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产提速扩面、订单供不应求、股价屡创新高,近日,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工程机械湘企,频繁站到“聚光灯”下,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是工程机械湘军的龙头,龙头舞动,激活了湖南工程机械全产业链的生机与活力。
车间开足马力,产线全开24小时不停歇
4月16日10时,记者驱车沿岳麓大道一直往西进入长沙高新区,到达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尚未进入厂区,便见厂房背侧数只展开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直指蓝天。
陈列在园区展示坪中的泵车、吊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展示坪一侧,从总装车间刚刚下线的泵车陆续开进来;另一侧,一排排设备“整装待发”,一些工作人员正在协调发货事宜。
“这些设备都是‘有主的’,一下线就会发走。”中联重科混凝土泵送机械分公司党委书记黄勇告诉记者,中联重科2月5日开始有序、分步复工复产,现在人员到岗率、产能复产率基本达到100%,车间开足马力、员工争分夺秒,都在努力把被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中联重科数万平方米的混凝土泵送机械总装车间,主要进行车载泵、砼泵和泵车的总装配。放眼望去,叉车在通道里运转、龙门吊正在吊装臂架、焊花时而在几个工位处闪耀。
车载泵装配班班长戴斌介绍,组装一辆泵车,需要经历车辆上线、底盘改装、大件上机、臂架吊装、调试入库等工序,现在车间内每个工位都采取倒班制,“人休机不休”,产线全开24小时运转,目前车间生产速度较2月刚复工时快了很多。
“迅速复产达产,政府的支持很及时也很‘给力’。”黄勇记得,省发改委一级调研员刘跃新是中联重科驻企联络员之一,在到达企业一个星期内,就与同事完成了专项调研,分类整理出中联重科复工复产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协调。
如针对中联重科因疫情影响导致的滞港费用、出口货物边境放行等问题,积极协调省商务厅、长沙海关等部门解决;相关部门为中联重科超短融发行开辟“绿色通道”,使中联重科2020年第二期超短融资券(疫情防控债)顺利发行,发行金额10亿元。
大力开展“云营销”,产能与市场无缝对接
达产满产,背后隐藏的是市场需求的火爆,以及销售端的“给力”。
疫情防控期间,产品推广、客户拜访遭遇阻碍,中联重科“见机行事”,开启直播“云营销”,在线上“大展拳脚”。
在中联重科展示坪,工作人员指着一台镂空臂架设计的67米五桥泵车告诉记者,前些天,中联重科的多位技术专家化身为“主播”,卖的就是这个型号的泵车,收获了不少订单。
打开工作人员手机里其中一个工程起重机直播视频,只见中联重科技术专家头戴安全帽、身着蓝工装,架起设备、调好距离、站定位置,他准备“带货”一台400吨的全地面起重机。
直播中,专家对这台设备的性能和亮点进行了详细讲解。手机屏幕背后,中联重科新老客户不断询问自己关心的问题,并审视评估要不要把这台价值逾千万元的“宝贝”收入囊中。
截至目前,中联重科共开展了30余场直播,也尝到了“种草”的甜头。如混凝土搅拌车一场39分钟的直播,产品订购量超2000台;高空作业机械公司1个小时直播,成交1700余台产品。
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分公司市场推广主任曹俊算了一笔账,就工程起重机分公司而言,以前线下新品推广,每场影响人数仅几百人;而今线上直播成本成倍降低,影响却上万人。“从流量上看,这很划算。”曹俊说。
拉动上下游复产满产,全产业链“互联互动”
目前,湖南工程机械全线产品都开启了“交货模式”。仅3月份,三一重工就累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送了价值逾10亿元的工程机械产品。
在三一重工18号厂房,全新规划的柔性生产岛内,近100台协同机器人精准、有序运行,机械臂自动焊接转塔,火花闪烁;新安装的吊挂系统,让各种大部件“从天而降”直达流水线工位。
“目前,三一重工的产销量已超去年同期水平,2月初刚复工时遇到的配套不全、物流不畅等问题,都已经顺利解决。”三一重工泵送事业部董事长向儒安告诉记者,公司复工没两天,省里和长沙经开区选派的驻企联络员就来到了公司,第一时间为公司申领了上万人份的预防中药包和万余只口罩。
针对湖北零部件供应不上的问题,长沙经开区前后给三一的湖北供应商发出了15封函件,督促能够复工的企业复工;湖南相关部门协调“绿色通行证”,保证物流车辆顺利通行。
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动”起来,迅速带动产业链“活”起来。
生产泵车料斗、水箱等部件的长沙康能,在三一重工疫情防控小组的帮助下,完成了出口泵车的零部件配套工作,产能很快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混凝土搅拌站配套零部件供应商长沙鑫耀机械,接到三一重工等企业的订单后,迅速达产满产。
企业发力,政府助力,湖南复工复产提速扩面。截至4月11日,湖南省共有15934户规模工业企业开复工,企业开复工率99.0%;累计到岗人数242.96万人,员工到岗率98.0%。