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大楼“长高”如何抗震?同济大学科学家探索“如竹之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08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上观新闻
核心提示:大楼越造越高,体量越来越大,造型结构越来越复杂,面对强震和飓风等自然灾害,这些建筑能否屹立不倒?“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理念,大震不倒,是否就意味着高昂的造价?


大楼越造越高,体量越来越大,造型结构越来越复杂,面对强震和飓风等自然灾害,这些建筑能否屹立不倒?“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理念,大震不倒,是否就意味着高昂的造价?


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李杰认为,建设韧性城市,结构分析和设计理论需要变革,精细化分析与整体优化设计势在必行。“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台风过境,有些大树可能会倒,竹子反而不会,所以,增加承载力储备的传统做法,未必就一定没有风险,而且承载力储备就意味着高成本,最重要的是,长此以往,结构工程和防灾科学就会裹足不前。”


李杰教授在工地


经过15年的持续科研攻关,李杰领衔的“复杂建筑结构精细分析与整体抗灾性能调控关键技术”项目给出了更安全更经济的答案:基于建筑结构的精细化分析,对建筑结构进行整体抗灾性能优化,可以提升大型复杂建筑结构整体抗灾性能,并显著降低结构造价。该项目荣获2019年度上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需要解决三个关键难题


李杰介绍,要实现结构精细化分析与整体抗震优化设计,需要解决三个关键难题:材料非线性的合理反映、结构破坏的准确模拟、复杂结构的优化设计。“在强震作用下,材料会出现非线性行为,比如混凝土会开裂甚至压碎,钢材会屈服甚至断裂,传统的结构设计理论,无法反映这些非线性行为,更谈不上从材料损伤到结构破坏的全过程模拟。”


李杰带领团队追本求源,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弹塑性损伤理论,构建了混凝土弹塑性随机损伤物理模型,首次实现了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静、动力非线性行为的综合反映。美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巴让特(Bazant)教授盛赞该模型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混凝土模型”。


“在国际上,这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我们的理论成果经过了充分的实验验证。”李杰说,“6年,1042组实验,我们课题组的任晓丹副教授和同学们一起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李杰教授和课题组陈建兵教授在上海中心工地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该损伤模型被纳入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这是国际范围内首次将混凝土损伤模型引入国家标准。“设计规范引入理论模型的案例很少,设计规范强调应用,我们的损伤模型理论性比较强,但好用。”任晓丹告诉记者,十年的应用证明,损伤模型在设计界大受欢迎,并形成了自己的话语体系。比如,针对大震非线性分析的结果,设计师们的讨论模式通常是这样的:“有哪些损伤?损伤在哪些位置?” “算出来的损伤主要集中在哪个部位?哪些损伤可以减少一些?”……


理论创新的价值远不只于此。李杰介绍,损伤模型并不仅仅适用于结构抗震设计,山东建筑大学将损伤模型应用于复杂建筑结构的移位,“准确地模拟了托换梁混凝土开裂过程和新老混凝土界面脱离过程”,该技术成果与山东建筑大学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一起获得了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团队研发了大型结构非线性分析软件系统ADARCS,建立了复杂建筑结构的精细化分析技术平台,实现了复杂建筑结构从材料损伤到结构倒塌全过程的精细化分析。李杰告诉记者,该技术解决了诸多历史难题,如框架梁坍塌效应的模拟、复杂构件的受力分析等等,在国际上均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比如这个美丽的蝴蝶形曲线,是开口剪力墙的滞回行为模拟曲线,也是国际上知名的难题。很多人能做出这个试验,但无法通过模型模拟出这个曲线。我们发展的技术,完美再现了这类极具挑战性的试验结果。”李杰说,这个蝴蝶形的曲线在国内外各大国际会议报告现场收获惊叹无数,“这个曲线有隐式和显式两种算法,隐式结果更稳定,国际上能做出显式曲线的,一个巴掌数得过来,但能做出隐式曲线的,目前只有我们课题组。”


结构精细化非线性分析软件与模块研发


揭开了大型复杂建筑结构从材料损伤、构件破坏到结构倒塌全过程的神秘面纱,有了软件的加持,对各类建筑整体抗灾性能进行精准调控就不再是难事。“常规优化,主要体现在用钢量上。” 李杰介绍,基于可靠度的结构敏感性分析,依据指标敏感度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在确保结构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可以显著降低结构造价,比如6月28日刚刚开工的苏州第一高楼中南中心,抗震优化设计后,仅主体结构构件,即可节约钢材1067.4吨。


“另外一种优化,是实现了主体结构与减振装置的一体化设计。基于精细化分析,针对薄弱部位,可以设计减震装置的布置位置和形式等,显著提升建筑的整体抗灾性能。”李杰说。


结构精细化非线性分析软件与模块研发



据悉,软件开发后,李杰团队还在国际知名开源结构分析软件平台OpenSees上以“中国规范模型”名义贡献了模块,并基于国际知名有限元平台ABAQUS进行了二次开发。


据悉,项目已获得5项国家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SCI/EI论文78篇。截止2017年,成果已直接应用于30余座大型复杂结构的精细化分析与优化设计,显著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在建300米以上的超高层项目中,有10%的项目直接应用了该技术。项目成果近三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4.75亿元,间接经济效益7.85亿元。


项目代表性工程应用


摩天大楼“下盘功夫”,同济早有探索


帮助摩天大楼练就更多稳扎稳打的功夫,同济大学早有探索。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获悉,该校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专家历经十余年,研发成功结构抗震防灾新技术,这一“中国功夫”日前首次在抗震研究强国日本实现工程应用,令建筑物的“马步”扎得更稳。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越来越复杂,对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抗震技术需求日益迫切。自1994年起,在吕西林教授带领下,课题组致力于开发新型的抗震防灾技术。吕西林坦言,在土木工程领域,原始创新非常少,他们的“马步新招”靠的是集成创新,即利用已有技术、设备,达到“1+1>2”的效果。相关论文已在国际一流专业杂志《地震工程与结构动力学》(EESD)上发表。


走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楼梯上,常有人要问:那转角处贴着墙面、顶着天花板的人字形灰色结构干啥用?这正是专家们的得意之作:将橡胶耗能、油阻尼器这两大减震设备创造性地连在一起,不仅能令大楼抵抗住相当于6至7级强震的冲击,而且施工较传统方法更为简易。这一消能减震支撑体系,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应用于上海市3项实际工程。如上海港汇广场商务办公楼的加固设计使用了这一创新技术,整个加固过程中广场基本未停业。


让摩天大楼的“下盘功夫”更强,同济大学专家再做“加法”,采用各种滑动支座“并联”橡胶支座,组成全新的组合隔震系统,成功应用于超高建筑的基础隔震。据了解,它已在日本的4个高层建筑工程中发挥作用,当地企业数据显示,这一技术在达到相同抗震效果前提下,工程成本降低10%左右,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169万日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企业

©2006-2016 混凝土网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康路100号国际设计中心12楼 服务热线:021-65983162

备案号: 沪ICP备09002744号-2 技术支持:上海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4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