5500万立方米范围左右,而预拌混凝土企业总体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这说明规模以上预拌混凝土企业产量上升,产业的集中度明显增加。
目前,北京市场主要供应的混凝土外加剂产品主要是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可以说,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已成为减水剂市场的主流品种。根据市场发展需要,今后,北京行政区域内的外加剂产品主要由北京及北京周边地区企业供应为主。从混凝土方量及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数据分析,北京混凝土外加剂企业基本能保证北京地区混凝土生产的需要。基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大坝、高层建筑等建设项目的大规模开展,混凝土工程量巨大,混凝土外加剂市场将面临一个极大的发展机遇,未来较长时间内,其生产与应用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
会议最后,马秀莹进行了“北京市混凝土协会外加剂分会第七届会长会2020年度财务收支说明”;邱汉宣读了第七届会长会专家委员会名单,并邀请到场嘉宾为其颁发了聘书。会议同期举办了“2020年首届京津冀混凝土外加剂产品及设备展示会”。在展示会上,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红墙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双利新材料有限公司、智勤科技秦皇岛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朗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河北区中伟试验仪器销售中心等企业带来了他们的新成果、新技术、新设备,并在现场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传播了目前外加剂最新技术的同时,还达成了更多新的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